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区块链革命 》有感

【引言】
读《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有感。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是著名作家凯文·凯利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自然万物、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如何进化的著作。

微信之父张晓龙对《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推崇备至。《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理清互联网世界的发展历程,还仍然可以指引认清互联网世界的未来趋势,从《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中看到他对区块链技术出现的预言。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这本书的主题词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分布式、去中心、自组织。大家都知道,工业革命的特色之一就是强调结构、标准和控制。而凯文·凯利的观点从书名《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就能一目了然:从控制到失控;从边缘到中心;从他治到自治。

在《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书中,凯文·凯利专门解释了分布式网络的特性: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次级单位具有自治的性质;次级单位之间彼此高度连接;点对点间的影响通过网络形成了非线性因果关系。从中可以领会到的就是弱控制、分中心、自治机制、网络架构和耦合连接等与工业社会完全不同的信息社会时代的新型的社会结构、商业模式、人际关系。

区块链要对现实世界产生革命性影响,有几个问题需澄清:
(一)区块链的核心是分布式而不是去中心。根据凯文·凯利的定义,分布式系统“没有强制性的中心控制”,意思是分布式系统弱化中心控制,而非消灭中心控制。区块链是弱中心化的、分中心化的。

公平与效率这两者永远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区块链也许能够使得公平和效率更加接近最优平衡。区块链希望在分布式账本上依靠去中心的共识算法来保持数据的高度一致性,这就无法照顾到效率。这个公平与效率的宿命,基本上在区块链上还是没能完全打破。

(二)区块链是分布式账本,但分布式账本不一定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确实是由一群具有强烈无政府主义价值观的技术极客们创造出来的。技术极客们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网络空间、虚拟社会里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自治社区。比特币区块链作为一个小范围的实验,在过去七年的时间里证明了分布式网络确实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技术优势。金融机构试图对像比特币区块链那样的公共区块链进行了一番改造,去掉了原生数字货币、允许多中心机构的多节点的弱控制、改进了共识算法并加入了更强的隐私保护加密算法。为了强调与去中心化的公共区块链的区别,这个改造过的区块链,被刻意命名为分布式账本,而不再称为区块链了。

(三)区块链在工程技术层面还不够成熟,离金融行业大面积应用还需要数年时间。区块链上一直有两个方向。一拨人专注于挖矿、炒币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筹资,业界俗称“币圈”;另一拨人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应用,甚至从区块链底层协议编程开始做起,业界俗称“链圈”。区块链技术目前的成熟程度,对于“币圈”来说,已经足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他们对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不关心。但是对于积极探讨区块链在各行各业应用的“链圈”来说,区块链技术目前还存在不少技术瓶颈,妨碍了各行各业的区块链+。比如现有共识算法如果不优化,按照比特币区块链每秒七笔交易的速度,金融交易层面就无法使用区块链技术;比如公共区块链帐户余额是向全网公开的,而银行必不能接受客户帐户余额向全网公开的做法,这就需要新的隐私保护算法,而这方面的加密算法还没有一个达到生产级别应用的水平;再比如区块链的可编程性是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最大吸引力,也是金融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最大期许。

(四)“代码即法律”只是乌托邦理想,智能合约也只是帮助执行双方约定的计算机程序而已。智能合约既不是人工智能,也不是法律合同,只是帮助执行双方约定条件的一段计算机程序。确实,一旦把双方约定写入智能合约,计算机程序在技术上可以保证做到不可反悔、不可篡改及按照约定自动执行,但代码即法律就像网络完全自治一样,基本不可能见容于现实社会。缔结、编制智能合约的依据可能大部分还是要来源于现实世界的法律体制,比如产权的登记和确认;网络世界里发生的纠纷,最终还会需要一个第三方独立机构来提供最后的司法仲裁和救济;区块链的可编程性确实可能带来价值交换的点对点化和金融交易的自动化、智能化,但这只是对法律体系和金融体系从技术上带来了革新机会,而不是改朝换代般的革命。

