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运算符符号化命题——数理逻辑

今天所讲的是如何使用逻辑运算的方式去表示一个命题。改研究的意义在于去实现概念的逻辑化表达,以便可以用逻辑符号去描述知识世界,是早期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方向。

1、认识逻辑运算符

在形式逻辑中,逻辑运算符或逻辑联结词把语句连接成更复杂的复杂语句。例如,假设有两个逻辑命题,分别是“正在下雨”和“我在屋里”,我们可以将它们组成复杂命题“正在下雨,并且我在屋里”或“没有正在下雨”或“如果正在下雨,那么我在屋里”。一个将两个语句组成的新的语句或命题叫做复合语句或复合命题。(来源百度)
基本的操作符有:

名称(符号) 符号类型 作用
“非”(¬) 一元操作符 ¬ P 表示 与P要表达的意义相反,在自然语言中,常用“不是”、“非”来表示
“与”(∧) 二元操作符 P ∧ Q, 表示P和Q同时成立,在自然语言中,常用“一边…一边…”、“不仅…而且…”、“同时…”、“既…又…”来表示
“或”(∨) 二元操作符 P ∨ Q 表示P和Q至少发生一个,在自然语言中,常用“或者”来表示
“条件”(→) 二元操作符 P → Q表示P是Q的必要条件
“双条件”(↔) 二元操作符 P ↔ Q表示P与Q互为充要条件

2、符号化套路

名词处理
名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量名词,一类是变量名词

举例欧拉常数是无理数
解析

  • 欧拉常数就是常量名词,表达时常用 a, b, c…等字母
  • 无理数则是变量名词, 往往表示一类实物,可以用x,y,z… 字母表示

答案
   令 a:欧拉常数, F(x):x是无理数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a)

谓词处理
谓词一般会结合变量名词,一起出现,在符号化时会被表示为一个函数,常见的表达有“是…”,“能够…”,“发生了…”

举例我会死
答案
   令 a:我, F(x):x会死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a)

举例他打了张三
答案
   令 a:他, F(x):x打了张三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a)
    -------或者-------
   令 a:他,b:张三, F(x,y):x 打了y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a, b)

条件类

凡是类:看到 “凡是… 都”,“一切…都”等表示所有的,要使用
∀x:个体域里的所有个体,个体域是事先确定的。
∀xH(x):个体域里所有的x都有关系都有性质H,
∀x∀yG(x,y):个体域里所有的x和y都有关系G。

举例所有动物都是碳基的
答案
    令 a:动物, F(x):x是碳基的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a F ( a ) ∀_{a}F(a) aF(a)

举例尖子班的每一个学生都比普通班的学生强
解析对于每一个尖子班和每一个普通班的学生,都有尖子班的学生比普通的学生强
答案
    令 F(x):x是学生, J(x):x在尖子班, N(x):x在普通班, Strong(x,y): x比y强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x ∀ y ( F ( x ) ∧ F ( y ) ∧ J ( x ) ∧ N ( y ) → S t r o n g ( x , y ) ) ∀_{x}∀_{y}(F(x)∧F(y)∧J(x)∧N(y) → Strong(x,y)) xy(F(x)F(y)J(x)N(y)Strong(x,y))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1946487 查看本文章

存在类:看到 “有的…”,“存在… 使得… ”等,要使用
∃x:个体域里的某个个体,个体域是事先确定的。
∃xH(x):个体域里某个x具有性质H,
∃x∃yG(x,y):个体域里某个x和某个y有关系G。

举例有的数是无理数,有的数是有理数
答案
    令 F(x): x是数. Q(x):x是有理数, N(x):x是无理数,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 x ( Q ( x ) ∧ F ( x ) ) ) ∧ ( ∃ y ( N ( y ) ∧ F ( y ) ) ) (∃x(Q(x)∧F(x)))∧(∃y(N(y)∧F(y))) (x(Q(x)F(x)))(y(N(y)F(y)))

3、更多练习

例 1:如果下雨,则我打伞。
答案
    令 F(x): x下雨, G(x): x打伞, a: 天, b: 我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a) → G(b)

例 2: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180°,当且仅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解析

  • 前半句话和后半句话都是定理,定理的真正都为1,关系上呈现出等价
  • 有且仅有一条可以理解为,存在x1 使得结论成立,并且不存了x2(x2 ≠ x1)使得结论成立
    答案
        令 F(x): x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 G(x): x是180度, L(x): x是直线, P(x): x是点, Parallel(x,y): x 和 y 平行, H(x, y, z): x 过 y 外 z, Eq(x, y): x 和 y 相同。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
    ∀ x ( F ( x ) → G ( x ) ) ↔ ∀ x ∀ y ( L ( x ) ∧ P ( y ) → ( ∃ z 1 ( L ( z 1 ) ∧ H ( z 1 , x , y ) ∧ P a r a l l e l ( z 1 , x ) ) ∧ ¬ ∃ z 2 ( L ( z 2 ) ∧ ¬ E q ( z 1 , z 2 ) ∧ H ( z 2 , x , y ) ∧ P a r a l l e l ( z 2 , x ) ) ) ) ∀_{x}(F(x) → G(x)) ↔ ∀_{x}∀_{y}( L(x)∧P(y) → ( ∃z_{1}( L(z_{1})∧H(z_{1}, x, y)∧Parallel(z_{1},x)) ∧ ¬∃z_{2}( L(z_{2})∧ ¬Eq(z_{1}, z_{2}) ∧ H(z_{2}, x, y) ∧ Parallel(z_{2},x) ) ) ) x(F(x)G(x))xy(L(x)P(y)(z1(L(z1)H(z1,x,y)Parallel(z1,x))¬z2(L(z2)¬Eq(z1,z2)H(z2,x,y)Parallel(z2,x))))

例 3:李白要么擅长写诗,要么擅长喝酒。
答案
    令 a: 李白, F(x): x喝酒, G(x): x写诗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x)∧ ¬G(x))∨( ¬F(x)∧ G(x))

例 4:李白既不擅长写诗,也不擅长喝酒。
答案
    令 a: 李白, F(x): x喝酒, G(x): x写诗
    则原命题可以符号化为:¬F(x)∧ ¬G(x)

文章参考由李德毅编写的《人工智能导论》,有差别的地方,请自行斟酌,取之精华。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9736959/article/details/10854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