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1九死一生、22上半年读20本书(含15本管理书单/笔记):继续百年征程

前言

可能很多人都听人说过,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但基本上除非真正经历过九死一生,不然很难真正体会。当然,读完本文,或许你能体会到其中一二。

两年前的5月份,我当时写了一篇十年总结,名为《我的十年青春(10至20):写博10年1700万PV、创业5年30万学员》,如今刚好过去两年,一方面 这两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令我印象太深刻了,二方面 有些经验教训实在是有必要记录下,以备忘。

第一部分 20 21两年的九死一生

20上半年:疫情乍到 多味人生

在之前那篇十年青春也提到了,20年春节期间看了不少书,比如《曾国藩传》,他47岁起在家蛰居的两年 大彻大悟,不再似一个刺到处乱扎,从此其为人处世成为后世很多人学习的榜样。

比如比较年长的一辈喜欢看他的经历,可能是有感于人生不容易中依然坚持不断进取(不少人在面对社会现实的磨难,很多时候一言难尽,甚至没得选择 不得不安于现状。当然 如果明明有得选择 因为懒惰而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则是个人进步的最大阻碍了)。

20年春节之后很快突发疫情(只是你完全想不到,2年多后的今天,疫情竟然还在反复),无奈之下,q1立马开源节流,过程中还支持了中科大、东华理工等学校的在线教学。此外,上半年还陆续做了一系列提高人效的措施。

20下半年:提升人效 多多合作

对于下半年,除了不断提升经营水平之外,重点是狠抓教学和就业、提升B端,且提前修炼“经营50到100人公司”的水平,制定好制度 抓过程 抓结果,做好结果追踪 落实到责任人 分配好责权利,持续统一目标 提升人效。

因为我13年在CSDN工作过一年,且我从10年开始就在CSDN上写博客了,近2000万的阅读量说明博客人气始终还算高,再加上和CSDN经常有业务合作,所以和CSDN内部的很多前同事都很熟,比如蒋总、James、高山等等。

没有CSDN,我的人生轨迹将会完全改写。和CSDN很多朋友有很多次合照,比如下面这张是和蒋总在2021年9月的合照。

20年Q4第一个月,重建销售团队,而集训营则每一期继续帮助研究生就业、和传统IT转型,高级班则继续帮助已经在做AI的在职提升,对于部分就业/换工作的同学,就业部同事会邀请分享其学习和面试找工作的经历,有年薪特别高的,比如应届硕士校招40甚至50万的那种,也有社招学员最高达到年薪120万的(当然 人家学习之前已经年薪80万)

你会发现,如果没有这些面经(当然 必然还有老师们的支持 同事们的努力 特别是学员们的支持,以及自己足够的耐心、坚韧、抗压能力、抗焦虑能力),有时是很难撑过至暗岁月的,当你看到你在创造价值时你才有坚持的动力,懂的自然懂。

 2020年11月,继和CSDN合作集13后,再和京东云合作推荐实训营,合作就是为服务更多人,且直到如今 依然和CSDN和京东云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21上半年:屹立不倒 征程百年

开年第一月,稳固销售团队,我亲自带队。

做了一系列很有价值感的事情,比如通过『机器学习图文小课』支持北理工等高校的教学,同时还在北理工其中一个校区做了个讲座(自创业起,因为时间关系,讲座做的少之又少,所以珍惜)

2021-6-3我在微博上说道:“既然七月屹立六年不倒,那就再成长百年”。随后的618,格外有感觉。

21下半年:痛苦/希望 选择希望

7月份,核心竞争力是教研

沈阳化工一老师之前微博关注我,然后把七月在线推荐给了她的学生,两年后的当天,她一学生和其研二同学来公司一块报了NLP高级班。

七月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不断突破创新、不断迭代优化课程质量(也就有了集训营/高级班每一期不断迭代优化的升级史),相当于好的教研出好的结果,好的结果自然出好的口碑​​​​。

