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概述

一、农村社会学概述

1、产生的社会背景

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农民分化加剧,农民组织格兰其,全美农民协会为保护农民利益进行斗争。怎样认识农村,怎样协调城乡利益,历史进程催生着农村社会学。

快速工业化带来美国农村社会的危机。

2、农村社会学产生的两条途径

(1)政府的反应:西奥多罗斯福和贝利农村调查、胡佛聘请专家开通农村调查、 批准设立州立农业试验室和农学院;

(2)学者的反应:a.1894年文森特斯摩尔《社会研究导论》中论述农村社会学;

b.1894年亨德森“美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环境”课程

c.1906-1912年吉丁斯指导博士生开展农村社区研究;

d.1915年葛文宾《一个农村社区的社会解剖》

e.1916年吉勒特《农村社会学》教科书

f.索罗金齐默尔曼《农村-城市社会学原理》

3、研究对象

(1)多种观点分析:乡村居民的社会化、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社会群体、乡村社会心理、乡村社会问题;

(2)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证:a.“差序格局”理论;b.个人—群体—社会的关系;

(3)研究内容: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变迁;

(4)与几门相邻学科关系

a.与普遍社会学关系:一般与个别关系;b.与农业社会学关系:农业社会学包括在农村社会学,是它孕育的一门学科;c.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

4、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意义(举例说说明)

(1)理论意义:更好的认识农村社会结构与运行规律;为促进社会学学科成长提供帮助。

(2)实践意义:为改革开放出现的社会问题探求适宜的解决途径;开展农村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咨询研究;为城乡关系提供详实资料和方向性的理论依据;为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社会建设打下基础。

5、关于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研究方法   性质                    结果

中国经济派:生产力    农村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化   失败

中国农村派:生产关系  没有资本主义化           胜利

6、乡村建设运动

                                 定县模式                  邹平模式

参与者背景           留学美国、日本(晏阳初等)           中国传统文化(梁濑溟等)

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   民族再造                            乡村建设理论

与政府的关系         未得到支持                          大力支持

对农村基本问题认识   愚、穷、弱、私                      文化失调

措施                 以培养有文化的中国新农民为中心,   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进行精神陶炼

进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     

评价                              改良运动探索,有积极意义

二、农民、农业和农村

1、农民的定义

作为一种职业:“农者,耕也,种也。” 以土地为生的谋生方式

作为一个阶级:解放前是无土或少土的利益群体,至今是“耕者有其田”的主人

作为一种户籍身份:城乡户籍制度之下的农村人

发达国家农民的终结

农民与农村居民

2、农村的概念与分类

即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是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地域社会,由同质性农业劳动人口所组成的,有一定地域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3、农村的分类

按农村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分为平原农村、山区农村、沿海农村、滨湖农村、城郊农村;

按经济结构,分为农业村、林业村、牧业村、渔村、旅游村;

按村落形态分为,散村、路村、街村、沿河(湖)村、团村;

按人口聚居规模和村庄职能分为,中心村、基层村;

按行政组织关系分为,行政村、自然村;

按农村社区内在要素联系方式分为,村落社区、集镇社区(如城中村)

3、人地关系概念

(1)在基本层次上,它是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

(2)在中间层次上,它是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同时也是人口与食物供应关系;

(3)在综合层次上,它是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还是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怎样利用土地流转防止土地抛荒(原因及对策)

(1)原因:

a.经济原因:一是农民生产的机会成本高;二是农业生产的绝对成本高;三是农产品价格太低;

b.自然原因:耕地分布和耕地质量的区域非均衡性及农业生产的突变风险性导致耕地抛荒;

c.社会原因: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格局的长期存在,使城市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诸多的优惠条件,吸引了许多劳动力弃田抛荒,进城打工;

d.政策原因:我国对农村和农民管理方面执行的是村民自治的政策,即国家财政不支付农业及农民的管理费用,农村社会发育和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行政管理都靠农民自己负担,导致农民的负担加重,并且农产品价格低廉,农民收入低,但农村各种税费很重;

(2)解决对策: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解决耕地抛荒的紧迫感;强化土地承包管理,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行保护和扶持政策;搞活农产品流通,提高市场占有率;

怎样利用土地流转防止土地抛荒:土地流转是指承包农户将土地转给他人经营。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一些地区的土地向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集中,也满足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

在农村土地流转中,首先应始终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土地承包权30年不变和土地集体所有即农民所有的原则,正确处理稳定农村政策、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对于土地流转的形式,要坚持多样化,但应重点推广租凭制;再次,应该切实维护非农建设征地中农民的合法利益,对于非农征地,要区别对待公益性和非公益性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用地方式;最后,应加快土地流转的立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

5、人地关系缓和途径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增长率;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搞好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确立农村的土地财产权;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三、农村经济的概念

