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华东:从运动员到程序员,因兴趣与RT-Thread结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t.csdnimg.cn/L4B8

社区介绍:
RT-Thread 是一个集实时操作系统(RTOS)内核、中间件组件和开发者社区于一体的技术平台,由熊谱翔先生带领并集合开源社区力量开发而成,RT-Thread 也是一个组件完整丰富、高度可伸缩、简易开发、超低功耗、高安全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RT-Thread 具备一个 IoT OS 平台所需的所有关键组件,例如GUI、网络协议栈、安全传输、低功耗组件等等。经过11年的累积发展,RT-Thread 已经拥有一个国内最大的嵌入式开源社区,同时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车载、医疗、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累积装机量超过 6亿 台,成为国人自主开发、国内最成熟稳定和装机量最大的开源 RTOS。
RT-Thread 拥有良好的软件生态,支持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编译工具如 GCC、Keil、IAR 等,工具链完善、友好,支持各类标准接口,如 POSIX、CMSIS、C++应用环境、Javascript 执行环境等,方便开发者移植各类应用程序。商用支持所有主流MCU架构,如 ARM Cortex-M/R/A, MIPS, X86, Xtensa, C-Sky, RISC-V,几乎支持市场上所有主流的 MCU 和 Wi-Fi 芯片。

社区之星推荐语:Rudy(卢华东),为RT-Thread社区贡献代码(BSP、驱动框架、AT 组件和一些软件包…)、分享技术文档、应用笔记,在RT-Thread论坛上答疑等等,今年刚拿了 2020 年RT-Thread社区杰出贡献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成长故事
我在 CSDN 上的名字是「阿基米东」,因为我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个举得起地球的巨人——阿基米德一样充满智慧。因为在 CSDN 上的简介写了“以前运动员,现在程序员”,所以有些小伙伴就问我咋回事?我高中的时候练长跑,拿过一些小奖,后来练过排球和橄榄球,大学在球队待过几年。后来因为伤病、成绩和对未来的规划等原因离开了,大三下学期开始好好学习计算机编程。因为读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以还是有点基础,而且信息化技术是长期存在,觉得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尽早加入,就这样进入了程序员行列。这几年在工业控制和通信领域摸爬滚打,业余关注物联网相关技术和行业发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2 年参加大学腰旗橄榄球联赛(体育运动教会了我很多!)

我在大二那年机缘巧合接触了 Linux 系统,开始学习各种命令,了解开源文化,觉得很有趣。发现很多软件都有开源的替代,不用再到处找破解版,慢慢就迷上 Linux 了。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问我:“你知道 Git 吗?” 我说:“知道”(其实当时只知道 Git 是一个可以下载代码的命令行工具)。于是就给我分配了搭建团队内部 Git 服务器的任务。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习 Git 的工作原理和协作流程,思考软件工程管理的问题。然后逐渐将个人项目挂在 GitHub 上,也逐渐明白了开源并非就是把代码挂出来那么简单。
之前听北航出版社的朋友讲了一些早年 RT-Thread 创业的故事,因为我自己前几年也和朋友一起业余开公司折腾过,知道创业的艰辛,尤其是以开源项目为创业方向。在还没有现成的商业模式的时候全职来干,一定会承受很多痛苦。所以我对 RT-Thread 团队充满了敬意,一方面是他们有着很高的技术水平,很有毅力、充满热情地坚持去做好 RT-Thread 操作系统,另一方面是看到 RT-Thread 生态越来越完善,在国内“刀耕火种”的开源环境下走出了自己的商业模式。
所以参与 RT-Thread 项目,一方面是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做嵌入式开发的,比较容易参与学习和贡献,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另一方面是想深入了解开源项目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从不同的视角看看 RT-Thread 这个优秀的开源项目,以及借此机会与更多技术大咖和行业前辈交流。

