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的科学幻想与现实中的未来计算机科技

作为一个科幻迷、《三体》迷,从小时候第一次看《珊瑚岛上的死光》开始,一直期待一部国产科幻电影。等待了40余年,有生之年终于如愿以偿。

周末二刷了《流浪地球2》。丁老师认为这部科幻电影已经超越了1,以及原著,成为一部极具观感和深度的科幻片。在三个小时的荧幕上,构造出宏大的科学、伦理、哲学纵深。电影不但学习西方宇航科幻基于现实科学技术的严谨演绎(而非架空的魔法世界或者天马行空的科幻), 还承载了我们这个古劲沧桑的东方民族特有的坚韧和大爱。

这部电影就特效本身,已经达到顶尖科幻片的水准。而我们抛开电影本身恢弘的场面特效不谈,从情节、剧本上来比较,也可以跻身一流甚至三甲。它是一部经得起理工教授和资深程序猿挑剔的文艺作品,尤其是片尾的彩蛋,直接把时空叙事带入了平行宇宙这些烧脑的概念——相信原著作者刘慈欣应该对剧本团队非常满意。今天,来谈谈该电影中的计算机科技。

1. 量子计算机

贯穿整个电影的主角,应该是550系列量子计算机。从最初的550A, 升级版的 550C,到550W,最终形成了自主意识。
MOSS
量子计算机是最近10年才被公众认识的新技术。尽管新闻报道中,量子计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但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向相对电子计算机而言还非常局限。
现实中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相对于电子计算机的优势是多状态的并发叠加。电子计算机的并行,是基于01确定状态的规模化并行。一个门电路在单一时刻要么表示0,要么是1. 假设要遍历一个多维向量的所有可能,当代程序猿的直觉就是进行for循环。

for (state i = 0; i < MAX_STAT;  ++i)
{
    
    
	  evector v = evector::fromIndex(i);
	  //...
}

如果v很长、很大,当然就要并行计算:

#pragma omp parallel for
for (state i = 0; i < MAX_STAT;  ++i)
{
    
    
	  evector v = evector::fromIndex(i);
	  //...
}

不过这里要注意的是,并行计算是使用空间换时间。并行的规模,决定于参与运算的门电路的规模,是线性递增的,带来的收益也是线性的。这里的根本原因是,门电路在当前时刻只能描述一个确切的向量v,而不是v的所有取值。

但很多的高维度问题,随着维度的增加,计算量是呈指数、阶乘增加的。在O(n^m)问题,还有O(n!)问题的规模下,扩展电子计算机的规模、主频带来的收益完全抵不过规模的爆炸。

量子比特,是一种能够同时表示多个状态的物理寄存器。在被观测前,这种寄存器的状态是天生叠加的。所以,如果未来量子计算机有了通用高级语言,很可能长这样:

qvector i;
observe(calc(i));

对一个量子向量i的所有状态,进行计算处理,并对满足条件的向量进行输出(观测)。注意这种计算是“一下子”作用到向量的所有状态上的,而不是for循环。但作为一个电子计算机程序猿,想不清楚这种计算需要什么样的物理材料和器件来进行(肯定是模拟器件,而不是数字器件)。因为一旦对结果进行收集输出,就等于对量子计算系统进行了观测。这种观测会让薛定谔的猫儿们塌缩到确定的状态(0,1)。因此,大概率这种语言除了最后一步输出时为数字处理,其余过程都是模拟处理。大胆猜测未来量子计算机的编程,应该是“物理”编程,包含微观3D打印和很多理化工艺,和生产电路板、烧写FPGA类似。

编辑程序
量子结构布局
量子结构烧写
计算
结果输出

除了编辑程序和结果输出在电子计算机,其余部分可能都在专用的硬件上完成。

2.人工智能与数字生命

在电影中,为了应对太阳氦闪危机,其实有好多个方案。“数字生命”计划就是一种,希望把人的意识上传到超级量子计算机里,从而延续人类文明。此外,MOSS也产生了意识,这是在计划之外的(至少是一部分人的计划之外)。
数字生命
让计算机产生自我意识这一块,既不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也很难在短期内具备硬件条件。这里既有伦理因素,也有技术因素。最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我们目前对大脑、生命、意识的物理结构、数学基础的掌握还极其有限和粗浅。

无论是chatGPT还是博弈、识图、艺术创作应用,他们使用海量数据、海量计算训练出的半导体器件依旧是扁平、线性、确定的电子神经元,应该属于“仿生学”的范畴。使用“仿生学”构造神经网络,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技术路线,或者说是安全的技术路线。
NN
对大脑本身的研究,也距离把意识“拷贝”下来还相去甚远。至少我们无法回答几个基本问题。

  • 记忆体的确切模型。我们脑海中汉堡包的概念、回想牛排的样子,在大脑中是使用什么样的理化结构和状态表示的。一些研究认为短期记忆与生物电有关,另一些研究认为长期记忆有一定的分子和微观结构构成。但所有这些研究都无法达到精确和严谨的标准,更无法精确定位和检索。
  • 人脑思考与决策的模型。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物理结构和信息流转,使得我们可以规划自身的活动,或只是在大脑中模拟这种活动,并得到合乎逻辑的预测?
  • 接口工艺。如何准确拷贝我们的大脑信息。现今非侵入式、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还停留在原始阶段。通过对脑电波的处理,得到一种“黑箱”或者稍微高级一些的信息-行为映射。

脑机接口
要实现人脑意识的获取、上传、运行,依赖的并不只是计算机科技,更多的是基础物理、工艺、医学的发展。(有人说医学不是科学,是片面的。只要这门学科采用客观方法来观测、统计、认识世界并归纳知识,并指导下一步的行动,都可以算作科学。)

3. 工业自动控制

在电影中,映像很深刻的是门型自动机器。这种自动机器是一种低成本、多用途的可移动辅助工具。从情节表现来看,它并不是机器人,更像是一种有人遥控或者AI遥控的工具。
门型机器人
这种遥控设备应该是最接近现实的技术了,甚至当前技术条件下就能实现。拥有一定的自主活动能力,通过近场无线或者有线操作(参考重启根服务器水下那一段)。同时电影中对它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毕竟一种工具设施不一定像人,成本、多用途才是最重要的。电影中,在水下部分门型机器只能用电缆遥控,也符合水下电磁环境和VR遥控带宽的科学设定。

至于说小狗笨笨,应该是一个亮点。它应该是一个自然狗的意识上传后的试验品。

笨笨
从美工材料上来看,电影中的所有场景选择了保守路线,并没有出现非常奇特的悬浮、极简设计。毕竟流浪地球危机爆发的设定并不遥远。

倒是对于机械传动,感觉还是保守了。至少柔性材料和控制技术,现代已经比较成熟了。

4. 人机接口GUI

电影中的人机接口,尤其是GUI,是符合现实科技和情节设定的。类似阿凡达中的3D投影GUI并没有引入电影。
AD
电影中的GUI依旧是普通的2D,美工、配色偏向简洁、实用、醒目,非常符合作品的时代设定和情节需要。恐怕当时应对危机的人类的软件、美工都服务于工作,高对比度、单色界面和简洁是主流。

GUI

后记

再次致敬《流浪地球2》背后的团队,这是我目前为止看到过的最棒的科幻电影。电影中对技术的认知、技术发展的预测严谨而科学,对作品的展现宏大而苍劲,对人类、生命、文化充满尊重,对历史充满缅怀。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oldenhawking/article/details/12899890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