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点

缩点,就是把一张有向有环图中的环缩成一个个点,形成一个有向无环图。

首先我介绍一下为什么这题要缩点(有人肯定觉得这是放屁,这不就是缩点的模板题吗?但我们不能这么想,考试的时候不会有人告诉你打什么板上去吧)

根据题目意思,我们只需要找出一条点权最大的路径就行了,不限制点的个数。那么考虑对于一个环上的点被选择了,一整条环是不是应该都被选择,这一定很优,能选干嘛不选。很关键的是题目还允许我们重复经过某条边或者某个点,我们就不需要考虑其他了。因此整个环实际上可以看成一个点(选了其中一个点就应该选其他的点)

那么就正式开始缩环为点了。当然了,首先肯定是找环,为大家推荐两篇博客(不是我宣传,这两篇博客也只是我找的[] (http://blog.csdn.net/acmmmm/article/details/16361033))[](http://blog.csdn.net/sentimental_dog/article/details/53790582)

希望博客被我转载的博主不要介意。

看看这两篇博客,我觉得大家就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了。在缩点操作中,最重要的是维护三个东西,它们在我代码里分别是stac(栈)(ps:之所以不加k是因为万能头文件的荼毒),dfn(时间戳),low(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栈中节点的次序号),详细的解释在代码注释里。

下面就是考虑对这三个东西的运用。详细参考博客(博客带图),需要注意的是,当dfn[u]==low[u]时,表明u一定是环上的一点,且环上的其他点就是u的子树。为什么呢?看代码
low[x]=dfn[x]=++tim;

low[x]=min(low[x],low[v]);

我截取了两句代码,第一句是对点x的low,dfn的初始化。在之后的操作中,low[x]始终取自己子树low[v]的较小值,那么什么情况会使得dfn[u]又“重新”和low[u]相等呢,就是在u的子树中有一条边(就是博客1中的后向边)直接指回了u。这样不就是形成了一个环了吗?

之后就是把环上所有的点的sd都变成这个u,即用u代替整个环,并把权值集中在u上

还有值得注意的,这个栈表示的究竟是什么?(这个在博客1中也有),根据我的理解表示的是当前搜索的一条链上的一个个点吧。

下面我附上代码先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10000+15; int n,m,sum,tim,top,s; int p[maxn],head[maxn],sd[maxn],dfn[maxn],low[maxn];//DFN(u)为节点u搜索被搜索到时的次序编号(时间戳),Low(u)为u或u的子树能够追溯到的最早的栈中节点的次序号 int stac[maxn],vis[maxn];//栈只为了表示此时是否有父子关系 int h[maxn],in[maxn],dist[maxn]; struct EDGE { int to;int next;int from; }edge[maxn*10],ed[maxn*10]; void add(int x,int y) { edge[++sum].next=head[x]; edge[sum].from=x; edge[sum].to=y; head[x]=sum; } void tarjan(int x) { low[x]=dfn[x]=++tim; stac[++top]=x;vis[x]=1; for (int i=head[x];i;i=edge[i].next) { int v=edge[i].to; if (!dfn[v]) { tarjan(v); low[x]=min(low[x],low[v]); } else if (vis[v]) { low[x]=min(low[x],low[v]); } } if (dfn[x]==low[x]) { int y; while (y=stac[top--]) { sd[y]=x; vis[y]=0; if (x==y) break; p[x]+=p[y]; } } } int topo() { queue <int> q; int tot=0; for (int i=1;i<=n;i++) if (sd[i]==i&&!in[i]) { q.push(i); dist[i]=p[i]; } while (!q.empty()) { int k=q.front();q.pop(); for (int i=h[k];i;i=ed[i].next) { int v=ed[i].to; dist[v]=max(dist[v],dist[k]+p[v]); in[v]--; if (in[v]==0) q.push(v); } } int ans=0; for (int i=1;i<=n;i++) ans=max(ans,dist[i]); return ans; } int main() { scanf("%d%d",&n,&m); for (int i=1;i<=n;i++) scanf("%d",&p[i]); for (int i=1;i<=m;i++) { int u,v; scanf("%d%d",&u,&v); add(u,v); } for (int i=1;i<=n;i++) if (!dfn[i]) tarjan(i); for (int i=1;i<=m;i++) { int x=sd[edge[i].from],y=sd[edge[i].to]; if (x!=y) { ed[++s].next=h[x]; ed[s].to=y; ed[s].from=x; h[x]=s; in[y]++; } } printf("%d",topo()); return 0; }

在处理了环后,我们就重新建立一张图,以每个环为节点(孤立一个点也算也算环的,其实也就是强联通分量了)。在这张图中我们要dp,显然对于任意边<u,v>,dp[v]=max(dp[v],dp[u]+p[v]),p[v]是v是这个环的总权值。

那么怎么解决无后效性问题呢?答案就是拓扑排序,至于为什么,在我的另一篇题解里我有提及。这下我有安利嫌疑了,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去看一看,下面我附上链接。

这也是一篇题解,其实主要讲的就是拓扑排序解决DP的无后效性问题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xxzh/p/9154060.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