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需求过程》读后感(二)

需求分析师
分析师是解释者,他必须理解用户所说的关于工作的事情,并将其解释为一个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

需求分析师的几个工作内容
  1. 观察和学习该项工作,从用户的角度来解释它;
  2. 解释该项工作;
  3. 发明完成工作的更好办法;
  4. 以需求规格说明和分析模型的方式来记录结果。

对于以上几点,具体的含义是:
  1. 学习和研究工作,不仅是用户现在做什么,还有为什么这么做!这样才能从用户角度理解工作。
  2. 解释工作的时候,需要对用户的描述进行过滤,跳过对当前技术和做事方式的描述,发现该项工作的实质,而不是它的表象。“人们总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描述问题”,很多时候,听者很容易受到某些问题描述的误导,导致在项目中产生“技术化石”,并从一代产品进入下一代产品。
  3. 在理解工作的实质的基础上,分析师有时候需要给出比目前工作方式更好的解决办法。这么做,不仅仅是帮助客户得到更好的工作方式,或者开发更好的产品;还要考虑,因为用户不成熟,或者对技术不熟悉,他们在需求调研前期,容易忽略很多实际上对他们有用的需求。如果分析师不去主动发现这一部分需求,很可能导致项目后期,随着对系统认识的加深,用户不断提出新的需求,或者修改对系统实现的要求,使得项目走向失败。
  4. 完成以上工作,还需要一个固化的输出,那就是设计师工作的输入,需求规格说明。然而,在敏捷项目中,这个步骤可以忽略,重点师开发者理解真正的需求,是否固化为正规的文档,或是草图替代方案,完全由开发团队自己视情况而定。


“有意识的需求是客户头脑最上层的需求,它们常常代表着客户想改经的东西。无意识的需求是客户常常忘记表述的需求,因为他们对这些需求知道得太多,并假定别人都有同样的知识。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需求是一些有用的需求,但客户没有意识到实际它是可能的.”

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发现所有的需求更有效,代价更小。在这个工程中没有发现的需求最终会显露出来,也许是在用户开始操作产品的时候。在后面的阶段,为这些新发现的需求所做的修改将更为昂贵。

猜你喜欢

转载自zqrain.iteye.com/blog/99840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