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安全问题(安全标准,机制)

Docker 存在的安全问题

Docker 自身漏洞

作为一款应用 Docker 本身实现上会有代码缺陷。CVE官方记录Docker历史版本共有超过20项漏洞。

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主要有代码执行、权限提升、 信息泄露、权限绕过等。目前 Docker 版本更迭非常快,Docker 用户最好将 Docker 升级为 最新版本。

Docker 源码问题

Docker 提供了 Docker hub,可以让用户上传创建的镜像,以便其他用户下载,快速搭 建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

例如下面三种方式:
1)黑客上传恶意镜像 如果有黑客在制作的镜像中植入木马、后门等恶意软件,那么环境从一开始就已经不安全了,后续更没有什么安全可言。

(2)镜像使用有漏洞的软件 Docker Hub 上能下载的镜像里面,75%的镜像都安装了有漏洞的软件。所以下载镜像后,
需要检查里面软件的版本信息,对应的版本是否存在漏洞,并及时更新打上补丁。

(3)中间人攻击篡改镜像 镜像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篡改,目前新版本的 Docker 已经提供了相应的校验机制来预 防这个问题。

Docker 架构缺陷与安全机制

Docker 本身的架构与机制就可能产生问题,例如这样一种攻击场景,黑客已经控制了宿主机上的一些容器,或者获得了通过在公有云上建立容器的方式,然后对宿主机或其他容器发起攻击。

  1. 容器之间的局域网攻击
    主机上的容器之间可以构成局域网,因此针对局域网的 ARP 欺骗、嗅探、广播风暴等攻 击方式便可以用上。
    所以,在一个主机上部署多个容器需要合理的配置网络,设置 iptable 规则。

  2. DDoS 攻击耗尽资源
    Cgroups 安全机制就是要防止此类攻击的,不要为单一的容器分配过多的资源即可避免此类问题。

  3. 有漏洞的系统调用
    Docker与虚拟机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Docker与宿主机共用一个操作系统内核。
    一旦宿主内核存在可以越权或者提权漏洞,尽管Docker使用普通用户执行,在容器被入侵时,攻击者还可以利用内核漏洞跳到宿主机做更多的事情。

  4. 共享root用户权限
    如果以 root 用户权限运行容器,容器内的 root 用户也就拥有了宿主机的root权限。

Docker 安全基线标准

下面从内核、主机、网络、镜像、容器以及其它等 6 个方 面总结 Docker 安全基线标准。

1.内核级别

(1)及时更新内核。
(2)User NameSpace(容器内的 root 权限在容器之外处于非高权限状态)。
(3)Cgroups(对资源的配额和度量)。
(4)SELiux/AppArmor/GRSEC(控制文件访问权限)。
(5)Capability(权限划分)。
(6)Seccomp(限定系统调用)。
(7)禁止将容器的命名空间与宿主机进程命名空间共享。

2.主机级别

(1)为容器创建独立分区。
(2)仅运行必要的服务。
(3)禁止将宿主机上敏感目录映射到容器。
(4)对 Docker 守护进程、相关文件和目录进行审计。
(5)设置适当的默认文件描述符数。
(文件描述符:内核(kernel)利用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来访问文件。文件描述符是非负整数。
打开现存文件或新建文件时,内核会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读写文件也需要使用文件描述符来指定待读写的文件)
(6)用户权限为 root 的 Docker 相关文件的访问权限应该为 644 或者更低权限。
(7)周期性检查每个主机的容器清单,并清理不必要的容器。

3.网络级别

(1)通过 iptables 设定规则实现禁止或允许容器之间网络流量。
(2)允许 Docker 修改 iptables。
(3)禁止将 Docker 绑定到其他 IP/Port 或者 Unix Socket。
(4)禁止在容器上映射特权端口。
(5)容器上只开放所需要的端口。
(6)禁止在容器上使用主机网络模式。
(7)若宿主机有多个网卡,将容器进入流量绑定到特定的主机网卡上。

4.镜像级别

(1)创建本地镜像仓库服务器。
(2)镜像中软件都为最新版本。
(3)使用可信镜像文件,并通过安全通道下载。
(4)重新构建镜像而非对容器和镜像打补丁。
(5)合理管理镜像标签,及时移除不再使用的镜像。
(6)使用镜像扫描。
(7)使用镜像签名。

5.容器级别

(1)容器最小化,操作系统镜像最小集。
(2)容器以单一主进程的方式运行。
(3)禁止 privileged 标记使用特权容器。
(4)禁止在容器上运行 ssh 服务。
(5)以只读的方式挂载容器的根目录系统。
(6)明确定义属于容器的数据盘符。
(7)通过设置 on-failure 限制容器尝试重启的次数,容器反复重启容易丢失数据。
(8)限制在容器中可用的进程树,以防止 fork bomb。(fork炸弹,迅速增长子进程,耗尽系统进程数量)

6.其他设置

(1)定期对宿主机系统及容器进行安全审计。
(2)使用最少资源和最低权限运行容器。
(3)避免在同一宿主机上部署大量容器,维持在一个能够管理的数量。
(4)监控 Docker 容器的使用,性能以及其他各项指标。
(5)增加实时威胁检测和事件响应功能。
(6)使用中心和远程日志收集服务

容器最小化

如果仅在容器中运行必要的服务,像 SSH 等服务是不能轻易开启去连接容器的。通常使用以下方式来进入容器。

docker exec -it a661258f6bfe bash

镜像安全

Docker 镜像安全扫描,在镜像仓库客户端使用证书认证,对下载的镜像进行检查。

通过与 CVE 数据库同步扫描镜像,一旦发现漏洞则通知用户处理,或者直接阻止镜像继续构建。

如果公司使用的是自己的镜像源,可以跳过此步;否则,至少需要验证 baseimage 的 md5 等特征值,确认一致后再基于 baseimage 进一步构建。

一般情况下,要确保只从受信任的库中获取镜像,并且不建议使用–insecure-registry=[] 参数,推荐使用harbor私有仓库。

限制流量流向

使用防火墙过滤器限制 Docker 容器的源 IP 地址范围与外界通讯。

firewall-cmd --permanent --zone=public --add-rich-rule="rule family="ipv4" source address="192.168.195.0/24" reject"

大量问题是因为Docker容器端口外放引起的漏洞,除了操作系统账户权限控制上的问题,更在于对Docker Daemon的进程管理上存在隐患。
目前常用的Docker版本都支持Docker Daemon管理宿主iptables的,而且一旦启动进程加上-p host_port:guest_port的端口映射,
Docker Daemon会直接增加对应的FORWARD Chain并且-j ACCEPT,而默认的DROP规则是在INPUT链做的,对docker没法限制,
这就留下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了。因此建议:

因此建议:

  1. 不在有外网ip的机器上使用Docker服务

  2. 使用k8s等docker编排系统管理Docker容器

  3. 宿主上Docker daemon启动命令加一个–iptables=false,然后把常用iptables写进文件里,再用iptables-restore去刷。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0344807/article/details/11491923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