且不管外界多少变化,七月都要始终坚持「推动社会为第一职责」为核心价值观100年,不断苛求更好的教学质量,不断团结所有讲师助教给予学员、客户更好的结果、体验、服务,不断巩固千千万万的口碑基础,帮千万人。

这个月,针对另一个行业K12的双减政策出来了。

8月份,AI赋能无人驾驶

据我当时的判断,AI一定要和产业结合,所以举全公司之力,大举尝试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干任何事先聚人,于是,一周时间组了10位互联网车企技术专家,一个月的时间,汽车专家/讲师突破40人(要知道当年AI专家/讲师40人花了两年多,100人则花了4年)。

正是这个汽车专家队伍,让七月除了赋能广汽集团等传统车企外,还在已有无人驾驶实战小课(无人驾驶综合导论、目标检测、目标跟踪、行为识别与识别、从零实战SLAM)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了一批实战小课:感知融合实战、ROS机器人、3D点云语义分割、3D目标检测、VSLAM(22年6.15左右上线七月官网)。

包括后续我们做学业(比如国内考研申博、海外申博留学)、学术辅导(比如学术论文发表辅导)时,也是瞬间在原有300+的大厂技术专家讲师队伍之外,组织了一支100+的全球TOP 100高校研究员/博导的学术导师队伍,你会发现,七月组织队伍之所以这么快,核心有三点:

  1. 价值观正,永远做对社会、对行业有推动的事情
  2. 之前的专注成人AI职教的积累(这个积累特别重要,每过一年都是资源优势的增加)
  3. 老师们之间的互相推荐与学员朋友的大力支持

当然了,不管多少都是7年多前从最开始1位讲师扩展上来的,​不是一上来就有十几位现成讲师。

9月份,出品知识图谱集训营

因研究无人驾驶,个人写了一篇blog:《通俗理解卡尔曼滤波(感知融合的经典算法)》,还是中秋三天写的(假期三天没出门)​。另外,与和人邮异步社区联合出品知识图谱集训营​​​,至今依然保持密切合作。

10月份,王总的创业大课

出差长沙,参加CSDN在长沙举办的1024程序员节。期间,当在湘江边看到大叔们钓鱼时,勾起了我对长沙工作/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且在长沙的几天中,王总给我上了好几堂创业大课,使得我后来从长沙回来后,对公司的目标/KPI把控做了无数遍思考,再后来在21年12月中旬推出“目标执行框架”,总结起来就是:

  1. 凡事有目标(目标会拆解 没有拆解的目标不具备可执行性)
  2. 继而有规划(怎么一步步实现目标)、有方法(怎么高效率、高结果的实现各阶段的目标)
  3. 执行过程中做好阶段跟踪(比如做好数据管理,没有数据管理就是拍脑袋 凭感觉)
  4. 最后完成后做好结果复盘、改进

后续再把这个“目标执行框架”落实到了每月的各部门业绩进度跟踪表上。

这一月,33岁 北京9年 创业近7年,有时是真的难,难之后依然充满目标 乐趣 激情,公司则第三次定位升级:智能时代在线职教平台。

11月份,痛苦之后便是希望

扩充销售团队。

这一个月就是在痛苦与希望中度过的。痛苦的是,创业公司有时实在是太难了,希望的是,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团队努力和合作商的互相成就,使得11月份几乎每一天都是在打鸡血中度过。

也是这一个月,我在微博上写道:“做教育要有敬畏之心,本质上每收一份学费 都是一份欠债,通过服务和结果还债。见钱就收不是好事,合适才好,对学员负责 ​​​”。

12月份,同事都是英雄一般的存在

挺过2020 2021两年的七月同事,都是英雄一般的存在,可以绝望的路上 选择了希望,更感谢C公司的关键一扶。

第二部分 22年前五个月:读书/业务拓展/坚定价值观

上半年读的20本书:含经典管理丛书15本

7年4次认知飞跃,一次孟总17年年底的指导,一次18年拿投资时面对的一系列质问,一次21年10月份在长沙时王总的教导,一次便是这20本书(无论在任何阶段,读书确实是有用的)。

读的这20本书分别为(每本书的笔记取自于之前朋友圈发的原话,有的分段则表示是不同天发的感悟)

