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看“敏捷宣言”

引用
《敏捷宣言》
我们通过身体力行和帮助他人来揭示更好的软件开发方式。经由这项工作,我们形成了如下价值观:
个体与交互 重于 过程和工具
可用的软件 重于 完备的文档
客户协作   重于 合同谈判
响应变化   重于 遵循计划

在每对比对中,后者并非全无价值,但我们更看重前者。

引用于 http://www.yeeyan.com/articles/view/little/14612


解读1:
引用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敏捷宣言》表明了在每对比对中,前者是衰微的,而后者是繁盛的。
     这个解读很普通,不多说了。

解读2:
引用
《老子》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这里段话的逻辑是"A 貌似 非A", 形式化一点来说,“A MS !A”.
  套用到 《敏捷宣言》
  1. "个体与交互"的效果,貌似只是“过程和工具”的效果。
  2. "可用的软件"的效果,貌似只是“完备的文档”的效果。
  3. "客户协作"的效果,貌似只是“合同谈判”的效果。
  4. "响应变化"的效果,貌似只是“遵循计划”的效果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觉得,可以去温伯格的软件文化5阶段论里去寻找。
 

猜你喜欢

转载自tuti.iteye.com/blog/37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