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学习笔记(一)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int main(int argc, const char * argv[]) {
    @autoreleasepool {
        // insert code here...
        NSLog(@"Hello, World222222!");
    }
    return 0;
}

1.OC相对于C
在C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小部分面向对象的语法
将C的复杂语法封装的更为简单
OC完全兼容C语言

2.OC程序的源文件的后缀名是.m m代表message 代表OC中最重要的1个机制—–消息机制;
C程序的源文件后缀名是.c

3.main函数仍然是OC程序的入口和出口
int类型的返回值 代表程序的结束状态
main函数的参数:仍然可以接受用户在运行程序的时候传递数据给数据,参数也可以不要

4.#import指令
a.以#号开头,是一个预处理指令
b.作用:是c语言#include指令的增强版,将文件的内容在预编译的时候拷贝到指令的地方
c.增加之处:同一个文件无论#import多少次,只包含一次
如果#include指令要实现这个效果,就必须要配合条件编译指令来实现,而#import指令只需要直接包含就可以,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d.简要原理:#import指令在包含文件的时候,底层会先判断这个文件是否被包含 如果被包含就会略过,否则才会包含

5.框架
a.是一个功能集
b.Foundation框架
Foundation:基础,这个框架中提供了一些最基础的功能(输入输出,一些数据类型)

6.@authoreleasepool 是自动释放池

7.NSLog函数
a.作用:是printf函数的增强版,向控制台输出信息
b.语法:NSLog(@”要输出的信息”)
c.增加之处:1.输出一些调试信息
2.会自动换行
3.OC中其实还新增了一些数据类型,NSLog不仅仅可以输出C数据类型变量的值还可以输出OC中新增的数据类型的值
d.使用注意:1.NSLog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前必须加一个@符号
2.如果在字符串的末尾加了个‘\n’代表换行,那么函数的自动换行就会失效

8.字符串(NSString)
a.专门用来存储OC字符串的地址
b.OC的字符串常量必须要使用一个前缀@符号:
“啦啦啦” 这是一个C语言的字符串
@“啦啦啦” 这是一个OC的字符串常量
NSString 类型的指针变量只能用来存储OC字符串的地址
c.语法:NSString *str=@”啦啦啦”
d.注意:1.NSLog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OC字符串,所以NSLog函数的第一个实参应该以@符号开头
2.如果要使用NSLog函数输出OC字符串的值,那么要占位符%@,而不是C语音中的%s

9.@符号
a.将C字符串转换成OC字符串
b.OC当中的绝大部分的关键字都是以@符号开头

10.函数定义和调用
与C语言一样

11.OC程序和C程序各个阶段的后缀名对比
源文件 目标文件 可执行文件
C .c .o .out
OC .m .o .out

12.OC中的数据类型
a.OC中支持C语言中的多有数据类型
1.基本数据类型(int double float char ….)
2.构造类型(数组 结构体 枚举 …)
3.指针类型( int *p1;)
4.空类型(void)
5.typedef自定义类型
b.BOOL类型
1.可以存储YES或NO中的任意一个数据
2.一般情况下BOOL类型的变量用来存储条件表达式的结果
3.BOOL本质
typedef signed char BOOL;
实际上BOOL类型的变量是一个有符号的char变量
#define YES ((BOOL)1)
#define NO ((BOOL)0)
YES 实际上就是1
NO 实际上就是0
c.Boolean
1.Boolean类型的变量可以存储true或false
2.一般情况下BOOL类型的变量用来存储条件表达式的结果
d. class类型 类
e. id类型 万能指针
f. nil 与NULL差不多
g.SEL 方法选择器
h. block 代码段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jf_0812/article/details/8059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