第1~5本  科学管理原理 论领导力等

  • 科学管理原理》,经典毕竟是经典,相比国内的一些,讲的更本质、更简明扼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毕竟,第二次工业革命1900前后 要求生产效率极大提升时,组织和管理不得不大幅度升级,所以催生出了一大批真正的管理专家,以及1949年之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也催生了一批真正的管理专家
  • 西蒙《管理行为
    决策制定的过程是组织和管理的核心内容
    理论上,一个人只要不断学习并予以实践,他的能力就会不断增长
    至于能力增长的速度因人而异,原因很多
  • 论领导力》,过去5天看的第3本管理经典,这书是斯坦福MBA领导力课堂20个75分钟的笔记形成的,该书作者更在某项管理大师排名前二
    经典确实是经典,某些管理书很多是正确的废话,但经典书能给人很多启迪,真心不错

    因为这本继而买了他和诺奖获得者西蒙合写的另一本「组织」,以及文学名著「堂吉诃德」
    过去五天的三本 作者分别是
    泰勒
    西蒙,诺奖获得者,某项管理大师排名前三
    马奇

    作者马奇指出领导力体现在4个方面
    1 胜任力
    2 主动性
    3 认同感
    4 协调力

    并指出好的组织具备以下4个特征
    1 普化的信任力,组织需要专门化,但不过分崇尚专门化,因为一旦遇到问题就需要专家进行解决,那么组织将是效率低下的,德军以高效著称,究其原因,很多中士都明确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并能自动且高效的完成它

    2 相互依赖的自主性,个体之间能够相互授权、相互信任,彼此之间有互不干扰的充足缓冲,靠非正式的安排与信息传递实现协作,这样组织会形成一种默契,你知道我在做什么,我知道你要做什么,彼此之间的合作不需要过多的沟通

    3 谁都很重要,但又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4 无亲人血缘关系下的相互信任

    毕竟一个形式有效的组织中,其决定因素往往不是领导者本身,而更多的取决于组织本身的制度文化和全员的能动性
  • 彼得原理》,这本一言难尽,比如说大部分人最终都将晋升到某个不胜任的岗位上(当然 也能理解 毕竟一个人无论谁 能力和水平都是有极限的)
    薄薄一册 奇书一本,定力不强的不适合看这本

    根据最近读的几本,总结一下如何决策
    1 目标
    2 可用资源(背景条件)
    3 实施手段 方法 对比方案 所需周期
    4 可执行性(以及不利的预案)
    5 阶段把控
    6 预期结果
    7 成本/代价

    另外 要避免“做得好 不奖、做的不好 不惩”,这是影响组织积极性与创造力的
  • 巴纳德《组织与管理
    管理方面 很多书都是正确的废话 之前读了不少,所以要看还是看公认的经典

第6-10本  经理人员的职能 马斯洛论管理等

  • 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
    做同一个事,是否带着责任感做,效率和效果会有差别,因为负责时需要更考虑后果,更考虑后果就更注重实现过程中的效率、方法
    巴纳德这两本看完 便看到了系列第6/15了
  • 西方管理学思想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业革命的爆发正是现代管理的开端
    好一部「西方管理思想史」

    一个周日 2个工作日中午+晚上,看完了这本西方管理思想史
    最大的感受是,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但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实现经济腾飞 确实不易,我就算是为打造一个百年组织从而为社会贡献百年而不懈努力

    战略包括4个要素
    市场机遇,企业可能做什么
    公司能力,企业能够做什么
    个人激情,企业想做什么
    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做什么
  •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被誉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的法约尔,于1916年提出了14项管理原则和5项管理要素
  • 马斯洛论管理
    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求层级论,具体是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到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最后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个人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类似成就需要,所以马斯洛这个需求理论算是包含了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对成就的需要,重视成就需要的人比不重视的人提升得快

    今晚部门会最重要的三点
    1 衡量公司进步的重要标准之一:人效
    2 执行六步骤:1目标→ 2拆解→ 3规划→ 4方案/方法→ 5阶段跟踪(数据管理)→ 6结果(复盘、改进)
    3 业绩进度表和team等工具可以跟踪、体现各个部门的全程协作

