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友发表草缸维护1

一、设备的选择。
本人工薪阶层,玩的都是小缸,大缸设备贵,浪费电,费时间费工夫,所以没往大发展。有钱人可以无视。
1.过滤的选择 直接排除瀑布滤,因为瀑布滤过滤能力有限 脏的太快 最重要的是不利于硝化细菌的培养。自己用的是雅博120  滤材是伊罕陶瓷环 Bodies 过滤棉 感觉效果很满意。
2.co2的选择 之前没钱用无忧系统 用过2个版本的 发现压力始终不好控制 出气不均匀 原料消耗快 更换麻烦 其实也不省钱  后来一狠心上了钢瓶,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建议有点经济基础的直接上钢瓶。
3.光照的选择 根据缸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 不要盲目追求强光 但也要够用,强光易暴藻,弱光水草易追光。40的缸 五六十瓦 50的缸七八十瓦就差不多了 至于什么牌子的灯仁者见仁,我觉得都差不多吧。金卤灯没用过,不做评价。
4.其它设备 加热棒安全起见不要买杂牌子的 有钱就上伊罕 没钱国产的雅博 森森 创星什么的也行 按实际情况选择功率稍大一些的调温比较准确。建议买个定时器,很有用。像水草工具可以买个套餐,我看有个羡鱼的牌子性价比挺高。买点简单的水质测试液。还有电磁阀 除油膜等等杂品以后可以慢慢增加。
二、消化系统
很多新手开缸前都知道养鱼先养水,但很多人不放鱼虾就放入硝化细菌过滤循环。其实这种做法是养不好水的,以至于很多人提问为什么水会一直发白。我们买来的硝化细菌大部分都是在休眠状态的,干净无杂质的水质本来就无法激活硝化细菌。消化细菌靠分解鱼的排泄物、氨来生长和繁殖。看到一种快速繁殖硝化细菌的办法就是往缸里放一条死鱼,消化系统会快速繁殖。另外硝化细菌是好氧细菌,加上爆氧,会促进硝化细菌的繁殖,帮助我们快速建立消化系统。另外液体消化细菌效果远不如干粉硝化细菌。
消化细菌一般会停留在我们过滤的陶瓷环 生化棉上,生化棉上吸附的硝化细菌很有限,所以它真正的家是陶瓷环或者生化球。
一个好的消化系统的建立可以为你以后省掉很多麻烦。
三、水质
说到水质我们都知道我们要检测的是酸碱度、硬度、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1.硬度。我们开缸的时候很多人都使用的纯净水,纯净水是硬度基本为零的软水,确实很多水草都喜欢软水,软水的抗藻能力和稳定度也比硬水高。但我不建议完全用纯净水开缸,我在北方,这里水质很差,自来水的硬度接近20,但我开缸用了一半自来水一半纯净水,少量换水的时候换纯净水。一是太软的水缺少钙镁离子,这些元素也是水草生长所必须的,二是软水不利于消化细菌的生长,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也无消化细菌,硝化细菌需要有一些硬度的水,加上避光、氧气才能生存生长。当然,只是用纯净水也可以用赫根、微量元素等辅助材料调整,但我觉得没必要。
2.酸碱度 这个数据其实我不怎么在意 因为开co2 本来就会生成碳酸 水想出碱性也难 至于有多酸  我也没太过在意过  6-7.5之间吧。
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这些数值主要还是由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鱼食废料产生的 勤换水和强大的消化系统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四、开缸过程
1.构思:之前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没有思路的可以模仿一些成功的造景案例,可以选择石景缸或者木景缸,根据需要采购材料。
2.底床:没用过陶瓷沙 一直都用的泥 缸小 泥也花不了多少钱,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尽量铺的厚一点。很多人都会用开缸五宝 加上 基肥、根肥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只铺了一层薄薄的尼特利基肥,因为新泥的肥力本来就是足够的,加多了只会引来藻类。
3.水草的栽培:有三种方法 一是把泥打湿 种完加水。二是先加水 后种草 三是无水启动。对于新手来说建议第一种,把泥打湿,插入水草,种完铺上一层塑料袋慢慢加水就行。对于像迷你矮一类的细根植物一定要有耐心,一颗颗拆开种,不然会烂根死掉,这就是懒惰的代价。
4.光照和co2:开缸初期切忌长时间光照,因为水草在新环境里慢慢适应水质、扎根不会立刻疯长,这时候草弱藻就强,一旦藻爆发了基本就废了,至于除藻剂、52什么的我都用过,效果不明显,切忌藻还是以预防为主。我是前几天2-3小时照明 co2一秒一泡随灯开。之后水草定住根出现生长迹象了在慢慢增加时间,适量加肥,切忌不要让你的水质光照等外界因素剧烈变化,因为水草也有生物钟,也不习惯环境的快速变换。
5.换水:开缸初的勤换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强大的消化系统没有完全建立,分解和处理有害物质的能力不足,所以我们要每天少量换水或者隔天换水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预防藻类的爆发。
6.追肥:我认为开缸初上肥是很危险的 水草涨势不强的时候过多的肥料就成了藻类的口中美食,起初水草发黄、溶叶都是很正常的,水草在适应新水质,根部的生长使养分无法及时分布到枝叶上。如果看水草的状态真的不行了,可以用针管打一点液肥或者微量元素到水草附近的泥里。疯长阶段在定期定量加肥。
自己一点浅显认识,不求苟同,但希望对新手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转载自rihongliu.iteye.com/blog/173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