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centos7-文件系统深入理解与日志分析 理论+数据恢复实验(inode与block详解,软链接与硬链接详解与总结,误删文件恢复实验,日志文件分类与分析)

前言

在处理Linux系统出现的各种故障时,故障的症状是最容易发现的,而导致这一故障的原因才是最终排除故障的关键。
熟悉Linux系统中常见的日志文件,了解一般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办法,将有助于管理员快速定位故障点,“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各种系统问题。

一:inode与block

崭新的操作系统的文件除了实际内容外,通常含有非常多的属性,例如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权限(rwx)与文件属性(所有者,群组,时间参数等)。文件系统通常会将这两部分分别存放在inode和block中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元信息,inode和block概述

文件数据包括元信息与实际数据

文件存储在硬盘上,硬盘最小存储单元是“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元信息

元信息是关于信息的信息,用于描述信息的结构、语义、用途和用法等,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

block(块)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的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

连续的八个扇区组成一个block,“块”的大小,最长见的是4KB

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

inode(索引节点)

文件数据存储在“块”中,那么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存储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

这种存储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也叫i节点

一个文件必须占用一个inode,但至少占用一个blo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inode的内容

1.2.1: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

inode包含很多的文件元信息,但不包括文件名,例如:

文件的字节数

文件拥有者的UserID

文件的GroupID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文件的时间戳

使用stat命令即可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2:Linux系统文件三个主要的时间属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3:目录文件的结构

inode不包括文件名,文件名是存放在目录当中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4:inode的号码

☆☆☆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时,系统内部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查看文件系统的inode数量信息(总数,已用,可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5:文件存储小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6: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每个inode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格式化文件系统时确定inode的总数

使用df -i命令可以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

df命令

df - 报告文件系统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df -a: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k)的文件系统。
df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输出文件系统大小,例如124KB、345MB、46GB。
df -i:显示i节点信息,而不是磁盘块。
df -t:显示各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df -x:列出不是某一指定类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df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df 以512字节为单位
df –k 以1024字节为单位

1.2.7:inode的特殊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

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

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

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会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二:硬链接与软链接

在Linux下面的链接文件有两种:
一种类似于Windows的快捷方式功能的文件,可以快速连接到目标文件或目录,这种称为软链接
另一种则是通过文件系统的inode链接文件来产生新的文件名,而不是产生新文件,这种称之为硬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

但是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这表示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来访问同样的内容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命令基本格式
ln 源文件 目标
不能对目录做硬链接

运行此命令后,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

inode信息中的“链接数”此时就会增加1

当一个文件拥有多个硬链接时,对文件内容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

但删除一个文件名,不会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

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信息中的“链接数”减少1

2.2:软链接

软链接就是再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而这个文件会让数据的读取指向它连接的那个文件的文件名

例如: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

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

此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表示,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 ,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

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的最大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产生变化。

软链接的创建命令的基本格式为:

ln -s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2.3:软链接与硬链接总结

链接文件是为文件或目录建立链接文件

软链接与硬链接对比

软链接(符号链接) 硬链接
删除原始文件后 失效 仍旧可用
使用范围 适用于文件或目录 只可用于文件
保存位置 与原始文件可以位于不同的文件系统中 必须与原始文件在同一个文件系统(如一个Linux分区)内
删除原始文件后,软链接无法找到原始文件的文件名,所以会报错。硬链接与原始文件inode相同,所以不影响访问,仍旧可用。

删除一个文件,实际上并不清除inode节点和block的数据,只是在这个文件的父目录里面的block中,删除这个文件的名字

Linux是通过link的数量来控制文件的删除的,只有当一个文件不存在任何link的时候,这个文件才会被删除

三:恢复误删除的文件

3.1:实验:恢复XFS类型的文件

3.1.1:xfsdump命令格式
xfsdump -f 备份存放位置 要备份的路径或者设备文件

xfsdump备份级别(默认为0)

0:完全备份

1-9:增量备份

xfsdump常用选项:-f,-L,-M,-s

xfsrestore命令格式

xfsrestore -f 恢复文件的位置 存放恢复后文件的位置

3.2:xfsdump使用限制

只能备份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必须使用root的权限才能操作
只能备份xfs文件系统
备份后的数据只能用xfsrestore解析
不能备份两个具有相同UUID的文件系统

3.3:实验过程:在CentOS 7中恢复xfs类型的数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实验:恢复EXT类型的文件

3.4.1.编译安装 extundelete

在编译安装 extundelete 之前需要先安装两个依赖包 e2fsprogs-libs 和 e2fsprogs-devel,
这两个包在系统安装光盘的/Package 目录下就有,使用 rpm 或 yum 命令将其安装。
e2fsprogs-devel 安装依赖于 libcom_err-devel 包。 安装完依赖包之后,
即可将提前上传的 extundelete 软件包解压、配置、编译、安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2. 添加EXT3格式硬盘,并挂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3. 创建文件并 查看该文件系统的使用情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inode 2 代表从 i 节点为 2 的文件开始查看,一般文件系统格式化挂 载之后,i 节点是从 2 开始的,2 代表该文件系统最开始的目录。