社区贡献
2018 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了中美贸易战,我当时在一家军工企业工作,负责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搭建,因此关注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发展,期望在产品中提高软硬件的国产化率。而 RT-Thread 是中国人自己写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可以说是国产开源 RTOS 的标杆,刚好有朋友给我转发了 RT-Thread 开发者沙龙的活动链接,于是就和 RT-Thread 社区勾搭上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18 年第一次参加 RT-Thread 开发者沙龙

我们知道,RT-Thread 是一个优秀的开源项目,它不仅仅以 Apache 2.0 这样宽松的许可协议开放所有源代码,还提供了配套的技术文档、硬件平台和开发工具,同时还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社区。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我想这就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
有人可能会问,社区是什么?是指论坛吗?其实我理解的“社区”就是一个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连接的地方,可以是网络论坛、邮件列表、GitHub、微信群、QQ 群等等,也可以是一场线下沙龙、比赛、工作坊,或者是一份文档资料、视频教程,以及一个基于 RT-Thread 的项目、软件包、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等,都是 RT-Thread 社区的一部分。
我们对 RT-Thread 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在 GitHub 上面提交代码。比如我在开发个人项目的时候,发现我需要用的一些东西 RT-Thread 还没有或者该模块还可以再完善一下,于是我就自己动手修改并提交给 RT-Thread。像我今年贡献的代码包括 BSP、驱动框架、AT 组件和一些软件包等等,其实就是一个由产品需求驱动再反馈到 RT-Thread 社区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除了贡献代码,我们分享技术文档、应用笔记,或者在论坛上提问或回答问题都是对社区的贡献。这两年在学习 RT-Thread 的过程中,我遇到问题都会先查阅 RT-Thread 的在线文档和论坛资料,结合代码进行分析调试,如果还没解决就会在论坛或群里请教大家。因为有多种咨询交流渠道,所以通常都能得到较好的回复。比如我之前的项目,在 Flash 文件系统存储和 OTA 升级方面,都得到了社区伙伴的支持,也在这个过程提升了个人技能。
当然社区生态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大部分社区活动都是由 RT-Thread 团队驱动的,未来希望有更多自发的个人或组织来推动,形成更多不同主题的 RT-Thread 本地社区。比如在不同城市形成像蓝牙、LPWAN、机器人、AI 等 RT-Thread 创客社区,帮助开发者们一起交流学习、激发灵感,一起进步成长。

技术展望
近年来许多物联网产品落地,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就我个人而言,RTOS 方面目前更关注虚拟化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低功耗设计和 AI 算法在端侧的实现。
另外,行业方向的话,从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其实物联网已经在我们周边了。这些物联网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舒适、更方便、更安全的生活品质。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消费需求和智能化不断增加的同时,许多人也越来越忙碌和焦虑了,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智能设备?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以作为个人兴趣,我还是挺关注 IoT 技术在环保、能源、农业、海洋等领域的应用。业余时间也会尝试在这些领域做一些有趣的东西,大家有好玩的项目也可以找我一起玩。虽然这些领域的产品比不上智能家居带来的幸福感,但作为工程师,如果能用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公平,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这其实也是自由软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开发者寄语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最开始想研究 RTOS,源于我对嵌入式设备的好奇,我想看看它们是怎么从零开始做出来的。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关注的东西和研究方向也会不一样,所以大家从自己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或企业的项目,坚持钻研就行了。另外,多跟业界人士交流(论坛、GitHub 就可以)也有助于个人成长。
如果是比较迷茫的初学者,想往嵌入式或物联网方向发展。那么,马上加入 RT-Thread 社区开始学习准没错!RT-Thread 社区十余年的积累,稳定可靠的实时内核、完善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包生态、众多开发文档和设计案例,以及在工业控制、智能表计、消费电子等领域的丰富应用,一定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希望有越来越多伙伴加入 RT-Thread 社区,站在 RT-Thread 开源软件巨人的肩膀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社区的发展,成就彼此。中国拥有强大的物联网产业链、市场和制造业群体,我相信 RT-Thread 很快就会成为世界级的 OS!

RT-Thread官方网站:https://www.rt-thread.org/index.html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rtthreadiotos/article/details/11163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