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Fall CS PhD 申请回顾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AI/CV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点击进入—>【目标检测和Transformer】交流群

作者:Sizhe Chen | 源:知乎(已授权转载)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3879303

去向:UC Berkeley CS PhD,offer:UW, UIUC, Harvard wl, Yale, EPFL

背景:上交本硕(电院非CS),本科GPA 5%,优异学士论文(校1%),硕士国奖*2,一作*7(申请前NeurIPS, IEEE TPAMI, PR,申请后ICLR, ICLR spotlight共一, IEEE TAI, ICASSP),合作*3(CVPR oral,CVPRW, ACM TIST submission),TOFEL 107 GRE 331+4.0

方向:黑盒对抗(transfer, query, and poisoning attack),之后将关注trustworthy AI

申请季最大的挑战在于,长期面对全新困难的负反馈和对未来五年的极大不确定性。相比之下,科研忙碌反而像对“理性,热情,确定性”的救赎。本文主要还原心路历程,希望缓解大家的迷茫与焦虑。

坚定道路就值得掌声

选择去一个陌生国度求学需要不小的勇气。对于本科申请者,一般会同时追求专业课高GPA,达标的英语成绩,科研入门和强推。所以最难路途开始前,请先为选择的勇气给自己鼓掌。本人本科出国motivation不足,也很早对课程失去了兴趣,大二玩了一年社团。大三下将重心转移到科研,有幸遇到手把手指点的黄晓霖老师,走完了从idea,到submit,revision,最后accept的完整科研流程,这对新手极为重要。保研后研一进入申请前误区(信息盲点),3个月考出GRE也没花3小时看program是否要GRE,加上考托福共脱离科研半年。22年4月暑研手续好了,我却被封在宿舍里日常overwork and overstress,和新合作者们爆肝投了两篇NeurIPS。解封后出国(签证 疫情)手续还相当繁琐,出国后又要适应生活和急性流感。一个多月的疲惫无力后,立刻就得投ICLR。于是在前后五年内最不利的环境下,做了半年的technical和non-technical work,毫无任何成果作正反馈。与小钱钱每天长时间的电话是唯一的寄托。

停止比较,伪装自信

留学这个综合性极高的project,有无数的元素可以套用鄙视链思维。大牛推荐信,高被引论文,明星组暑研,高标化成绩。而每个人的起点,特质和目标都千差万别。在不可能fair comparison的setting下,坚持与过去的自己baseline比较,对心理健康帮助较大。在美国进行的申请季,我很感激诸多学长学姐的帮助和信息(也欢迎后届同学reach out)。九月开始,我在多个项目的投稿/修改/rebuttal时,大规模套磁(熟悉的课题组,推特发现的新AP)。respectful教授的邮件,常让我倍感暖心,一扫焦虑与疲惫。故这种体验也尤为珍贵,为了这种鼓励,我们发邮件也最好得体大方,平等自信,而非“谦虚恭敬”,因为这会包含非积极的情绪影响。如果焦虑邮箱长草,可以发2倍4倍量的邮件,鉴于教授每天收百来封邮件且有不同的招生pace,我们应assume most emails (90%+) would be unresponded。

学术信念是思考的最强动力

申请季最大的强心剂是极限rebuttal(2445-7747)中了篇NeurIPS,通过大量对现有认知的挑战性反思,提出了“黑盒防御”这个新的小任务。当时最无力的一个月,在rebuttal里捍卫觉得“本应如此”的观点,最终大幅扭转3个审稿人观点accept。后线下参会有幸在新奥尔良meet五位教授和很多新朋友,为SOP和套磁信注入了新思想。Compared to previous opinions on the insignificance of SOP,我认为准备SOP和套磁,面试是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对自己工作与领域发展的思考。不同教授有不同考察学生的方法,但真正关注学术的教授还是会在面试中听project和perspective,并敏锐察觉学生思考的深度,no matter if an idea is published。面试也帮助我了解领域内lab,审视自己工作在现有体系中的位置,打磨研究taste与vision。期间我学习到比adversarial robustness更深远的topic叫trustworthy AI,而很多涉及robustness的topic与security没啥关系。

让所有反馈成为正(constructive)反馈

交完材料的圣诞元旦,一周赶硕士论文,合作一篇的大修,再审CVPR,完全没休息, which I highly do not recommend。第一个普林斯顿的面试大翻车,把committee面试当成了POI面试瞎扯match度,耳机不好使第一个why phd问题就没听懂,直接丢了top offer。好在快速调整,逐渐适应每天一面的强度。个人经验是,从教授约面试的方式能大概判断聊的情况:直接发带时间的面试链接or给所有available时间甚至问方便用什么软件, 大幅迟到or迟两三分钟就说sorry。在面试时,大多数教授会听学生讲project细致探讨,也有教授只数学生paper并谈自己对cs ranking的贡献,另外AP通常会试探其他教授的情况,这与他们招生需求也相符。从中我们可以get到,教授对学生时间精力的尊重程度,对学术与title的关注情况,自己工作的organized程度。从约面试到发thank you letter的每个细节,都可能是五年后每周的日常,所以聊的舒服就是方向和性格的match,不舒服也是解脱。Very personal的preference是小团队(AP与一些full professor),多元种族,轻等级感,核心是independence,其次是supportive。

offer后的情绪陷阱

等offer刷gradcafe reddit极致内耗,拿完offer以为万事大吉。但长时间的奋斗让人身心俱疲,而外在反馈却鼓励自己大闯特闯。毕业旅行!选offer!认识新环境朋友!这些和极度繁琐的毕业手续,以及post-offer issues(填表拿I20,疫苗体检,租房机票,背问题回答面签)混在一起折磨人。五月ICLR完一阳结束(拿offer三个月后),才有些“申请季后”的快乐。这里也祝愿每个申请者,早日恢复松弛感,好奇心,行动欲,与爱的力量。

Sizhe Chen

https://sizhe-chen.github.io

欢迎加入2023年AI算法岗求职群!

本星球不仅面向2024届、2025届找工作和找实习的学生(研一/研二/大三/大四等),还面向刚入学或已工作的人群。目前已有超过4800+位同学加入星球旨在分享AI算法岗的秋招准备攻略(含刷题)、面试经验和校招/社招/实习的内推机会(含提前批)、学习路线、知识题库和Offer如何选择等

这个星球可以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62c395b5d9e0b64c68648f99a4ab4657.jpeg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CVer公众号

整理不易,请点赞和在看8df49aa3dbbe5b612eb2610dc399cdff.gif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musi1994/article/details/131027778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