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删除链表的中间节点

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删除 链表的 中间节点 ,并返回修改后的链表的头节点 head 。

长度为 n 链表的中间节点是从头数起第 ⌊n / 2⌋ 个节点(下标从 0 开始),其中 ⌊x⌋ 表示小于或等于 x 的最大整数。

  • 对于 n = 1234 和 5 的情况,中间节点的下标分别是 0112 和 2 。

示例 1:

输入:head = [1,3,4,7,1,2,6]
输出:[1,3,4,1,2,6]
解释:
上图表示给出的链表。节点的下标分别标注在每个节点的下方。
由于 n = 7 ,值为 7 的节点 3 是中间节点,用红色标注。
返回结果为移除节点后的新链表。 

示例 2:

输入:head = [1,2,3,4]
输出:[1,2,4]
解释:
上图表示给出的链表。
对于 n = 4 ,值为 3 的节点 2 是中间节点,用红色标注。

示例 3:

输入:head = [2,1]
输出:[2]
解释:
上图表示给出的链表。
对于 n = 2 ,值为 1 的节点 1 是中间节点,用红色标注。
值为 2 的节点 0 是移除节点 1 后剩下的唯一一个节点。

提示:

  • 链表中节点的数目在范围 [1, 105] 内
  • 1 <= Node.val <= 105

java

/**
 * Definition for singly-linked list.
 *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ListNode() {}
 *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ListNode(int val, ListNode next) { this.val = val; this.next = next;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deleteMiddl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p = head;
        int n = 0;
        while (p != null) {
            n++;
            p = p.next;
        }
        if (n == 1) {
            return null;
        }
        int idx = n / 2;
        ListNode pre = head;
        p = head.next;
        int i = 1;
        while (p != null) {
            ListNode pnext = p.next;
            if (i == idx) {
                pre.next = pnext;
                break;
            }
            pre = pre.next;
            p = p.next;
            i++;
        }
        return head;
    }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27060423/article/details/121729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