    这书不一般的,比如书中提到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通常考虑的是如何控制雇员,而不是如何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做出最大贡献
    为什么人们不愿创造和创新,我们首先该做的事是寻找组织中扼杀创造和创新活力的因素
    相当于与其质问为何没天才,得先确认有没培养天才的土壤

    什么叫把客户当朋友呢,就是你把客户当成要和你一起工作10年 15年甚至20年的人
    有这种心态,自然就是当朋友看待了
    客户换成学员 一个意思
    这是成为百年企业的秘诀之一

    书中还提到
    任何希望长盛不衰和不断成长的企业,必定要与客户建立非操纵的、信任的关系,而不是权益的、欺诈的、一锤子买卖的关系

    今年第9本,这本花了4天的工作之外的时间
    读完这本最大的感受是
    工作不一定非得是一种强迫,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是需求
    要实现这种效果,需要企业采取一定的开明措施
    因为在有的公司里,就让雇员把工作成为了一种强迫
    简言之
    工作不是强迫,而是一种需求:实现自我、奋斗以及活着的意义
  • 今年第10本《管理百年》,写的1900-1999这一百年,据之前一个统计,全球高级管理人员教育市场总价值超过120亿美元,其中商学院占了总数的1/4,约为30亿美元
    和之前第7本西方管理思想史有点像
    ​1 七月之前也做过不少拍脑袋的决策 凭感觉
    ​2 松下幸之助这句「制造商的使命,应该是克服贫困,把整个社会从贫困中拯救出来,并为它带去财富」,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绝了
    3 原来MBA EMBA都是起源于百年前了

第11-15本 转危为安 福利特论管理等

  • 第11本《戴明的新经济观》,实话说 书中有些观点不认同,但不影响受到的启发,毕竟任何一切书都只是参考 是否合适情况复杂

    创业者或管理者 痴迷于不断救火,没有太大价值和意义
    但建立长久的制度 降低火灾发生概率,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年度计划做好 比做好季度计划更显功力
    类似的
    ​五年计划做好 比做好年度计划更显功力

    产生缺陷的流程
    造成错误的人
    ​针锋相对前者,而非过于针锋相对后者

    今年看书与前几年最大的区别是更有体系感
    ​以前是东看西看 零零散散 没有体系
    ​凡事都有章法、逻辑的

    以前对很多东西都喜欢喊口号 或习以为然
    ​现在看很多东西 常识背后都有本质、逻辑、方法

    书是快速提高认知、获取优秀经验的途径之一
    ​有好的方法 才有好的实践
  • 转危为安》,今年看完的第12本书,真不错
    ​书中探讨了如何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力,包括此目标下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作者也很有名,书中举了不少日本企业为提升质量和生产力的例子,师夷长技以制夷

    ​书中前言里有个观点,“公司倒闭通常归咎于开创成本过高、营运成本失控、存货折旧费过多、竞争太激烈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管理不善”
    ​以前不以为然,现在深以为然
    举个例子,产品出了问题或扩张过快,不是ofo之类衰落的根本原因 那只是管理不善导致的结果
    所以说,根本原因是管理不善导致品控失败、导致不会把握扩张节奏  :)

    没有一家公司 一个人可以天生做好一件事情,​都是需要花费大量心思 功夫 精力的
    ​哪怕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件事情
    ​更别说一个组织 一个团队协调完成很多事
    ​但这也恰恰是团队协作的魅力 有协作方有大价值

    书中有一段话
    ​公司总裁刚上任,他与销售、设计、制造、顾客研究等部门的主管谈过话之后,他发觉每个人都把工作做得很好,而且几年来都是如此,大家都没有问题。可是公司却逐渐在走下坡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每个部门都独善其身(局部最佳化),可是公司却不是一个整体
    这位新总裁的工作就是要协调这些人,以公司利益为目标。