1、农村经济的含义

农村经济是以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作为农村市场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生产关系,包括在农村地域空间中的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特征:主题是农民和农村组织;具有规律性;农村经济嵌入在农村社会结构之中;较强的历史性

2、农村经济理论

施坚雅的市场理论;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费孝通的“农工相辅”理论

3、农村经济制度的概念

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4、诱制性社会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制性社会变迁指农村现行经济制度结构的变化和替代或一种新的农村经济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

通过政府行政命令或法律法规等正式途径引发的农村经济制度的变化和更新;

5、人民公社产生的条件、特点

人民公社:中国农村中同基层政权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及农村社会的基层单位。

条件:土改后形成的农村私有制与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目标的背离;保证国家工业化所需要的原始积累;由国家全面控制各项资源的产权构成中国农村的宪法秩序;

特点:(1)政社合一的组织制度、集体所有的财产制度、按工分分配报酬的分配制度;

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与局限性

意义:(1)家庭承包制的实施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变化

粮食产量增加、经济结构变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农民收入变化;

(2)造成了公社原有制度安排的失效

政社合一组织制度解体、集体财产制度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革、农产品的流通体制的变革、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矛盾与问题

(1)内在缺陷的权利的不完全性、土地流转的低效性、农民收益的非规模性;(2)个体农民的小生产与变化莫测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3)个体农民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矛盾;(4)个体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与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矛盾;(5)个体农民生产经营投入与农业开发性投入的矛盾;

7、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克服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收;吸收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民社会地位和身份变化;

四、农村工业化

1、农村工业化概念

工业化是一个农业部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和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工业化为中心的非农部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过程

2、农村工业化的特点

社区性;历史性;多样性

3、中国农村工业化三种模式比较

模式                   特征

苏南模式   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政府主导

温州模式   自下向上由农民自发推动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小商品起步的模式,市场主导

珠江模式    前店后厂、三来一补、引进外资

新苏南模式  从环境换发展到环境优化发展、从政府口袋第一到百姓口袋第一、从招商引资强政府到社会建设强政府、从只长骨头不长肉到既长骨头又长肉;

五、农村城镇化

1、特征:(1)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东疏西密;(2)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为基础;(3)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和农村工业化水平;

2、城镇化的机制

(1)内生性机制——客观力量

a.宏观生产力机制——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b.微观市场机制;

(2)外生性机制——主观选择

a.阻碍作用:重工业优先—资本排斥劳动、市场分割—城市化停滞;

b.促进作用:乡镇企业兴起、当前的综合机制;

六、农村社会分层

1、农村社会分层的特征:农民阶层分化导致就业多样化、。农民阶层分化的程度较低、农民阶层分化的不稳定性;

2、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状况

(1)解放前的农村的阶级与阶层

a.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观点

陈独秀:地主、自耕农、半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地主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b.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学派观点——伦理本位、只有职业分立,无阶级对立;

(2)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阶级阶层分析

1950年《关于农村划分阶级成分的决定》

(3)集体化时期的农村社会阶层

政治身份是主要分层标准、人民公社:干部和社员——平均化;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层的变化

a.产权身份的阶层制:家庭承包劳动者、乡村集体劳动者、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受雇民工;

b.职业阶层系列:农业、非农业、兼业者;

c.工作生活社区:城市农村劳动者、小城镇农村劳动者、乡村劳动者;

3、农民工含义

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

七、农村社会流动

1、我国农村社会流动的三个时期

(1)解放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正向流动

a.1950年—1955年,自由流动;

b.50末,支援城镇建设,非正常流动;

(2)60年代初到70末,反向流动

a.1961—1963,压缩城市人口,动员城里人下乡;

b.文革,城镇知识青年下乡,干部下放;

(3)改革开放后

a.1979—1991,放弃政治二元身份体系,以能力为本位;

b.1992年以来,权力、声望、收入决定下的社会和分层变化,新的社会阶层成长;

2、农村社会流动原因

(1)农业经济体制的变革;(2)农业劳动力流动政策的改革;(3)城市生活方式的示范和先导作用;(4)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3、农村社会流动现状

(1)群体特征

a.青壮年是主体;b.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低于流入地;c.文化程度上男女差别明显;d.未婚人口

比例明显;

(2)农村社会流动的渠道

a.个人选择;b.社会筛选:教育筛选、认识筛选、市场筛选、政策筛选;

4、农村社会流动的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

(1)农村社会流动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制度排斥

三种分割机制:二元的社会结构—本地户籍劳动力与非本地劳动力;二元的经济结构—公有部门(体制内)与非公有部门(体制外);二元的劳动力市场结构—专业性人才市场和飞技术性体力劳动力市场;

(2)限制农村社会流动的再生产机制与作用路径

制度排斥面对社会流动的限制被不断强化并在代际间复制的机制与过程;

5、城市中的“城中村”

