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笔记:数据库系统结构

1.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的系统结构主要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可以抽象的理解为一个编程语言框架的底层和上层。

2. 数据库系统的内部结构

2.1 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的概念

在我们的数据模型之中存在“型”和“值”的概念,所谓型就是类型,值就是具体的值
举例:
①定义员工型:(ID,name,sex,year)
②某员工值:(01,小关,男,21)

则表示为,②记录值是①记录型的一个记录值。

所谓模式,指的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仅对型进行描述,其中,模型的一个具体值就称之为实例。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灵活可变的。(这里类似于类与实例的关系)

虽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很多,但是除了最开始的微机小型数据库系统除外,他们都具有,三级模式以及两级映像功能。

2.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级模式,如图所示。

2.2.1 内模式

内模式:
又名:储存模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储存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2.2.2 模式

模式:
又名:逻辑模式
它是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它与物理存储和应用程序无关,它是以某种数据模型为基础,将所有用户的需求,有机的结合成一个逻辑整体。

2.2.2 外模式

外模式:
又名:子模式,用户模式
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特征的描述,书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
数据库用户指应用程序猿和最终用户
它是数据库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包含多个外模式,但是一个应用系统只可以对应一个外模式,同一外模式可以为多个应用系统使用。

外模式是保障数据库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使得用户只可以访问对应模式的数据,无法盗取其他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外模式定义语言(外模式DDL)严格定义外模式。

2.3 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像和数据独立性

2.3.1 内模式/模式映像

从上文考虑到,数据库内模式只有一个,模式也只有一个,所以显然,该映像只有一个。

它定义的是全局逻辑结构与物理存储结构的对应关系,将内模式与模式连接起来。

2.3.2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物理存储被改变时,修改内模式/模式映像即可,这样可以使得模式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会改变,这就称为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2.3.2 外模式/模式映像

模式描述全局的逻辑结构而外模式描述局部逻辑结构,因此数据库中存在于多个外模式,同时也存在于多个外模式/模式映像。

2.3.3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模式发生改变时,只需要修改对应的外模式模式映像,无需修改外模式,因此,可以保证外模式相连的应用程序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3. 数据库系统的外部结构

例如B/S,C/S等架构,其实就是软件与数据库服务器或者数据库的交互方式。这里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5804132/article/details/11811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