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之见好朋友时的感受

今年在9月30号晚上回到成都的住处,想着明天就是双节(中秋和国庆)同庆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还是准备一个人过节,10月2号到4号回老家遂宁呆几天,有时间见见朋友,回家之前还有一个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去老杨家中取一下尚龙的书籍,以便在回家途中看看,以下就是三个故事的开始了。

我和老杨一家

9月30号回到一个多月没人居住的家里,放下行礼,想去外面买点东西吃,最好是有味的(实在吃不惯沈阳的饮食),买了烧烤和啤酒回到家里吃了起来,虽然知道第二天肚子会有点反应,有时候想想也觉得自己有点S。按照惯例我没有找到对象之前,都会在我、老杨一家三人组成的群里报一声平安(原因是老杨家附近有一个人意外走了,等了好几天才发现。后面老杨媳妇就决定拉这么一个群,以便有个照应,毕竟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来世哪个先到,主要还是我没结婚的缘故)。今天也不能例外,在群里报了一声平安,不久后老杨媳妇在群里回了一句:回来就好。当时我一看时间不到8点钟,就想着是不是到老杨家把书取回来,买了这么久都还没怎么看,后面又一想,老杨可能在加班,明天去好了(因为在群里看到了他们是10月1号下午18的火车)。
第二天去老杨家前,在群里提前问了一声,在家吗?得到肯定的回复就准备过去,刚准备走时,老杨在群里发了一句,带一下口罩,他们俩都有感冒了,还没完全康复,怕传染给我。到老杨家时,LJ开的门,老杨刚从厨房那边过来。我问了问他们是怎么感冒的,简单的聊了几句,就拿着书回家了。出门时老杨问,国庆去不去朱那里(一位朋友),我则回复到,他一家人(父母、老婆、女儿),去了也不知道聊些什么。
我和老杨相识二十年了,因这次长达5个月的出差,都是老杨一家帮我照顾家里的花草,特别感谢他们。 可能是平时联系得非常多,出差回来见面时反而没有朋友见面时的那种喜悦与高兴,或许是友情随着时间的沉淀逐渐转化了亲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我和本家

本家和一位退役士兵结婚七八年了,有一个今年刚上小学的女儿,为了让女儿接受好的教育,和中国所有当父母的一样,家里举债在河东买了一套学区房,为此夫妇双方也是长期分居两地,从她结婚到现在我们见面的次数不是会超过5根手指头,但每年都会电话联系。今年10月1号晚上订好第二天回老家遂宁的动车票,突然给在遂宁某一个镇上当村官的本家(我们俩同一个姓)发一了条信息:我要回遂宁呆几天。没过多久,本家回复到,到遂宁时联系。

这一次回家差点错过了火车(出门晚了),我回家遂宁的家中里,本家也快到遂宁了,各自到家了也没有说马上要见面。我在家看了一会儿书,下午4点左右时,本家打电话了,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半个小时,更多的是她女儿学习上的事情,各自说去湿地公园转转。
她住河东,我住河西(暂时这么叫吧),中间一条涪江河,河的两岸都是湿地公园,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相遇的,当天下午我过了通德大桥,向河东的湿地公园走去,想去看看到河东的情况 ,作为一个遂宁人,我一次都没有去过河东,倒是有想过花一天的时间把河东逛个遍,就是这样我们在公园遇见了,同样的没有遇见时的高兴,我和她们母女走了一段路,路途中聊得最多的还是小孩的学习情况 和一些家长里短,本家更多的精力都在小孩身上,有时我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完,就是她被嘱咐女儿的声音打断了,有点尴尬同时也能理解,快到饭点时,结束好几年后的这一次见面。

我和本家是高中时认识的,之前可以说是无话不说,为了女儿读书,本家也是操碎了心,现在连我们相互说话都会多考虑对方的感受或是不能接受的地方也不会反驳了,现在想想大家成家之前的时光才是无虑的,人的成长总会先失去一些,才能得到一些,愿下一次遇见,能够看到本家脸上有笑容。

我和ZR

10月2号晚上吃完饭,自己到河西的湿地公园散步。下午我从本家那里了解到ZR二宝出生了并且刚满月,于是就给ZR打了一通电话,很快电话那端就响起来了熟悉的声音,在坐月子的ZR,听声音状态还不错,家长里短的聊了半个小时。
记得刚有大宝时,她老公就申请从外地调回了本市,平时过上了同城两居的生活。随着大宝在老家(江西)的长大他们决定将小孩接回来,ZR辞职后自己带小孩。这时幸福的烦恼又来到了,ZR怀孕了,但他们夫妻俩决定要生下这个小孩,为此ZR就比较辛苦了,怀着二宝还得带大宝,老公平时又不在身边 ,这里还是很佩服她的。然而老天爷觉得这可能不算什么了,于是又给ZR的生活增加了难度,老公10月4号要去上班,婆婆10月5号要回江西,一个人同时怎么照顾俩小孩呢,老公建议让他妈先把大宝带回老家带几个月,这样ZR不会这么辛苦,等ZR恢复得差不多了,有更多的精力能同时照顾两小孩再接回来,可ZR很是不舍,大宝在ZR怀二宝的这段时间很乖,ZR觉得有愧于大宝,可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接着被二宝的哭声给中断了,电话这端留下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说什么的我。但是我还是得说一句,谢谢二宝这么给面子,留了30分钟的通话时间给我们。

结尾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苦有甜,因为苦的时候多,甜的时候少,所以我们才能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甜,愿他们都能渡过生活中的各种苦,品尝到来之不易的甜。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1561946/article/details/10894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