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网络层 知识点总结

  • 网络层功能概述
    • 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把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 网络层传输单位:数据报。
    • 功能
      • 功能一: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最佳路径)
      • 功能二:异构网络互联。
      • 功能三:拥塞控制。

      • 解决拥塞的方法
        • 开环控制(静态)
        • 闭环控制(动态)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 网络的核心(大量的路由器的互联)

      • 通过数据交换使数据通过网络核心(路由器)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
      • 为什么要数据交换?

    • 电路交换
      • 例子

      • 特点:独占资源
      • 优点
        • 1.通信时延小
        • 2.有序传输
        • 3.没有冲突
        • 4.实时性强
      • 缺点
        • 1.建立连接时间长
        • 2.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 3.灵活性差。
          假如有一个交换设备出现问题,整条链路就完全崩溃了,两个电话无法传输。
        • 4.无差错控制能力。
    • 报文交换
      • 报文:源应用发送的信息整体。
        假如要发送一个文件,那么这一整个文件就是一个报文。
      • 过程

      • 优点
        • 1.无需建立连接
        • 2.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
        • 3.线路可靠性较高
        • 4.线路利用率较高
        • 5.多目标服务。
      • 缺点
        • 1.有存储转发时延
        • 2.报文大小不定,需要网络节点,有较大缓存空间。
    • 分组交换
      • 分组:把大的数据块分割成小的数据块。

      • 优点
        • 1.无需建立连接。
        • 2.存储转发,动态分配线路。
        • 3.线路可靠性较高。
        • 4.线路利用率较高。
        • 5.相对于报文交换,存储管理更容易。
      • 缺点
        • 1.有存储转发时延。
        • 2.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
          每一个报文进行分组之后,这些分组就要额外加上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分组的编号等信息。
        • 3.乱序到目的主机时,要对分组排序重组。
      • 例子:计算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所使用的时间


        因为后面的分组是连续发送的,所以可以把重点放在最后一个来考虑,剩下的两段就是0.02秒。
        ★1byte=8bit
        通常只考虑原主机的发送时延(传输时延)。
        ★交换时间数大的是报文交换时间,交换数小的是分组交换时间。(分组交换时间是分两段的,导致最后的时间不太可能是整数)
      •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比较总结

        • 1.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都采用存储转发。
        • 2.传送数据量大,且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选择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传输时延最小。
        • 3.从信道利用率来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时延更小。
    • 数据报与虚电路
      • 数据报方式:为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

      • 虚电路方式:为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

      • 几种传输单元名词解析

      • 数据报(因特网在用)

      • 虚电路
        • 虚电路将数据报方式和电路交换方式结合,以发挥两者优点。
        • 虚电路:一条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类似于电路的路径(逻辑连接),路径上所有节点都要维持在这条虚电路的建立,都维持一张虚电路表,每一项记录了一个打开的虚电路信息。

      • 数据报和虚电路相同点和不同点

  • 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概述
    • 路由算法

    • 路由算法的分类

    •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 IP数据报格式
    • TCP/IP协议栈

    • IP数据报格式

  • IP数据报分片
    • 最大传送单元MTU
      • 链路层数矩阵可分装数据的上限。

      • 以太网的MTU是1500字节。
      • 如果所传送的数据报长度超过某链路的MTU值?分片

      • IP数据报分片例题

  • IPv4地址
    • IP地址:就是给在这个网络当中的每一台主机赋予一个标识符,能够全球唯一化地标识这个主机的接口以及路由器某个确定的接口。 IP地址能够帮助在因特网下进行寻址,之后进行资源通讯和资源共享。
    • IP编制的历史阶段

      • 分类的IP地址
        • IP地址

        • 互联网中的IP地址

        • 分类的IP地址

        • 特殊的IP地址

        • 私有IP地址

        • 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私有AIP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
  • 网络地址转换NAT
    • 网络地址转换NAT(N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安装了NAT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


      也可以有多个IP地址。
  • 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 子网划分

    • 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习题

    • 只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 无分类编址CIDR
    • 无分类编址CIDR

    • 构成超网

    • 最长前缀匹配

    • 习题

  • ARP协议
    • 发送数据的过程

    • ARP协议

    • ARP协议习题

  • HDCP协议
    • 主机如何获得IP地址

    • DHCP协议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应用层协议,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广播方式进行交互,基于UDP。
      • DHCP提供即插即用联网的机制,主机可以从服务器动态获取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名称与IP地址,允许地址重用,支持移动用户加入网络,支持在用地址续租。

  • ICMP协议
    • 回顾结构

    •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ICMP差错报告报文(5种)

    • ICMP差错报告报文数据字段

    • 不应发送ICMP差错报告报文的情况

    • ICMP询问报文

    • ICMP具体应用

  • IPv6
    • 为什么有IPv6?

    • IPv6数据报格式

    • IPv6和IPv4区别

    • IPv6地址表示形式

    • IPv6基本地址类型

    • IPv6向IPv6过渡的策略

    • 脑图

  • RIP协议与距离向量算法
    •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回顾

    • RIP协议

    • RIP协议和谁交换?多久交换一次?交换什么?

    • 距离向量算法

      • 习题

    • RIP协议的报文格式

    • RIP协议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慢


      下面就一直循环
    • 脑图

  • OSPF协议与链路状态算法
    •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回顾

    • OSPF协议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OSPF的区域

    • OSPF分组

    • OSPF其他特点

  • BGP协议
    •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回顾

    • BGP协议

    • BGP协议交换信息的过程

    • BGP协议报文格式

    • BGP协议特点

    • BGP-4的四种报文

    • 三种路由协议比较

  • IP组播
    • IP数据报的三种传输方式

    • IP组播地址

    • 硬件组播

    • IGMP协议与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 IGMP工作的两个阶段

    •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 脑图

  • 移动IP
    • 移动IP相关术语

    • 移动IP通信过程

  • 网络层设备
    • 路由器

    • 输入端口对线路上收到的分组的处理

    • 输出端口将交换结构传送来的分组发送到线路

    • 三层设备的区别

    • 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 总结
    • 脑图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51607668/article/details/11969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