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IP应用开发|以太网基础知识

以太网基础知识

1. CS架构和BS架构

  • CS架构: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
  • BS架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CS架构 BS架构
优点 可在客户端处理数据后再发送请求,响应快;操作界面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安全,可以对权限多次校验,提供更加安全的存储模式,对信息安全掌控能力较强 分布性强,客户端零维护,只要有网络/浏览器可以随时进行操作;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就可以实现增加功能;维护方便,通过修改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更新;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缺点 需要专门的客户端安装程序;兼容性差,不同的开发工具需要重新修改程序;开发维护成本高,更新系统需要重新安装客户端;跨平台需要有专门的客户端 个性化定制差;交互方式是请求→响应,需要动态刷新页面,响应数据考虑到网络问题,后台数据压力大;安全性和速度上需要进行特定优化;功能不及传统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OSI模型

2.1 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 OSI七层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 TCP/IP四层模型:TCP/IP参考模型是计算机网络的祖父ARPANET和其后继的因特网使用的参考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2 TCP/IP模型通讯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全双工和半双工
  • 单工:只支持信号在一个方向上传输,任何时候不能改变信号的传输方向
  • 半双工:允许信号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某一时刻只允许信号在一个信道上单向传输
  • 全双工: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即有两个信道,因此允许同时进行双向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以太网帧格式

3.1 数据包封装与传递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帧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Mac地址

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直译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也称为局域网地址(LAN Address),以太网地址(Ethernet Address)或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它是一个用来确认网上设备位置的地址。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接层则负责MAC地址。MAC地址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示一个网卡,一台设备若有一或多个网卡,则每个网卡都需要并会有唯一的MAC地址。

MAC地址长度是48比特(6字节),由16进制的数字组成,分为前24位和后24位:前24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是由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给不同厂家分配的代码,区分了不同的厂家。后24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称为扩展标识符。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卡中MAC地址后24位是不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uangke_Andy/article/details/112281182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