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文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化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成为“都市里的村庄”。

,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

原因:究其原因,在于“城中村”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性。从“城中村”的历史变迁中不难发现"城中村"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客观上来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的结果。

从主观上来说,是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所造成的,这也是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所谓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指“城市”和“农村”分属不同的管理模式,二元所有制结构是指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而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制度。而在一些“城中村”内形成了以城市与农村“二元所有制结构”并行存在、共同发挥作用的“边缘社区”特征。“从个体理性选择的角度看,‘城中村’这种特殊的建筑群体和村落体制的形成,是农民在土地和房屋租金快速增值的情况下,追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因此,从“城中村”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是造成“城中村”形成的根本原因。

 城中村的成因分析

(1) 城市化是城中村形成的外动力

(2) 经济根源:农民追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的结果;土地用途不同带来收益不同;不断涌入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促使农民追求租金收益最大化; “征地不征村”成了政府、开发商、村民三方共同的选择;

(3) 制度原因: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是形成“城中村”的根本原因;产权界定不清,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城中村”形成的直接原因;

八、农村政治

1、村名自治的发展背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利益结构;

国家与居民相遇方式的变化;

农村出现“真空现象”和“失范问题”;

农村一部分社队基层组织涣散,甚至陷于瘫痪、半瘫痪状态,致使许多事情无人负责,不良现象在滋长蔓延;

以国家行政权力和乡村自治权力相分离为基础的“村政自治”体制产生;

2、村民自治内容

村民自治是指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有关的村内事物,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村民自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问题;

(2)、村级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问题;

(3)、自治权的异化问题;

(4)、村委会自治职能与其它职能的关系问题;

4、乡政村治的关系

在我国,“乡政村治”是作为“村民自治”的现实表现和应然选择提出来的。“乡政”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行政性和集权性,是国家基层政权所在;“村治”则以村民意愿为基础,具有自治性和民主性,由村民自己处理基层社会事务。显然,“乡政村治”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它可以调动国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乡政村治”体制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相互关系的平衡和契合是困难的,“只要村委会承担来自上级政府的行政管理任务,那么它们的关系就非常可能具有领导与被领导的特征,而很难保持指导与被指导关系的性质。” 在实际运行中,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之间的复杂矛盾有时会走向两种极端:乡镇政府为推行政务而强化对村委会的行政渗透,导致村委会“附属行政化”;以村委会为代表的村民自治权过分膨胀,乡镇政府正当的行政管理难以有效实施,即出现“村官无人管”、“独立王国”等“过度自治化”的倾向。

 一、乡村关系的两种极端表现

(一)国家权力对村庄权力的侵蚀

    1.控制村委会,变“乡政村治”为“村务乡治”。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基层政权的运行方式。但是,乡镇党政领导总有理由和办法让制度符合自己的意趣:

    ①扶植村庄代理人,实现对村委会的控制。

    ②借助于“村财乡管”来强化对村委会的控制。

    2.通过控制村级党组织来控制村庄内部事务。

    3.乡镇政府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决策权利的干扰。

    4.乡镇政府堵塞了民主监督的渠道。

    (二)村委会组织的“过度自治化”倾向

九、农村组织

1、农村组织功能

(1)促进功能即提高效率;

(2)整合功能即提高社区整合能力;

(3)协调能力即个体与国家之间的中介;

(4)监督功能即监督公共部门行为;

(5)多元化的社会组织的发育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2、民间组织概念

在当代社会中,将社会上组织按其获得资源的方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以及提供的方式,分为: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第三部门,而第三部门即民间组织。它是指既不属于政府,又不追求私利最大化的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组织。民间组织:即是“由民间力量主办的,为社会提供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民间组织的特点: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

我国民间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3、农村宗族组织

(1)复活原因

a.经济原因:小农经济的复活。

b.政治原因: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村控制力量的减弱;农村秩序的失衡。

c.文化原因:农村社区文化单调;境外家族文化的影响。

(2)社会影响

a.积极作用:第一,有助于克服小农生产的局限性,促进农户之间的互助合作;第二,有助于协调农村人与人之间、户与户之间的关系,增强村民之间的社会信任;第三,有助于维护农村的社会道德,通过倡导遵纪守法、扶困济贫、相互信任、尊老爱幼、反对赌博等优良传统道德和社会新风尚,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b.消极作用:第一,影响社会稳定;第二,危害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发挥;第三,滋生了各种落后意识;第四,有害于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第五,增加了农民负担;

十、农村文化

1、含义

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农村的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

2、特征

(1)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

(2)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的载体;

(3)农村生产方式是农村文化的底色;

3、大传统与小传统

大传统:指在一个社会里由上层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精英文化;

小传统: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民间文化;

4、民俗:指民间不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口头传承或未加深思而被留下来的生活知识或民间传承资料。

5、民间文化:指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文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112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