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的一些常用的注解及用法

@Bean(destroyMethod = "close")//destroy-method="close"的作用是当数据库连接不使用的时候,就把该连接重新放到数据池中,方便下次使用调用.

@Value("")//获取application.properties文件中的属性值

@Component("")//把普通pojo实例化到spring容器中,相当于配置文件中的<bean id=""  class="">

@Service //用来表示业务层

@Repository   //用来标注数据库访问组件,即dao层

@RestController   //即@ResponseBody和@Controller,用于标注控制层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Spring Boot将尝试校验外部的配置,默认使用JSR-303(如果在classpath路径中)。
你可以轻松的为你的@ConfigurationProperties类添加JSR-303 javax.validation约束注解:

@Component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connection")
public class ConnectionSettings {
@NotNull
private InetAddress remoteAddress;
// ... getters and setters
}

@Profiles
Spring Profiles提供了一种隔离应用程序配置的方式,并让这些配置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生效。

任何@Component或@Configuration都能被@Profile标记,从而限制加载它的时机。

@Configuration
@Profile("prod")
public class ProductionConfiguration {
    // ...
}

@PathVariable:


路径变量。参数与大括号里的名字一样要相同

RequestMapping("user/get/mac/{macAddress}")
public String getByMacAddress(@PathVariable String macAddress){
  //do something;
}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491925 查看本文章

@RequestMapping:
RequestMapping是一个用来处理请求地址映射的注解,可用于类或方法上。用于类上,表示类中的所有响应请求的方法都是以该地址作为父路径。
该注解有六个属性:
params: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参数值是,才让该方法处理。
headers:指定request中必须包含某些指定的header值,才能让该方法处理请求。
value:指定请求的实际地址,指定的地址可以是URI Template 模式
method:指定请求的method类型, GET、POST、PUT、DELETE等
consumes:指定处理请求的提交内容类型(Content-Type),如application/json,text/html;
produces:指定返回的内容类型,仅当request请求头中的(Accept)类型中包含该指定类型才返回


@RequestParam:用在方法的参数前面。

@RequestParam String a =request.getParameter("a")。

全局异常处理

@ControllerAdvice:包含@Component。可以被扫描到。统一处理异常。

@ExceptionHandler(Exception.class):用在方法上面表示遇到这个异常就执行以下方法。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让 Spring Boot 根据应用所声明的依赖来对 Spring 框架进行自动配置,一般加在主类上。

@AutoWired:
byType方式。把配置好的Bean拿来用,完成属性、方法的组装,它可以对类成员变量、方法及构造函数进行标注,完成自动装配的工作。
当加上(required=false)时,就算找不到bean也不报错。

@Qualifier:
当有多个同一类型的Bean时,可以用@Qualifier("name")来指定。与@Autowired配合使用

@Resource(name="name",type="type"):

没有括号内内容的话,默认byName。与@Autowired干类似的事。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tn(proxyTargetClass =true)   // 关闭JDK动态代理机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engyiccb/article/details/809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