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5《Electric Dreams》项目PCG技术解析 之 理解Assembly(以SplineExample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什么是Assembly

UE5.2的PCG出了有一段时间了,大家玩得都很开心。很多朋友可能和老王一样,使用PCG一直停留在程序化摆放各种StaticMesh的水平。虽然仅使用StaticMesh也可以构造出很多好玩的结构,但相对于《Electric Dreams》项目给我们带来的Assembly级的玩法,可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果说StaticMesh是PCG世界的"原子",我们只能用它们来构造一些“无机物”,那么Assembly就更像是“大分子”,用Assembly可以构造更复杂的“有机物”。

接下来,我们以SplineExample关卡为例,分析一下什么是Assembly,以及Assembly是如何在两个灵魂般的小工具加持下,焕发出惊人生命力的。

文件位置:/Content/Levels/PCG/Breakdown_Levels/ElectricDreams_PCGSplineExample.umap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场景:

左边就是Assembly,而右面就是用这个“大分子”生成的PC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技术上讲Assembly其实就是一个关卡实例(Level Instan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这个关卡实例由若干StaticMesh组成(一些小的土块、石头、树),并且一些StaticMesh(主要是土块)也设定了层级关系。这种多级结构,结合着后面每个StaticMesh在给自局部坐标系上的随机Transform运算,可以产生更丰富的变体

  • 本例中的Assembly通过Spline形成了一条“小路”,“小路”的“宏观特征”是中间主要为土块,而两旁为植物。我们发现本例中的Assembly也满足这个特征。即使对Assembly上的StaticMesh进行局部坐标的随机变换,也不会打破该特征。

这就是我称之为“大分子有机物”的原因,即可以保证大的宏观趋势,又可以提供局部的随便多样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ssembly中的一些StaticMesh还设定了特定的Tag,本例中一些树木的StaticMesh上添加了KeepVertical的Tag,其目的是后面会局部随即变换时保持它仅在垂直方向上变换。

2. PCG部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例中直接在Actor的实例下添加了Spline和PCG组件。

这里也使用了我在《UE5《Electric Dreams》项目PCG技术解析 之 基于关卡PCGSettings的工作流》一文中提到的,基于关卡PCGSettings的工作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它的PCGGraph也很简单,主要分个部分:

  1. Assembly变换
  2. Point变换

2.1 Assembly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首先从PCGSettings中获取到Assembly的BoundBox,作为Spline每个采样点上的BoundBox.这一步主要是用于设定Spline的采样距离
  2. 然后随机选择Assembly,并对其进行z轴180度旋转(保持道路的宏观特征)

2.2 Point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1. SG_CopyPointsWithHierachy

SG_CopyPointsWithHierachy的作用和CopyPoints很类似,只不过SG_CopyPointsWithHierachy携带了一系列的层级信息,我们Inspect一下SG_CopyPointsWithHierachy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ctorIndex : 当前点的Index
  • ParentIndex:父节点Index
  • HierarchyDepth:层级深度
  • RelativeTransform:相对变换

2.2.2 过滤及点变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oint Filter筛选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带有Keep Vertical的Tag的StaticMes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这里的Transform是针对局部坐标,所以要讲作用Attribute设为RelativeTransform

2.2.3. ApplyHierach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pplyHierarchy计算出每个点最终的Transform,然后用StaticMeshSpawner生成最终模型。

这里关于StaticMeshSpawner的用发我在《UE5《Electric Dreams》项目PCG技术解析 之 基于关卡PCGSettings的工作流》一文已经解释过,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3. 小结

Assembly的思路并不难理解,就是把一系列原子(StaticMesh)“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更高多样性变化空间的“分子”。使用的时候先通过SG_CopyPointsWithHierachy提取相对变换信息,经过筛选变换以后,再通过ApplyHierachy计算最终变换,并生成最终的模型。

所谓“有机”就如本例中,保持小路的“宏观特征”那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ello_tute/article/details/13138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