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领科技|150周年新起点,大陆集团中国本地化再升级

加速转型、本土研发、拥抱开放,是传统Tier1巨头面对汽车行业大变革时代的第一战略选择。对于迎来150周年这个特殊日子的大陆集团来说,也不例外。

“我们正站在汽车行业转型与公司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将持续推进本土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本地研发及创新实力,加强本土生态合作,快速响应中国市场和客户的各种变革与需求。”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汤恩表示。

智领科技|150周年新起点,大陆集团中国本地化再升级

自从1994年正式开始在中国市场运营,大陆集团服务于各个汽车细分市场上主要的汽车生产商。目前,大陆集团在中国共设有25 处生产基地、21个研发中心,员工总数约为16,500名,为中国市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在此之前,按照新的重组计划,大陆集团未来将由三个独立的业务群组成,并在汽车行业转型方面以更加灵活、市场导向和未来导向的方式对公司进行重新定位。

其中,自2022年1月1日起,大陆集团原有的轮胎和康迪泰克业务(目前合并在橡胶技术集团部门)将成为两个独立的集团部门。

此外,最关键的汽车部门业务的重组包括“撤销”现有的汽车网络和信息、自动驾驶和安全两个业务部门,相关事业部门将根据集团的战略重组,分为5个平行事业子部门。

这意味着,在智能化、网联化这个关键赛道,大陆集团将更加灵活、直接面向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业务的对接、分工和横向融合,这也符合当下汽车产业全面软硬解耦、模块化业务需求。

一、

“扎根市场,服务市场”的本土化战略,是此次大陆集团150周年活动的关键词之一。“智领科技,驱动中国未来美好出行”,是大陆集团对于中国本地化市场的新愿景。

对于大陆集团来说,在软件、联网和高性能车载计算机领域抢占市场份额已经成为接下来的业务重点。其中,硬件是传统优势,但软件将越来越发挥作用。

首先,未来汽车的创新,90%将来自软件。软件市场的可感知(也就是用户可以直观体验的部分)部分是汽车制造商区分品牌差异化的关键。但这个市场的更大份额——大约60%的软件是不具备差异化的。

这意味着,即便是一线品牌车企寻求更大比例的软件自研,类似传统的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仍然会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行业需要可重用的标准化软件平台,从操作系统到中间件。

而在域控制器市场,大陆集团通过去年上市的大众ID系列纯电动车率先规模化量产高性能中央网关服务器。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将有20款车型搭载这款产品,销量预计为500万辆。

与此同时,在智能驾驶领域,大陆集团也在加速革新。包括4D成像雷达、远距离探测激光雷达、L3级驾驶规划软件、低速自主泊车系统以及线控底盘系统,预计这些产品将在未来两到三年陆续交付客户。

这背后,大陆集团需要加强本地化研发能力。

2021年9月,大陆集团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在重庆正式成立,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本地软件和系统的开发能力,其中包括复用设计,更高级别的设计抽象层次,模型和设计执行的敏捷性,以及提高软件和系统工程方面的专业性和产出。

按照计划,大陆集团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将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开发,并进一步推动电子电气架构(E/E架构)向集成式架构的转变。

该中心的软件工程师将负责开发并设计创新的软件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例如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端到端网联、域和跨域高性能计算机单元(HPC)和基于服务的软件架构系统(SOA)。

同时,中国软件与系统研发中心计划组建一个多达500人左右的团队,目前该中心已有超过70位软件工程师。研发中心的成立也是大陆集团中国区提升本地化价值创造战略的实施,帮助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

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除了底层实时操作系统,AutoSAR、安全实时通讯模块以及其他关键软件模块仍然非常复杂,就整车而言,运行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各种软件必须协同工作。

硬件、软件同时升级,意味从芯片开始到软件供应商,都必须紧密合作。“过去,传统分布式ECU,只需要一家供应商配合完成,相对简单,”业内人士坦言,但现在,大为不同了。

在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NikolaiSetzer看来,“未来没有人能完全靠自己做到,”即使大众、戴姆勒等巨头希望开发自己的定制软件,也会依赖供应商提供更标准化的“中间件”。

二、

而面对中国智能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潜力,研发速度和本地化生态体系的建立,也是至关重要。“传统Tier1要充分利用已有的集成能力,以及对整车和工程开发的经验进行技术整合,这是市场需要的速度。”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口和出口)智能网联新车(同时搭载ADAS+数字座舱)的新车上险量251.98万辆,搭载率为16.98%。随着域控制器市场的快速启动,这个数字还将快速上升。

在过去,对于传统外资Tier1来说,部署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无论是规模还是权重,都不足以全面支撑中国本地市场车型的研发量产。即便是合资品牌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车型,核心技术也大多数来自海外研发中心,本地团队更多是工程化配合。

如今,智能网联是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必须正视的巨大潜力市场。降本以及本土化研发服务变得至关重要。

2021年9月,大陆集团与地平线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加速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商业落地。通过合资公司的合作,未来,地平线的芯片和算法将集成到大陆集团的智能摄像头和可扩展自动驾驶高性能计算机系列产品中,为中国以及全球整车厂商提供服务。

目前,有多家中国整车厂商已经表达了量产合作意向。而这正是大陆集团希望不断拓宽、加深与业内技术领先者的合作,从而打造未来可持续的合作生态体系。

此外,随着中国市场陆续出台的智能网联新规,涉及数据保护、网络安全、智能驾驶及人机交互、OTA等等全新的领域,本地化合作生态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地化的另一个标签,就是全球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快速落地。

同样在2021年9月,大陆集团与广汽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新一代汽车架构的发展。此次战略合作采用“强绑定”的联合开发模式,旨在共同打造广汽全球领先的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

这背后,依靠的是大陆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已积累了丰富的基于服务器的架构(去年首次在大众ID系列纯电动车型量产)的开发和量产经验。

按照计划,大陆集团将聚焦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硬件及基础软件平台开发,利用其全球化的专业知识并基于本土化战略,派出中国本土研发团队参与联合开发,共同推动广汽在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创新。

而在大陆集团的战略部署中,本地化还将更进一步。

此前,大陆集团与地平线达成合作意向,后者的征程系列车规级AI芯片和算法将被整合到大陆集团为中国驾驶场景开发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而在合资公司签约仪式上,合资公司的定位升级为携手立足本土、着眼全球,为中国以及全球整车厂商提供服务。

同时,大陆集团还将适应新的行业格局重构趋势,为汽车制造商提供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和模块化设计,因使车辆架构的复杂性降至最低是未来的主流趋势。

此外,大陆集团还提供一系列的开发套件,以缩短汽车系统的开发周期,推动高效的产品开发,最大化帮助客户降低成本,这是智能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前提。

“如果市场上已经存在一种新技术,我们为什么要再做一次,并试图模仿它们?”在大陆集团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事业部负责人Frank Petznick看来,与不同的外部合作伙伴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以快速补充自己的能力,“这种创新方式正是市场所需要的。”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GAI_AI/article/details/121695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