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 电路的暂态分析

电路的暂态分析

1. 暂态过程的产生与换路定则

什么是暂态过程

  1. 稳态: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不一定的电压电流保持恒定,也可以是按周期性变化

  2. 暂态:由一种稳定状态转换过渡到另一种稳定状态。

    转换的例子:
    电压瞬间增大
    过渡的例子:
    电压不能瞬间改变

产生暂态过程的原因

  1. 内部原因:含有储能元件
  2. 外部原因:发生换路

研究暂态过程的意义

  1. 利用:产生所需要的信号
  2. 预防:可能出现过高电压或过大电流

研究暂态过程的任务

  1. 总体任务:求解激励与相应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
  2. 具体任务:
  3. 初始值 f ( 0 + ) f(0+) f(0+)
  4. 稳态值 f ( ∞ ) f(\infty) f()
  5. 时间常数τ
  6. 微分方程的解或曲线

换路定则

不能突变的本质原因:
储能元件储存的电场能Wc和磁场能WL在换路的瞬间不发生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环路定则:换路瞬间,电容电压uc和电感电流iL不能发生突变
C:uc(0+)= uc(0-)
L: iL(0+) = iL(0-)

当C和L为常数的时候,电荷量和磁通链是守恒的

初始值与稳态值的确定

  1. 初始值的确定
  • 求uc 和iL的0-
  • 得uc和iL的0+
  • 求出其他的电流和电压的初始值
    【注意】
    1.C中的电流和L中的电压,以及电阻中的电压电流可以突变
    2.初始储能为0:C短路,L开路
    初始有储能:C相当于恒压源,L相当于恒流源
  1. 稳态值的确定
  • C相当于开路,L相当于短路,即 i   c   ( ∞ ) = 0 i~c~(\infty)=0 i c =0 , u   L   ( ∞ ) = 0 u~L~(\infty)=0 u L ()=0
  • 求出其他的电流和电压的稳态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实际是流经自己的电压
  • 换路的瞬间,电压表两端会出现很高的反向电压,会损害电压表
  • 解决方法:1.开关断开前,先拿走电压表;2.接一个引流二极管

2. RC电路的响应

零输入响应

定义:换路之后,没有电源激励,电路响应由电容元件的初始值产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c(0+)=uc(0-)=U0
得一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R C d u c d t + u c = 0 RC\frac{\mathrm{d} u_{c}}{\mathrm{d} t} +u_{c}=0 RCdtduc+uc=0
通解:
u c ( t ) = U 0 e − t τ = u c ( 0 + ) e − t τ u_{c}\left ( t \right ) =U_{0} e^{\frac{-t}{\tau } } =u_{c} \left ( 0+ \right )e^{\frac{-t}{\tau } } uc(t)=U0eτt=uc(0+)eτt(t≥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放电的快慢:

  • 时间常数 τ \tau τ=RC (单位s)决定了uc衰减的快慢(一般3~5 τ \tau τ,认为暂态过程基本结束了)
  • U0一定,C越大,Q越多,储能越多,放电越慢
  • R越大,i越小,放电越慢

电阻上获得的能量等于放电过程中消耗的能量

零状态响应

定义: 换路之后,有电源激励,电路的响应由外接电源激励产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c(0+)=uc(0-)=0(相当于短路)
得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R C d u c d t + u c = U RC\frac{\mathrm{d} u_{c}}{\mathrm{d} t} +u_{c}=U RCdtduc+uc=U
通解:
u c ( t ) = U ( 1 − e − t τ ) = u c ( ∞ ) ( 1 − e − t τ ) u_{c}\left ( t \right ) =U\left(1-e^{\frac{-t}{\tau } } \right)=u_{c} \left ( \infty\right )\left(1-e^{\frac{-t}{\tau } } \right) uc(t)=U(1eτt)=uc()(1eτt)(t≥0)
(稳态分量+暂态分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全响应

定义:既有电源激励,电容的初始值又不为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uc(0+)=uc(0-)=U0
得一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R C d u c d t + u c = U RC\frac{\mathrm{d} u_{c}}{\mathrm{d} t} +u_{c}=U RCdtduc+uc=U

3. RL电路的响应

4.一阶线性电路的三要素分析法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uyujie0216/article/details/11233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