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支持Ext4

今天需要吧一个盘格式化Ext4.对我来说,有点挑战性,以前没怎么干过这个活。

CentOS默认是不支持Ext4.所以你需要处理一下才行。

使用环境使用的是CentOS5.5 内核是 2.6.18-194.el5

其实CentOS 5.5 里面是有 ext4 模块的,只是没加载,所以我们先把模块加入系统

# cd /lib/modules/2.6.18-194.el5/kernel/fs/ext4/   //ext4模块就在此目录下

[root@linux ext4]# ls

ext4.ko

找到模块后使用modprobe 命令添加

# modprobe ext4    //注意:这里只能写模块名,不能写成 ext4.ko

添加完后使用lsmod 查看

# lsmod |grep ext4

ext4                  285409  0

jbd2                   47744  1 ext4

crc16                   1027  1 ext4

   最后使用yum 安装一下 e4fsprogs

[root@linux ext4]# yum install e4fsprogs

最后创建一个分区来使用ext4 创建文件系统

# mkfs.ext4 /dev/sda6     

到此你的linux 系统已经能够支持 ext4 文件系统了!

不过我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把另外一块硬盘格式化。

我就一个分区

# parted /dev/sdb

(parted) mklabel gpt           # 将MBR磁盘格式化为GPT

(parted) print                       #打印当前分区

1. parted /dev/sdb(未分区前设备名sdb)
2. mklabel gpt (当小于2T时可以用msdos) 完成后用P显示 rm Minor 1 删除已经存在的sdb Minor
3. mkpart
4. 分区类型 

primary/主分区  p  (主分区)
5. 文件系统类型  [ext2]? 不用管 回车就好
6. 起始点 0
7. 结束点 -1 (表示全部,当然和可以自己定义)
8. p  Minor 起始点 终止点  文件系统 名称  标志    (显示分区后的信息)
9. quit 退出

[root@gluster01b ~]# parted /dev/sdb
GNU Parted 1.8.1
Using /dev/sdb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mklabel gpt
Warning: The existing disk label on /dev/sdb will be destroyed and all data on this disk
will be lost.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parted: invalid token: gpt
Yes/No?
Yes/No? yes
New disk label type?  [gpt]?
(parted) mkpart
Partition name?  []? p
File system type?  [ext2]?
Start? 0
End? -1
(parted) p

Model: SMC SMC2108 (scsi)
Disk /dev/sdb: 14.0T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gpt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Name  Flags
 1      17.4kB  14.0TB  14.0TB               p

(parted) quit
Information: Don't forget to update /etc/fstab, if necessary.


什么是Ext4?                                                                       

Ext4是一种针对ext3 系统的扩展日志式文件系统 , 是专门为 Linux 开发的原始的扩展文件系统(ext 或 extfs)的第四版。 Linux kernel 自 2.6.28 开始正式支持新的文件系统 Ext4。 Ext4 是 Ext3 的改进版,修改了 Ext3 中部分重要的数据结构,而不仅仅像 Ext3 对 Ext2 那样,只是增加了一个日志功能而已。Ext4 可以提供更佳的性能和可靠性,还有更为丰富的功能。

  相对于Ext3,特点如下:

  1. 与 Ext3 兼容。 执行若干条命令,就能从 Ext3 在线迁移到 Ext4,而无须重新格式化磁盘或重新安装系统。原有 Ext3 数据结构照样保留,Ext4 作用于新数据,当然,整个文件系统因此也就获得了 Ext4 所支持的更大容量。

  2. 更大的文件系统和更大的文件。 较之 Ext3 目前所支持的最大 16TB 文件系统和最大 2TB 文件,Ext4 分别支持 1EB(1,048,576TB, 1EB=1024PB, 1PB=1024TB)的文件系统,以及 16TB 的文件。

  3. 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Ext3 目前只支持 32,000 个子目录,而 Ext4 支持无限数量的子目录。

  4. Extents。 Ext3 采用间接块映射,当操作大文件时,效率极其低下。比如一个 100MB 大小的文件,在 Ext3 中要建立 25,600 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大小为 4KB)的映射表。而 Ext4 引入了现代文件系统中流行的 extents 概念,每个 extent 为一组连续的数据块,上述文件则表示为“该文件数据保存在接下来的 25,600 个数据块中”,提高了不少效率。

  5. 多块分配。 当 写入数据到 Ext3 文件系统中时,Ext3 的数据块分配器每次只能分配一个 4KB 的块,写一个 100MB 文件就要调用 25,600 次数据块分配器,而 Ext4 的多块分配器“multiblock allocator”(mballoc) 支持一次调用分配多个数据块。

  6. 延迟分配。 Ext3 的数据块分配策略是尽快分配,而 Ext4 和其它现代文件操作系统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延迟分配,直到文件在 cache 中写完才开始分配数据块并写入磁盘,这样就能优化整个文件的数据块分配,与前两种特性搭配起来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7. 快速 fsck。 以前执行 fsck 第一步就会很慢,因为它要检查所有的 inode,现在 Ext4 给每个组的 inode 表中都添加了一份未使用 inode 的列表,今后 fsck Ext4 文件系统就可以跳过它们而只去检查那些在用的 inode 了。

  8. 日志校验。 日志是最常用的部分,也极易导致磁盘硬件故障,而从损坏的日志中恢复数据会导致更多的数据损坏。Ext4 的日志校验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判断日志数据是否损坏,而且它将 Ext3 的两阶段日志机制合并成一个阶段,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性能。

  9. “无日志”(No Journaling)模式。 日志总归有一些开销,Ext4 允许关闭日志,以便某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可以借此提升性能。

  10. 在线碎片整理。 尽管延迟分配、多块分配和 extents 能有效减少文件系统碎片,但碎片还是不可避免会产生。Ext4 支持在线碎片整理,并将提供 e4defrag 工具进行个别文件或整个文件系统的碎片整理。

  11. inode 相关特性。 Ext4 支持更大的 inode,较之 Ext3 默认的 inode 大小 128 字节,Ext4 为了在 inode 中容纳更多的扩展属性(如纳秒时间戳或 inode 版本),默认 inode 大小为 256 字节。Ext4 还支持快速扩展属性(fast extended attributes)和 inode 保留(inodes reservation)。

  12. 持久预分配(Persistent preallocation)。 P2P 软件为了保证下载文件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常常会预先创建一个与所下载文件大小相同的空文件,以免未来的数小时或数天之内磁盘空间不足导致下载失败。 Ext4 在文件系统层面实现了持久预分配并提供相应的 API(libc 中的 posix_fallocate()),比应用软件自己实现更有效率。

  13. 默认启用 barrier。 磁 盘上配有内部缓存,以便重新调整批量数据的写操作顺序,优化写入性能,因此文件系统必须在日志数据写入磁盘之后才能写 commit 记录,若 commit 记录写入在先,而日志有可能损坏,那么就会影响数据完整性。Ext4 默认启用 barrier,只有当 barrier 之前的数据全部写入磁盘,才能写 barrier 之后的数据。(可通过 “mount -o barrier=0″ 命令禁用该特性。)

猜你喜欢

转载自huaonline.iteye.com/blog/139144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