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阶段

1.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状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

调查重点是“数据”和“处理”,通过调查、收集和分析,获得用户对数据库的如下要求:

  1. 信息要求: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和性质,有信息要求可以导出数据要求,即在数据库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2. 处理要求:用户要完成的数据处理功能,对数据性能的要求
  3. 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

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

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元,若干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数据字典通过对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作用: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一种描述,建立于需求分析阶段,是下一步进行概念设计的基础,并在数据可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

2.概念结构设计

将需求分析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信息结构(概念结构)的过程就是概念结构设计

E-R模型来表示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任务: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换为与选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 1 : 1联系
    (1)实体性 → 关系模型
    (2)任意一端实体的主码同联系的属性放入另一个实体的关系中
  • 1 : m联系
    (1)实体性 → 关系模型
    (2)将实体A(1端)的主码同联系的属性放入另一个实体B(m端)的关系中
  • m : n联系
    (1)实体性 → 关系模型
    (2)除了两个实体产生的关系外,产生一个新关系,关系名为联系名,将两端实体的主码同联系的属性放入其中

当然还要对关系模型规范化

4.物理结构设计

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例如:表的存储结构、是否建立索引)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通常分为两步: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

5.数据库实施

设计人员运用DBMS提供的语言、工具和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和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试和修改。

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2. 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 数据库的监督、分析和改造
  4. 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759105/article/details/11168687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