3.4.4. 模拟误操作并恢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5. 恢复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日志文件的分类及分析

4.1 日志文件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日志文件分析

分析日志文件的目的在于通过浏览日志查找关键信息,对系统服务进行调试,以及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等
对于大多数文本格式的日志文件(如内核及系统日志,大多数的程序日志),只要使用tail,more,less,cat等文本处理工具就可以查看日志内容
对于一些二进制格式的日志文件(如用户日志),需要使用特定的查询命令

4.2.1:内核及系统日志

由系统服务rsyslogd统一管理
软件包:rsyslog-7.4.7-16.el7.x86_64

主要程序:/sbin/rsyslogd

配置文件:/etc/rsyslog.con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内核及大多数系统消息被记录到公共日志文件/var/log/messages 中,而其他一些程序 消息被记录到各自独立的日志文件中,
此外日志消息还能够记录到特定的存储设备中,或者 直接发送给指定用户。查看/var/log/messages 文件的内容如下
more /var/log/messages
对于 rsyslog 服务统一管理的大部分日志文件,使用的日志记录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以公共日志/var/log/messages 文件的记录格式为例,其中每一行表示一条日志消息,每 一条消息均包括以下四个字段。
时间标签:消息发出的日期和时间。
主机名:生成消息的计算机的名称。
子系统名称:发出消息的应用程序的名称。
消息:消息的具体内容。
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设置 rsyslog,使其在把日志信息记录到文件的同时将日志信息发 送到打印机进行打印,
这样无论网络入侵者怎样修改日志都不能清除入侵的痕迹。rsyslog 日志服务是一个常会被攻击的显著目标,
破坏了它将使管理员难以发现入侵及入侵的痕迹, 因此要特别注意监控其守护进程及配置文件

4.2.2、用户日志

在 wtmp、btmp、lastlog 等日志文件中,保存了系统用户登录、退出等相关的事件消息。
但是这些文件都是二进制的数据文件,不能直接使用 tail、less 等文本查看工具进行浏览,
需要使用 who、w、users、last 和 lastb 等用户查询命令来获取日志信息
(1)查询当前登录的用户情况——users、who、w 命令
users 命令只是简单地输出当前登录的用户名称,每个显示的用户名对应一个登录会话。
如果一个用户有不止一个登录会话,那他的用户名将显示与其相同的次数。user 命令的具 体操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3:分析工具

分析工具

users,who,w,last,lastb

查询当前登录的用户情况:users,who,w命令

user命令只简单的输出当前登录的用户名称,每个显示的用户名对应一个登录会话。如果一个用户有不止一个登录会话,那他的用户名将显示与其相同的次数

who命令用户报告当前登录到系统中的每个用户的信息

使用该命令,系统管理员可以查看当前系统存在哪些不合法用户,从而对其进行审计和处理

who命令的默认输出包括用户名,终端类型,登录日期及远程主机

w命令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中的每个用户及其所运行的进程信息,比users,who命令的输出内容要更加丰富一些

查询用户登录的历史记录:last,lastb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ast命令用于查询成功登录到系统的用户记录,最近的登录情况将显示在最前面

通过last命令可以及时掌握Linux主机的登录情况,若发现未经授权的用户登录过,则表示当前主机可能已被入侵
也可以直接从安全日志文件/var/log/secure 中获得相关信息。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4:程序日志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应用程序没有使用 rsyslog 服务来管理日志,而 是由程序自己维护日志记录。例如,httpd 网站服务程序使用两个日志文件 access_log 和 error_log
分别记录客户访问事件和错误事件。不同应用程序的日志记录格式差别较大,且 没有严格使用统一的格式,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合格的系统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警惕,随时注意各种可疑状况,定 期并随机检查各种系统日志文件,包括一般信息日志、网络连接日志、文件传输日志及用户登录日志记录等。在检查这些日志时,要注意是否有不合常理的时间或操作记录。例如,出 现以下现象就应多加注意。
●用户在非常规的时间登录,或者用户登录系统的 IP 地址和以往的不一样。
●用户登录失败的日志记录,尤其是那些一再连续尝试进入失败的日志记录。
●非法使用或不正当使用超级用户权限。
●无故或者非法重新启动各项网络服务的记录。
●不正常的日志记录,如日志残缺不全,或者是诸如 wtmp 这样的日志文件无故缺少 了中间的记录文件。

另外,需要提醒管理人员注意的是,日志并不是完全可靠的,高明的黑客在入侵系统后 经常会打扫现场。
所以管理人员需要综合运用以上的系统命令,全面、综合地进行审查和检 测,切忌断章取义,
否则将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IGmustang/article/details/10692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