    大家都知道过程做好了 结果不会太差,但实际执行时,经常会有前期 中期磨洋工,后期做最后赶工,便很可能会出现偷工减料 投机取巧 降低质量的行为
    好的过程不止在最后阶段,而在于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
    从上面这个角度讲,deadline并不是更好的生产力

    ​本书第五章提出的问题足以让大部分公司自我审视
    ​经过类似的被审问 能让经营认知迅速提高

    管理有两点很多人习以为常的误区
    ​1 管理 ≠ 管人,管理有很多是自我的目标管理 规划管理 效率管理 等等
    ​2 末流管理才有所谓威逼利诱,好的管理是引发自我管理,但自我管理会是对人性的考验,这是挑战
  • 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是另外一本印象非常深刻的『论领导力』作者马奇,其​在一全球管理大师排行第二,最后一章 第六章 决策工程是精华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好的决策是综合各种信息 各种意见 各种视角形成的
    ​可以以历史推未来 可以以现状推计划

    书中有个观点,即让一个团队里每个人各自投票自己对组织的贡献百分比,​最后加起来的贡献比会超过100%
    且这种现象还很常见,存在于大部分组织

    因为每个人确实容易在自我主观角度上放大自己的贡献,​这是很难避免的现象
    ​纠偏的方法之一:意识到一个人在组织里,大部分贡献都得依赖于他人或组织本身才能做出,不是一个个分割的个体/诸侯国
    ​而很多人在评估自我贡献时,很容易把贡献独立成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即人与人之间的贡献没有重叠
    ​实际上,大部分人对组织的贡献会有交叉、重叠,最终并集为100%

    除了他人和组织本身,外界环境变化 也会影响事情好坏结果
    ​而有时人会把这部分外因当成内因看待,觉得自己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 筚路蓝缕』,讲的是一些世纪工程比如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的建设历史
    这本书的作者不一般,是原发改委副主任及原国家能源局局长,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没有任何官话 套话 空话 大话,完全是实事求是 发展改革是硬道理
    ​在那样的位置 那样的高度 视野/认知很高
    当然 问题还是有的 总体上瑕不掩瑜

    前几年中每年增长1700万~1800万辆车,光是汽车这块一年就要增加3000万吨油品,进口压力很大
    所以现在国家非常鼓励电动汽车,是有原因的
    顺势而为,这个势也包括响应国家在各时代举全国之力的政策
    有事半功倍的可能

    中俄原油管道谈判谈了15年,最终因为俄方想向中国贷款60亿美元,然后俄方以销售给中国的石油款偿还本金和利息(毕竟性质是贷款),而最终谈成。想到之前和一公司谈项目预付款,人家愿意预付款(部分),那我方价格打折,双赢
    当然,到实际最终协议签署是,中方向俄方提供了250亿美元的贷款
    ​然后,俄方从2011年1月1日起,在未来20年内,俄罗斯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
    最后,在2013年3月双方又商定增加至3000万吨一年,这样,俄方成为中国长期稳定的原油进口来源

    如书作者所说,孙中山100多年前就能对重大工程项目(乍浦东方大港、三峡水电站),作出这样细致准确的规划
    ​你说孙中山的规划能力强不强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一页,​相当于中国的工业革命了

    ​因为错过工业革命在内的各种原因 中国在100多年里都处于落后状态 但最终还是赶上来了,实在不易

    断断续续三个大半天的时间看完
    ​眼睛都看疼了 可能用眼过度 

    ​第15本将是『福利特论管理』,作者被誉为管理理论之母
    ​今年元旦开始 本来是想尽快把华章经典管理丛书15本看完的,但在看的过程中穿插了好几本别的
    考虑到​后天开工 要加快进度了
  • 今年第15本『福列特论管理』,书中这段说的挺好
    ​实质上 如果一个团队内 人与人之间 部门与部门之间如果无法相互协调、促进,只能算是一个外包公司 各干各的,不能称之为一个团队
    既做好分工 也对最终整体结果负责,当然 责任大小不一


