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了解动态路由RIP的基本知识

动态路由

·基于某种路由协议来实现的,(向邻居发送路由表信息)

动态路由的特点

减少了管理任务,动态路由我们现在只需要把自己的网段宣告出去就行了,不用像静态路由一样一个一个配置,一旦线路多了,还比较麻烦。
占用了网络带宽,因为动态路由相互获取,需要向邻居发送路由表信息,所以会占用很少的网络带宽,对于现在的网络带宽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动态路由协议概括

·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度量值

·包括跳数,带宽,负载,时延,可靠性,成本。度量值是路由器来确定最佳路径的依据。不同的协议会依据不同的算法来确定。

收敛

·使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的过程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比较

·网络中是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互相补充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传说的路由)

·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选择路由。
·RIP,IGRP(思科私有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传信的路由)

·综合考虑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的情况选择路由。
·OSPF,IS-IS

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RIP的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RIP的基本概念

·定期更新
·邻居
·广播更新
·全路由表更新

RIP度量值

·RIP度量值为跳数,他的最大跳数为15跳,十六跳为不可达。

RIP更新时间

·每隔30s发送路由更新消息,UDP520端口

RIP路由更新消息

·发送整个路由表信息

路由环路

·防环机制:路由毒化,标记为不可达。
当某条路线不可使用时,路由器会将其标记为毒化,跳数也变成16,变成不可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水平分割

在路由表的信息交换中,如果某一条路已经堵塞,正常r3会将这个消息宣告出去,但是路由表的宣告是有时间间隔的,如果在R3的更新周期到来之前,R2先给R3发更新,这时候,R2的宣告就会覆盖R3的宣告,这时候R3就会认为40.0.0.0路线还是通的,导致打环,如果这时候有人给40.0.0.0网段发送消息,就会发送失败,这就是网络打环,这时候就会造成信息错误。
这时候就能运用水平分割,从R3接收到的宣告,它不会回传回去,就可以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执行水平分割可以有效阻止路由环路的发生
·从一个接口学习到路由信息,不再从这个接口发送出去。
·同时也能减少路由更新信息,占用的链路带宽资源。

RIP v1和RIP v2的区别

版本 RIP v1 RIP v2
有类路由协议 无类路由协议
广播更新(255.255.255.255) 组播更新(224.0.0.9)
不支持VLSM 支持VLSM
自动路由汇总不可关闭 自动汇总可关闭,可手动汇总
不支持不连续子网 支持不连续子网

RIP的限制

RIP因为最大只能15跳,所以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中限制很大,现在都很少用了

ensp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我们先把路由器的端口ip配置上去,这些都是基本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进入RIP模式,先启动RIP,然后再启动版本二,再进行关闭自动聚合(即所有路由信息都会按照IP地址分类归类),搞定之后我们就能宣告主网络号了,我们把和我们直连的网络号都宣告出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再经过几分钟后,他们之间的宣告都已结束,这时查询IP路由表,这时候就能发现已经学习到另外两台路由器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1614581/article/details/109466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