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4-6 层次选路

目录

一、层次选路的基本概念

二、域内路由选择

1、RIP*

2、OSPF

三、域间路由选择 BGP

1、AS 互连

2、AS 域间选路任务

3、示例:在 1d 上设置转发表

4、示例:在多个 AS 中做出选择

5、BGP 会话与通告

6、传播可达信息

7、路径属性和 BGP 路由

8、BGP 路由选择

9、BGP 报文

10、BGP 选路策略:客户 VS 供应商

11、为什么 AS 内选路和 AS 间选路采用不同的协议


一、层次选路的基本概念

将整个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并且实现这些区域的管理自治。

自治系统 AS:一个区域内所有路由器组成的集合。

  • 相同 AS 内的路由器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 -- 区域内路由协议。
  • 不同 AS 内的路由器可以运行不同的区域内路由协议。

网关路由器:是一台位于 AS 边缘的路由器,它直接连接到在其它 AS 中的一台或多台路由器。

  • 运行域间路由协议 BGP,与其它网关路由器交互
  • 运行域内路由协议 IGP,与相同 AS 内的所有其它路由器交互

内部路由器:仅连接在它自己 AS 中的主机和路由器。

二、域内路由选择

这个 “域” 就是指的一个自治系统。

使用域内路由协议 IGP,也被称作内部网关协议。

标准的域内路由协议有:

  • RIP:路由信息协议
  •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 IGRP:内部网关路由协议(Cisco 所拥有)

1、RIP*

全称为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使用距离向量算法
  • 将所有链路权值都设置为 1
  • 距离的衡量标准:跳数

由于权值都为 1,因此一条最优的路由就是总跳数最少的那条。此外,RIP 还规定跳数不能超过 15 次,一旦超过则视为不可到达,从而放弃转发该分组。

RIP 通告

RIP 通告:每隔 30 秒,通过响应报文在邻居间交换距离向量。

每个通告包含了多达 25 个 AS 内的目的子网的列表。

RIP 链路失败及恢复

若 180 秒后没有收到通告,则认为邻居死机或链路中断:

  1. 通过该故障邻居的路由失败
  2. 将新的公告发送给其它邻居
  3. 如果转发表发生变化,则邻居再发送新的公告
  4. 链路故障信息快速传播到整个网络

使用毒性逆转防止乒乓循环(无限距离 = 16 跳)

2、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pen 意为开放的、公用的。

  • 使用链路状态算法
  • 每个节点具有拓扑图
  • 路由计算使用 Dijkstra 算法

OSPF 通告

AS 内每个路由器都会广播 OSPF 通告,并且都会为其邻居路由器设置一个表项,记录每个邻居的链路特征和费用。

  • OSPF 通告会散布到整个自治系统 -- 洪泛方式
  • OSPF 通告直接通过 IP 传输,既不是 TCP 也不是 UDP

OSPF 相较于 RIP 的优点

  • 安全:所有 OSPF 通告需要认证,防止恶意入侵
  • 允许使用多条相同开销的路径,而在 RIP 中只有一条路径
  • 对于每条链路,有多个消费尺度用于不同的服务类型 TOS

例如在尽力转发时卫星链路代价设置为 “低” ,而对实时应用设置为高

  • 单播和多播综合支持:多播 MOSPF 使用和 OSPF 同样的链路数据库
  • 在大的区域中使用层次 OSPF

层次 OSPF

将一个 AS 划分出两级层次。

两级层次:主干区域和本地区域。

  • 各个路由器只在所属区域内发送 OSPF 通告
  • 每个节点有详细的区域拓扑:仅知道到达其它区域内网络的方向,即最短路径

边界路由器:连接到其它自治系统。 

主干路由器:限于在主干区域内运行 OSPF 路由协议,本身不是区域边界路由器。

区域边界路由器:汇总了到达本地区域内部网络的路径,并通告给其它区域边界路由器。

区域边界路由器同时属于本地区域和主干区域,它只会告诉主干路由器和边界路由器:我能到达哪些内部路由器,但是不会告诉是怎么到达的。

三、域间路由选择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BGP 为每个 AS 提供了一种手段:

  1. 从相邻 AS 获取子网可达信息
  2. 向该 AS 内部的所有路由器传播这些可达性信息
  3. 基于该可达信息和 AS 策略,决定到达子网的 “好” 路由

即允许一个子网向 Internet 的其它部分通告它的存在 “I am here” 。

1、AS 互连

转发表是根据 AS 内和 AS 间选路算法而配置的。

  • AS 域内的选路项用于目的端在域内的选路
  • AS 域内和 AS 域间的选路项用于目的端在域外的选路

2、AS 域间选路任务

假设 AS1 中的路由器接收到了目的端是 AS1 外的分组,路由器需要将把这个分组转发到网关路由器,但应该选择哪个网关路由器呢?