    商业是可以规划控制的,有规划有方法有策略,不是随机取巧 凭感觉 靠运气,总之 创业与经营是一件极具魅力的事。

第16-20本 Z理论 五百年来谁著史等

  • 战略管理
    行业领导者一般都是追求经营抱负和战略抱负的双双最大化
    ​创业公司则愿意牺牲部分眼前利益获取长远战略纵深
    ​这个表还是比较精辟的

    生产导向的企业 比如工厂
    ​平时不需要太多战略变革 更多需要经营好当下 标准输出产品
    ​所以它在表格的较上层

    ​相当于较上层侧重经营 较下层侧重战略
  • 马奇在经典管理丛书15本中还有第三本《组织》,和诺奖获得者西蒙合著的,心得不多,就不发笔记了
  • 今年第18本『Z理论』,这本一看完,华章那套15本的管理经典系列便看完了(中间看了非此系列的另外3本,具体是『西方管理思想史』、『管理百年』、『筚路蓝缕』)
    每一本都​受益匪浅,整个系列是成体系的,到时发汇总书单

    对公司同事而言,所谓成就感 是因为自己的工作让他人更好、让公司更成功
    ​而其中有其自己的一份功劳

    书中观点,对于企业而言 高效率的创造价值是过程 高效果的利润是结果

    书中另一个观点
    ​平等主义是Z型组织的一个主要特点,平等主义间接的表示,由于每一个人都是可以信任的,因此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并可以在没有严格监督的情况下独立自主的工作

    此外,信任强调的是一种理念,即大家都具有一致的目标,任何人都不以伤害其他人为目标,这个特点可能比任何其他特点更能说明Z型组织为什么具有那么强烈的责任心,和忠于职守的精神,以及那么高的生产力

    只有公司给社会大众带来真正的价值,利润才能成为全体社会大众对公司的奖励
    ​短短一句话,把这个价值观表达绝了,深以为然

    下一页还有一句话:向客户提供可能具有最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和拥有他们的尊重和依赖
    再比如,竞争靠的是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结果,而不是提供最低的价格

    年初至今 工作之外,已累计读完18本书,包括华章这套管理经典系列15本,看完 认知提升极大,不仅仅只是像读了个MBA
    而是溯源管理 从起源层面理解当代各种管理思想、管理风格的发展起源,特别是为何如此
    哪怕你读之前 是管理小白,读完之后 瞬间不是,这就是体系的力量 非东看西看可比


    7年4次认知飞跃
    ​一次孟总 一次一系列质问 一次王总 一次这套书
  • 开始读今年第19本『五百年来谁著史』,牛书一本

    以1500年为界,从各个朝代的兴亡、国家组织力量强弱、动员和建设基层的力度,探讨前后政治制度的发展史、改革史
    看儒家理论与国家治理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

    各朝代 体制制度是因,兴旺发展是过程,没落是果
    怎么评判基层建设力度呢,就看这个朝代是否存在『天高HD远』

    ​所以基本封建朝代 基层建设都很一般
    ​上有皇权专政 下有基层专政

    1567年以后,西方发掘出了美洲白银,通俗讲 就是有钱了
    ​毕竟明清时期都无统一的货币
    ​所以西方货币流入后可以操控经济

    总之,这本书是真心牛啊,极度刷新我的历史观
    能让你在全球的大背景下了解明清逐步落后及至被各种欺凌的本质原因
    ​内部弱才有外部的趁虚而入
    1 基础组织建设能力薄弱,很多政策无法执行,地方财/权被豪强胥吏把控
    ​2 没有建立有效的财政体系/预算机制/税收机制 更无主权货币
    ​3 国外白银大量涌入然后形成依赖
    4 工业革命

    ​最后才有后来一系列的战争入侵 割地赔款
    Z国的崛起 也是一一解决了上述4个问题,而逐步复兴强大起来的

    书中说,明清时的国家整体管理能力都比较弱
    ​明朝前期经济还行,后来财政垮掉 军事也随之而垮了
    ​到清朝时 一开始『生于忧患』 各种南征北战,但一旦平定下来 也不行了,明朝时的倭寇一直没解决
    ​加之国家没主权货币 依赖进口白银,相当于如今很多地区被美元支配一样,也很快垮掉
    本质还是封建这套制度到了明朝后 便基本不行了

