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响应时间测试标准是什么?

1.响应时间
  指的是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的时间。在某些工具中,请求响应时间通常会被称为“TTLB”(Time to laster byte) ,意思是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最后一个字节的响应所耗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
响应时间=网络传输时间(请求)+服务器处理时间(一层或是多层)+网络传输时间(响应)+页面前段解析时间

简化的浏览器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
浏览器响应时间 = 服务器响应时间 + 页面装载时间 + 页面渲染时间
页面渲染时间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页面渲染时间 = 脚本执行时间 + 浏览器引擎渲染时间

2.指导思路:
“2-5-10原则”,简单说,就是当用户能够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
       当用户在2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很快;
       当用户在2-5秒之间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还可以;
       当用户在5-10秒以内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的响应速度很慢,但是还可以接受;
       而当用户在超过8秒后仍然无法得到响应时,会感觉系统糟透了,或者认为系统已经失去响应,而选择离开这个Web站点,或者发起第二次请求。

2秒~首页,5秒~普通页面,10秒~复杂查询页面。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用户的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设想来决定。

(其它参考资料)终端用户响应时间:
就是指从这个用户触发一个页面请求到这个页面被完全展示的时间,有时也被称为浏览器响应时间。
终端用户响应时间是终端用户对一个应用性能的直观感受。它由三部分组成:
页面请求与下载时间(简称页面下载时间)。
服务器响应时间。
浏览器处理及渲染时间。

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就是 :
终端用户响应时间= 页面下载时间+ 服务器响应时间+ 浏览器处理及渲染时间

网络延迟、HTTP 请求数、并发度和消耗的总延迟时间的关系是:
总延迟时间 = 网络延迟 × HTTP 请求数 / 并发度
而页面下载时间的简化模型就是 :
页面下载时间 = 在带宽上消耗的时间 + 在网络延迟上消耗的时间 = 页面尺寸 / 网络带宽 + (网络延迟 × HTTP 请求数)/ 并发度
在这个简化模型中,有些因子没有被考虑 :
DNS 查询时间;
HTTP 请求建立时间;
HTTP 连接的连接保持状态;
浏览器,服务器在处理传输时消耗的时间,等等;
带宽对并发度的影响。
基于这个模型,我们只要测量出页面的尺寸、HTTP 请求数和并发度就可以推测在不同网络条件下的页面下载时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yj0629/article/details/8020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