(五)比数字货币范围更大、价值更大的是数字资产。数字资产是指在区块链上登记、发行、交易的资产;它往往以数字代币(token)的方式记录在分布式账本上,coin是它的货币单位;我们知道英语中表示货币的单词有三个:currency、money、coin,currency更多的是央行眼里的货币,当我们谈到利率、汇率和流动性时,我们指的是“currency”;当金融机构谈到资金时,我们谈的是“money”;未来,当我们谈到数字资产时,我们谈的是“coin”,“coin”在链圈的眼里,实际上就是数字资产代币。人类社会正在进行一场数字化大迁徙,我们正在网络世界、虚拟空间里创建一个数字化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可能蕴藏着比物理世界、现实社会更大的财富宝藏。互联网、区块链、增强现实技术(AR)、虚拟现实技术(VR)、人工智能(AI)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都是人类驶向数字世界的帆船。我们一定要争做数字世界的新移民,千万不要做了物理世界的旧遗民!值得提醒的是:大家不要拘泥于数字货币这个小圈子,而要投身于区块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研究中。有大视野才有大事业!

金融领域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区块链技术将是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底层物质技术基础)。区块链技术可以低成本地解决金融活动的信任难题,并且将金融信任由双边互信或创建中央信任机制演化为多边共信、社会共信,以“共信力”寻求解决“公信力”问题的途径。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算法特性,未来金融业会发展进入算法金融时代。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它不能当作法定货币,但是却为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和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决金融、经济和社会问题,提供了底层技术基础。

金融=制度+技术+信息。
Ps:理解金融定义,有政府制度方针做指引,有区块链技术做实现手段,有数据信息在其中运转,方能成为一个运转自洽的金融系统。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金融的底层技术架构,它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继互联网之后,区块链技术再次重塑全球金融业的基础框架,加速金融创新与产品迭代速度,极大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重塑信用传递交换机制。在未来金融科技探索上,中国金融业应该加强研究、开发、实践和应用,积极组建国际区块链联盟,加强区块链金融国际交流合作,参与创立区块链技术标准,推动金融科技的顶层设计,争取国际金融战略制高点,提升我国金融核心竞争力,让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互联网金融将进入到“区块链+”时代的几个应用场景
(一)区块链+支付(国际结算)。支付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区块链技术最先革新领域就是支付清算;
(二)区块链+征信。征信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传统征信市场面临信息孤岛的障碍,如何共享数据成分发掘数据蕴藏的价值,传统技术架构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区块链技术,为征信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首先,提高征信的公信力,全网征信信息无法被篡改。其次,显著降低征信成本,提供多维度的精准大数据。最后,区块链技术有可能打破数据孤岛的难题,数据主体通过某种交易机制,通过区块链交换数据信息,实现这种高效的征信模式,还有业务场景、风险管理、行业标准、安全合规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
(三)区块链+交易所。交易所是集中交易某种有形或者无形的市场,区块链技术将在各式各样的产权交易所得到广泛应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共享性、匿名性、不可篡改性等特征,可以显著提升登记、发行、交易、转让、交割清算效率,也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
(四)区块链+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最早应用于比特币,但比特币天然不是法定货币,比特币为法定货币(含纸币)进入电子货币后的数字货币时代,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应用示范。很多国家中央银行也积极研究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必须创建在全网信息记录、信用实时计算、全民网上诚信、底层技术安全、货币法定授权、算法不可破解等技术基础上。数字货币会提升全民的自我信用管理水平,提升共享经济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也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作为未来金融业的底层技术,已经得到了各行业广泛认同,正在研究通过区块链技术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供给、促进金融创新、增强金融信用、防范金融风险,相信区块链技术,这一金融底层技术,将在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社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当前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蓬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鼓励支持区块链技术创新的同时,更要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避免其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来源,引导其走向良性健康、规范合法的轨道上。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一森咖记”
image.pn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db_murphy/article/details/11008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