    此外,没想到读这本书还能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后来一想 也是 毕竟本书涉及到资本主义从零起源的研究
    ​打仗向银行借钱 正如公司发展也得融资

    今年第19本 断断续续1个多月 总算看完了
    ​4月份事情多 上了不少新课,好在有五一假期收尾
    ​打算5.20那天写一下过去两年,一者 纪念九死一生的20 21年,二者 把今22年读过的书 整理下
  • 今年第20本书,『西部大开发决策回顾』,地区史组成国家史 国家史组成世界史
    和之前那本『筚路蓝缕』的题材类似
    ​一本好的书可以快速提升:个人认知 战略视野与思维格局
    还在读,还没读完,实话讲,凡事都看时间段的,可能接下来几个月 一个月能读一本就不错

​以前也读过不少管理方面的书,但基本是闲逛中看到一本读一本 没有规划 没有体系。
而只有系统化学习 不断集中强化 以点带面 以面成体,才能真正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自己能力与认知的一部分,学任何一门学科皆是如此,东看西看效果不大。

19年就吃过经验不够、认知不够的大亏,当经验和认知上来,则可以调控出好的经营模型。且无论读什么书 最好都和实践结合起来 反复思考。

扩展学业学术板块

今年Q2,在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就业转型/在职提升),扩展了学业学术板块。

也就是说,7年多了,七月终于实现了“职业 学业 学术”的全方位全辅导

  1. 职业:就业/转型集训营、在职提升高级班
  2. 学业:国内考研申博、海外申硕申博/求职
  3. 学术:AI与非AI的学术论文辅导、顶会paper带读等

 不过,这一系列学业学术大课是如何扩展起来的呢?一切源于上了考研后,想上申博。但申博关键是学术论文,所以上了学术论文辅导(AI与非AI的都涵盖)、再上为了毕业的学位论文辅导,再顶会paper带读 专利辅导 研究计划辅导,再到海外申博/申硕/求职,最后上了国内申博。

进一步坚定公司价值观

前几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

职业教育想做高价课看结果,实现方式两条路:

  • 一条是类似学完全返 不过全退:快速来钱 催人骚动,但可能会在越玩越上瘾的盲目乐观中拿着预收款各种乱扩张/乱投资
  • 一条是死磕教研 死磕质量:考验初心 定力 耐力,是马拉松

拿过大投资的超过一半 会选择前者

虽然很多人心里也明白,​前者起的快 稍有不慎 垮的也快,后者起的慢 厚积薄发 可以长久

我上面这段话 可以概括过去10年职业教育整个行业的其中一个普遍级现象,也极度考验团队是重营销还是重教研:

  • ​拿钱砸营销 短期来钱极快 但容易走偏
  • ​拿钱砸教研 可以百年 但短期来钱不快

钱来的太快,会让公司觉得原来营销套路用的好 可以赚大钱 快速上市,从而降低了耐磨细磨课程质量的心思/精力,陷入恶性循环。

毕竟,学员为何报名很重要,是冲着薅羊毛或买一份保险,还是你本身教研牛逼 服务牛逼 结果牛逼。

所以说,​做公司就是无时无刻的做选择,这个选择就是公司的战略、公司的价值观:七月无疑要永远做后者,且坚持百年不动摇!

后记

做教育也不是说特别难,但一方面 我们一直在做高垂类的教育,二方面 初心第一 商业其次的原则下 还是很考验人的。

5月业绩 有望超过过去4个月任意一个月的业绩,即便这样 依然还需要不断更加努力。当然,6月份 也依然可以进一步增长,毕竟618要来了,再之后就是让下半年依然保持逐月增长。

总之,感恩于7 8年来所有学员的信任、老师们的支持、同事们的努力、朋友/合作商的互相成就,七月在线如今越来越好。

在走过20 21两年的九死一生之后,继续百年征程。

July,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v_JULY_v/article/details/125032577
20)
$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