AS1 需要知道:

  • 通过 AS2 和 AS3 可以到达哪些目的端
  • 将这些可达信息通知给 AS1 内的所有路由器

这就是域间选路的任务。

3、示例:在 1d 上设置转发表

4、示例:在多个 AS 中做出选择

请不要在意上面那张图是怎么画的。目前的情况是:AS1 的两个网关路由器分别连接了 AS3 和 AS2,并且 AS3 和 AS2 都能到达子网 x 。

  • 现在假设 AS1 通过域间选路协议知道子网 x 从 AS3 和 AS2 都可以到达
  • 为了配置转发表,路由器 1d 必须决定通过哪个网关将分组转发到目的子网 x
  • 这同时也是域内路由协议的工作
  • 热土豆选路:把分组送到两个路由器中最近的一个

1d 是根据域内路由协议知道的哪个网关路由器离自己最近。

5、BGP 会话与通告

  • BGP 对等方通过半永久 TCP 连接来交换选路信息 -- BGP 会话。
  • BGP 会话和物理链路无关,即并不总是和某条物理链路对应。

因为两个相邻 AS 的网关路由器之间可能是由多条物理链路连接而成的。

在 BGP 中,分组是路由到 CIDR 化的前缀,其中每个前缀表示一个子网或一个子网的集合。比如,转发表项(x, I)中的 x 就是一个前缀(例如 138.16.68/22)。

比如:当 AS2 通告一个前缀给 AS1 时,相当于 AS2 告诉 AS1:我能够转发目的地址前缀等于该前缀的所有分组。并且 AS2 能够在其通告中汇总这些前缀,从而让 AS1 知道它可以转发到的所有子网。

6、传播可达信息

注意:BGP 传播的只是可达信息,并没有计算出一个最优路径。

7、路径属性和 BGP 路由

当 AS 通告前缀时,在通告中包含了 BGP 属性。

  • AS-PATH:包含了该通告已经通告过的 AS,形式如 AS 67 AS 17 。
  • NEXT-HOP:指出到达下一个 AS 的具体 AS 间边界路由器。

当网关路由器接收到 BGP 通告时,使用输入策略来决定接收或舍弃该通告。 

AS 之间只是在逻辑上是相邻的,因此可能存在多条从当前 AS 到达下一个 AS 的链路。

8、BGP 路由选择

路由器可能知道到达相同前缀的多条路由,因此必须从中选出一条。

  • 排除规则
  • 最短 AS-PATH 的路由:经过的 AS 最少
  • 最靠近 NEXT-HOP 路由器的路由:热土豆路由
  • 本地偏好值属性:具有最高偏好值的路由被选择

移动、电信、联通,任选你爱~

9、BGP 报文

BGP 报文交换使用 TCP

  • OPEN:建立到对方的 TCP 连接,并对发送者进行认证
  • UPDATE:通告新路径或者撤销旧路径
  • KEEPALIVE:在没有 UPDATES 时保持连结活跃,也对 OPEN 请求作出应答
  • NOTIFICATION:报告前面报文的错误,也用于关闭连接

10、BGP 选路策略:客户 VS 供应商

A,B,C 是供应商的网络,X,W,Y 是供应商客户的网络。

X 不希望 B 通过 X 到 C 的路由 BXC,所以 X 不会向 B 通告到 C 的路由 XC 。

11、为什么 AS 内选路和 AS 间选路采用不同的协议

① 策略

  • AS 间:管理员想控制本 AS 内产生的通信流怎样选路,以及什么通信流穿过自己的网络。
  • AS 内:单个管理者,因此不需要策略。

② 规模

  • 层次路由节省了转发表的大小空间,从而减少了路由更新的流量。

③ 性能

  • AS 内:集中在性能上。
  • AS 间:策略可能比性能更加重要。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64140451/article/details/130596470
DJ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