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基于变量交互学习的合作协同进化的大规模全局优化

引用

LaTex

@inproceedings{Chen:2010:LGO:1887255.1887289,
author = {Chen, Wenxiang and Weise, Thomas and Yang, Zhenyu and Tang, Ke},
title = {Large-scale Global Optimization Using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with Variable Interaction Learning},
booktitle =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blem Solving from Nature: Part II},
series = {PPSN’10},
year = {2010},
isbn = {3-642-15870-6, 978-3-642-15870-4},
location = {Krak\ów, Poland},
pages = {300–309},
numpages = {10},
url =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1887255.1887289},
acmid = {1887289},
publisher = {Springer-Verlag},
address = {Berlin, Heidelberg},
keywords =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incremental group strategy, large-scale optimization, numerical optimization, variable interaction learning},
}

Normal

W. Chen, T. Weise, Z. Yang, and K. Tang, “Large-scale global optimization using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with variable interaction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Problem Solving from Nature, 2010, pp. 300–309.


主要内容

CC 合作协同进化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1. 非交互变量 — 同一组
  2. 交互变量 — 可分

早期研究:

  1. 单维
  2. 对半分

组的大小不一 应该考虑

大规模优化测试集


维度灾难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传统算法 解决大规模问题时,性能急剧降低。

CC策略 分而治之: CC 将搜索空间分为低维子空间;将决策变量分为变量组

问题的分解策略需要考虑

本文提出了一种泛化的可拓展的高效方法


合作协同进化 CC

这里写图片描述

基本组成:

  1. 分解方法
  2. 合作:每个子种群选出代表元素
  3. 每组的变量使用优化算子进行优化

每个子种群的优化为一个phase。

所有组的一次迭代优化为一个cycle。

这里写图片描述

算法1和2中,问题被看作是完全可分的。


发现决策变量关系

分解策略是CC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若函数 f 满足式(1),即,可以通过相继地沿着各个坐标轴进行线性搜索得到全局最优。

(2)式中,变量 i j 是有交互作用的。

在CC中,决策变量可以分解成多组: G 1 , G 2 , , G m ,等价于:适应函数 f 能够通过分量函数 f 1 , f 2 , , f m 的线性组合进行估计。

文献【1】中提出了一个简单方法:每个变量的最优值组成 b e s t 向量;在种群 p o p c c 中,最优个体为 n e w ,即只改变维度 i ;还有一个随机候选个体 r a n d

这里写图片描述

由此生成以上两个候选个体,以判断变量 i k 是否依赖。 x 中的 k 来自于最优个体 b e s t ,故其优于 k (来自于随机生成),因此, f ( x ) f ( x ) 对于可分变量成立,然而,若 f ( x ) > f ( x ) ,则变量 i k 是相互作用的。


相关工作

早期时:单维或对半分
未考虑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多级金字塔遗传算法【2】
随机分组策略的合作协同进化(DECC-G)【3】
多级合作协同进化(MLCC)【4】


CCVIL

提出的CCVIL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with Variable Interaction Learning
变量交互学习的合作协同进化

首先将所有变量看做是独立的,并分别放到一组;通过迭代,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应地把组融合。

这里写图片描述

学习阶段

按维进行优化,类似算法2。但是,在每个学习cycle开始前,维度的访问顺序被打乱,每两个维度有相同的概率能够被连续访问。

从随机的角度来看,在一个 N 维问题中,在一次随机排列中,任两个维度相邻的概率为 2 / N 。因此,在 K 次学习cycle中,此种情况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 p c a p t

这里写图片描述

算法中的种群大小与内部优化算子代数限制分别设为了3与1。CCVIL在每一个cycle进行了独立的restart操作,以免丢失种群多样性。

设置了学习cycle的上界与下界: K ^ K ˇ 。若在学习阶段的前 K ˇ 个cycle中,不能检测到任何变量交互作用,问题视作是完全可分的,或者存在的交互作用很弱,并转入优化阶段。在 K ^ 个cycle后,即使有交互作用没有检测出来,也强制转入优化阶段。推荐设置为 K ˇ = 10 与达到 p c a p t ( K ^ ) 时的 K ^ 。然而, K ^ 不能使学习阶段占用超过60%的FEs。

优化阶段

使用的优化算子为JADE。代数与组的大小有关: G e n i = min { | G i | + 5500 } 。种群大小基于自适应策略:初始为 N P i = | G i | + 10 ;在种群丢失多样性而不能提升时,种群大小变为之前的三倍,并进行独立重启,如【5】,判定条件为 ( f K 1 f K ) / f K < 10 2

不同组的优化难度可能不同,若5次cycle都没有提升,认为组已收敛,停止优化。


实验研究

设置

1000维问题

所比较的算法为:CCVIL、DECC-G、MLCC与JADE【6】。

3000000的FEs

种群规模:JADE-1000,DECC-G与MLCC为默认值

25次运行。

基准函数与学得的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函数介绍在文献【7】。

Ackley’s function是可分的,但不是加性可分【8】。
Rosenbrock’s function虽然是完全不可分的,但相互作用很微弱。

优化效果比较

这里写图片描述

5%显著级别的双尾Mann-Whitney U 检验
W —统计上的明显好于(win)
L —失败(loss)
“-”—无明显差异

学习阶段应设置的FEs还应进一步研究。
在学习阶段,是随机打乱变量顺序的。
CMA-ES【9】是更高效的优化算子。




参考文献

【1】 Weicker, K.,Weicker, N.: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evolutionary optimizers by learning variable
interdependencies. In: Proc. 1999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CEC’99).
IEEE Press. (1999) 1627–1632
【2】 Aickelin, U.: A Pyramidal Evolutionary Algorithm with Different Inter-Agent Partnering
Strategies for Scheduling Problems. In: GECCO Late-Breaking Papers. 1–8
【3】 Yang, Z., Tang, K., Yao, X.: Large scale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using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Information Sciences 178(15) (2008) 2985–2999
【4】 Yang, Z., Tang, K., Yao, X.: Multilevel cooperative coevolution for large scale optimization.
In: 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EEE Press (2008) 1663–1670
【5】 Auger, A., Hansen, N.: A restart CMA evolution strategy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 size.
In: 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Volume 2., IEEE Press (2005)
【6】 Zhang, J., Sanderson, A.C.: JADE: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optional external
archive.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13(5) (2009) 945–958
【7】 Tang, K., Li, X., Suganthan, P.N., Yang, Z., Weise, T.: Benchmark functions for the
CEC’2010 special session and competition on large scale global optimization. TR, NICAL,
USTC, Hefei, Anhui, China (2009) http://nical.ustc.edu.cn/cec10ss.php.
【8】 Streeter, M.: Upper bounds on the time and space complexity of optimizing additively separable
functions. In: 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GECCO 2004, Springer (2004)
186–197
【9】 Hansen, N.,M¨uller, S.D., Koumoutsakos, P.: Reducing the time complexity of the derandomized
evolution strategy with covariance matrix adaptation (CMA-ES).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11(1) (2003) 1–18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0203404/article/details/7983971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