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

1.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1.1 算法描述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1.2 代码实现

# while循环
def bubblesort(a):
    long=len(a)
    while long>0:
        for i in range(long-1):
            k=a[i+1]
            if k<a[i]:
                a[i],a[i+1]=k,a[i]
        long-=1
    return a


# for循环
def bubblesort(a):
    long=len(a)
    for j in range(-long,0):
        for i in range(long-1):
            k=a[i+1]
            if k<a[i]:
                a[i],a[i+1]=k,a[i]
    return a

2.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2.1 算法描述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来把一个串(list)分为两个子串(sub-lists)。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2.2 代码实现 

def quicksort(a):
    if len(a)<2:
        return a
    else:
        base=a[0]
        left=[i for i in a[1::] if i<base]
        right=[i for i in a[1::] if i>base]
        return quicksort(left)+[base]+quicksort(right)

 3.选择排序(Select Sort)

        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3.1 算法描述

n个记录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 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 第i趟排序(i=1,2,3…n-1)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i..n)。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使R[1..i]和R[i+1..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n-1趟结束,数组有序化了。

3.2 代码实现 

def selectionsort(a):
    leng=len(a)
    for i in range(leng):
        min=i
        for j in range(i+1,leng):
            if a[j]<a[min]:
                min=j
        a[i],a[min]=a[min],a[i]
    return a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4954371/article/details/12649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