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语法23-多线程理论

一、概述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一个进程可以运行多个线程。多线程类似于同时执行多个不同程序,多线程优点:
(1)使用线程可以把占据长时间的程序中的任务放到后台去处理。
(2)用户界面可以更加吸引人,比如用户点击了一个按钮去触发某些事件的处理,可以弹出一个进度条来显示处理的进度。
(3)程序的运行速度可能加快。
(4)在一些等待的任务实现上如用户输入、文件读写和网络收发数据等,线程就比较有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释放一些珍贵的资源如内存占用等等。
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每个线程都有他自己的一组CPU寄存器,称为线程的上下文,该上下文反映了线程上次运行该线程的CPU寄存器的状态。
指令指针和堆栈指针寄存器是线程上下文中两个最重要的寄存器,线程总是在进程得到上下文中运行的,这些地址都用于标志拥有线程的进程地址空间中的内存。
线程可以被抢占(中断)。
在其他线程正在运行时,线程可以暂时搁置(也称为睡眠) -- 这就是线程的退让。
线程可以分为:
内核线程:由操作系统内核创建和撤销。
用户线程:不需要内核支持而在用户程序中实现的线程。
Python3线程中常用的两个模块为:
_thread
threading(推荐使用)
二、threading介绍
1.threading函数
通常情况下,Python程序启动时,Python解释器会启动一个继承自threading.Thread的threading._MainThread线程对象作为主线程,所以涉及到threading.T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316495442/article/details/12845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