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深入理解Linux文件系统(inode与block的详解、5分钟搞懂硬链接与软链接)


前言

  • 在处理Linux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时,故障的症状是最容易发现的,而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才是最终排除故障的关键
  • 熟悉Linux系统中常见的日志文件,了解一般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办法,将有助于管理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各种系统问题
  • 由于故障现象的不确定性,在进行一些模拟故障的操作之前,最好提前做好备份

一、inode与block

  • 在新的操作系统中,文件除了实际内容外,通常含有非常多的属性,例如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rwx,r 代表可读、可访问;w 代表可写、可修改;x 代表可执行)与文件属性(所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
  • 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分别存放在inode和block中

1.概述

  • 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元是“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1.1 block

  • 一般连续八个扇区组成一个“块”(block),一个块是4K大小,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扇区一个扇区的读取,而是一次性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

1.2 元信息

  • 文件数据包括实际数据与元信息(类似文件属性)
  • 元信息是关于信息的信息,用于描述信息的结构、语义、用途和用法等,如文件的创建者、创建日期、文件大小和文件权限等

1.3 inode

  • 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还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存储文件的元信息
  • 这个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i节点
  • 综上所述,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inode,且至少占用一个block
存储内容 存储位置
元信息 inode
数据 block

2.inode的内容

  • inode包含很多的文件元信息,但不包括文件名
  • 查看文件名对应的inode信息有两种方式
    • ls -i 文件名 (仅显示文件名和大小)
    • stat 文件名 (更详细一些)
[root@localhost ~]# touch zcy.txt
[root@localhost ~]# stat zcy.txt
  文件:"zcy.txt"
  大小:0         	块:0          IO 块:4096   普通空文件
设备:802h/2050d	Inode:50331733    硬链接:1
权限:(0644/-rw-r--r--)  Uid:(    0/    root)   Gid:(    0/    root)
环境:unconfined_u:object_r:admin_home_t:s0
最近访问:2020-12-02 18:57:44.877383213 +0800
最近更改:2020-12-02 18:57:44.877383213 +0800
最近改动:2020-12-02 18:57:44.877383213 +0800
创建时间:-
[root@localhost ~]# ls -i zcy.txt
50331733 zcy.txt
  • Linux系统文件有三个主要的时间属性(看上图所示)
    • 最近访问(Access):最后一次访问文件或目录的时间
    • 最近更改(Modify):最后一次修改文件或目录(内容)的时间
    • 最近改动(Change):最后一次改变文件或者目录(属性)的时间

3.目录文件的结构

  • 上文说过,indo中并不包含文件名;文件名是存放在目录中,而在Liunx系统中万物皆文件,所以目录也是一种文件
  • 目录文件结构如下图
文件名1 inode号码1
文件名2 inode号码2
  •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 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是使用inode号来识别文件
  • 对于用户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一个“别称”
  • 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种相对应的关系,每个inode号码相对应一个文件名

4.inode的号码

  • (举例)用户通过文件名来打开文件,但在系统内部会产生三个步骤:
    • 系统会首先根据文件名去寻找与之相对应的inode号
    • 再通过inode号获取inode信息,查看该用户是否具备访问这个文件的权限
    • 若有,则会根据inode信息指向相对应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并读取数据显示给用户(若没有则会返回Permission denied,即没有权限)
  • 硬盘分区后的结构
文件名 目录项 / 目录块
元信息 inode / inode表区块
数据 block / block数据区

4.inode的大小

  •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每个inode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 格式化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
    • 一个是数据区域,存放文件数据
    • 另一个是inode区,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 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关注单个inode的大小,而是需要关注inode的总数;inode的总数在格式化的时候就给定好了
  • 执行“df -i”可以查看每个硬盘分区时对应的inode总数和已使用的inode数量
[root@localhost ~]# df -i
文件系统          Inode 已用(I)  可用(I) 已用(I)% 挂载点
/dev/sda2      10485760  123414 10362346       2% /
devtmpfs         479491     379   479112       1% /dev
tmpfs            483163       1   483162       1% /dev/shm
tmpfs            483163     551   482612       1% /run
tmpfs            483163      16   483147       1% /sys/fs/cgroup
/dev/sda3       5242880     143  5242737       1% /home
/dev/sda1       3145728     328  3145400       1% /boot
tmpfs            483163       9   483154       1% /run/user/42
tmpfs            483163       1   483162       1% /run/user/0
  •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是分离的,这种机制导致了Linux系统具备以下几种特有的现象
    • 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的话可能就无法正常删除了,这时需直接删除inode才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 移动文件或者重命名文件,只是会改变文件名,并不影响inode号码
    •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会以inode号来识别这个文件,而不是去考虑文件名
    • 文件数据被修改保存后,会生成一个新的inode号
  • 这种机制下,软件可以在不关闭的情况下进行更新,而且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是通过inode号码来识别运行中的文件而不是通过文件名
    这样,在更新的时候(就像你在进入vim编辑器编辑的过程),新版的文件会以同样的文件名再生成一个新的inode,而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
    等到再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wq),文件名就会指向新版文件,同时回收掉旧版文件的inode号(更新inode号)

二、硬链接与软链接

  • 在Linux下面的链接文件有两种
    • 一种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文件,可以快速连接到目标文件或目录,这种称之为软链接
    • 另一种则通过文件系统的inode链接来产生文件名,而不是产生新文件,这种称之为硬链接

1.硬链接

  •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相对应的关系,每个inode号对应一个文件名
  • 但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这表示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相同的内容
  •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命令格式为:
ln 源文件 目标
  • 运行该命令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的“链接数”这时会增加1
  • 当一个文件拥有多个硬链接的时候,再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则会影响到所有的文件名,但删除一个文件名不会影响到其他文件名,删除一个文件名只会使inode号中的“链接数”减一
  • 在实际环境中硬链接几乎不会应用到,且不能对目录做硬链接
  • 示例:
    • 创建一个新文件,查询一下,能看到inode号和链接数
      mark
    • 现在再创建一个硬链接,可以看到inode号相同,而且链接数增加一,变成了2
      mark
    • 删除掉源文件“xcf”,发现硬链接没有受到影响,只是链接数减一变回了一
      mark

2.软链接

  • 软链接就是再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而这个文件会让数据的读取指向它连接的那个文件的文件名
  • 例如: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
    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
    此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着,如果删除了文件B,那么文件A就会开始报错
    这是软链接和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变化
  • 创建软链接的格式:
ln -s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 示例
    • 创建一个新文件且为其创建一个软链接
      这时发现inode号变了,且很明显,软链接文件是指向源文件的“xcf2->xcf1”
      mark
    • 删除掉源文件xcf1,发现xcf2开始报错,
      mark

3.小结

/ 软链接 硬链接
inode 软链接源文件&链接文件拥有不同的inode号,是不同的两个文件 硬链接源文件&链接文件公用一个inode号就像一个文件拥有多个文件名,表明他们是同一个文件
文件属性 软链接明确指出了是链接文件 硬链接没有写出来,本质上与源文件是平等关系
跨越文件系统建立 支持 不支持
链接数目 软链接的链接数目不会增加,且文件大小不一样(可以理解为快捷方式和对应源文件之间关系) 硬链接显示文件大小与源文件相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1486343/article/details/11050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