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常见软件开发模型

场景:适用于需求稳定、明确的项目。

过程: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调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特点:是一种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固定顺序的模型,每个阶段划分明确,都有固定文档或源程序流入下一个阶段。需求分析是一切活动的基础。

缺点

1. 由于需求不可能精确、完整的描述整个系统,造成后期维护工作繁重,这些维护工作大多都是在修正需求分析阶段引入的缺陷。

2. 难以适应变化,如果软件在后期出现需求变化,整个系统需要从头开始。

3. 交付时间长,需要等到所有阶段都结束才能交付产品,导致客户无法尽快确定需求是否满足。

4. 产生大量对客户无用的文档,确花费了大量人力,是一种重载过程。

             

  • 演化模型

场景:适用于用户需求不明确,且软件完善周期较长的项目。

特点:从初始的模型中逐渐演化为最终软件产品,是一种“渐变式”原型法。可以看作是若干次瀑布模型的迭代,在迭代的过程中得以演化和完善。

缺点

1. 需要对需求进行明确的拆分,能清晰识别需求边界。

2. 所有的产品需求一开始并不完全弄清楚,会给总体设计带来困难及削弱产品的完整性。

  • 螺旋模型

场景:项目规模庞大,复杂且高风险。

特点:是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结合,并增加了风险分析(引入非常严格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支持用户需求动态变化。

过程: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评审。

缺点:1. 需要具有相当丰富的风险评估经验和专业知识。

2. 过多的迭代次数会增加开发成本,延迟提交时间。

  • 增量模型

场景:在系统的技术架构成熟、风险较低的时候采用。

特点:提前进行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缩短初始版本的发布周期,提高用户对系统的可见度

策略

  • 增量发布

特点: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后一版本以前一版本为基础进行开发,扩充功能,版本间的增量必须是均匀的。

  • 原型法

特点:当用户需求不明确或技术架构中存在很多不可认知因素的时候,采用原型法。主要目的是获得精确的用户需求或验证架构的可用性,一般情况会在后期的开发中抛弃这个原型,重新实现完整的系统。

缺点:如何组织一个开放的结构使得该模型不会退化到建造修补模型。

  • 构件组装模型

特点:独立的、自包容的,构件之前通过接口相互协作。

过程:设计构件组装、建立构件库、构建应用软件、测试与发布。

优点

     1. 构件的自包容性让系统更容易扩展

     2. 更容易被重用,降低开发成本

     3. 粒度更小,因此安排开发任务更加灵活。

缺点

  1. 设计不良的构件难以实现构件的优点,需要经验丰富的系统架构师。
  2. 考虑重用度时往往会对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如性能等。
  3. 组装应用程序时,要求程序要熟练掌握构件,增加研发人员学习成本。
  4. 第三方构建质量难以控制,可能会影响最终软件质量。

  • 统一过程(up)(迭代的软件过程,以架构为中心)

场景:一个通用的过程框架,适合于各种应用领域、组织水平、项目规模的项目。

过程:初始、细化、构建、交付。

  1. 初始阶段(目标里程碑):界定系统范围,明确系统目的,实现业务建模和需求分析。
  2. 细化阶段(架构里程碑):描述抽象的软件逻辑模型(分析),设计软件架构。
  3. 构建阶段(能力里程碑):完成系统构建(实施),并进行测试和部署。
  4. 交付阶段(发布里程碑):系统完全成熟或产品化,进入下一个阶段,对产品进行重构、修改、测试和部署。

优点

  1. 采用强大的UML建模语言,能够在团队中形成统一规范和模板。
  2. 有很多成熟的商业软件提供整个开发周期的相关支持,极大的降低开发和管理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缺点:虽然UP是一个迭代的开发模型,但是本身并不属于敏捷开发,未经裁剪的up是一个重载过程。

  • 敏捷开发模型

场景:适用于小规模软件或者小团队开发。

特点: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15626250225/article/details/12751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