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性能的几个主要术语

   1、响应时间:

          对请求作出响应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把 响应时间 作为用户视角的软件性能的主要体现 )

          用户感受到的软件性能(响应时间)划分为“呈现时间”和“系统响应时间”两个部分。其中“呈现时间”取决于数据在被客户端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呈现页面所消耗的时间; 而“系统响应时间”指应用系统从请求发出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数据所消耗的时间。我们一般为将“响应时间”等同于“响应时间”。

         关于响应时间, 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 对客户来说, 该值是否能够被接收是带有一定的用户主观色彩, 也就是说响应时间的长短没有绝对的区别。 因此, 在进行性能测试是, “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实际用户的需求, 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自己的设想来决定。

  2、 并发用户数

      业务并发用户数:                 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

      从服务器段承受压力:         描述的是同时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的客户

     服务器实际承受的压力不知取决于业务并发用户数, 还取决于用户的业务场景。那么, 一个系统的服务器端承受的最大并发访问数是多少呢? ——这个取决于业务用法用户数和业务场景, 一般可以通过对服务器日志的分析得到。

     在实际的性能测试工作中, 测试人员一般比较关心的是业务并发用户数。 业界提出了一些估算公式, 如估算并发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峰值等....



   3、  吞吐量

        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 直接体现软件系统的性能承载能力。单位一般有: 请求书/秒 或 页面数/秒 来衡量,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也可以用  访问人数/天  或 业务熟/小时 等单位来衡量。

        对于交互式应用, 通过“并发用户数”和“响应时间”可以确定系统的性能规划; 但对于非交互式应用, 用“吞吐量”来描述我们对系统性能的期望更加合理。

4、 性能计数器

      性能计数器是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例如,对Windows系统来说, 使用内存数, 进程时间等都是常见的计数器。

      计数器在性能测试中发挥着“监控和分析”的关键作用, 尤其是在分析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行性能瓶颈的定位时, 对计数器取值的分析非常关键。



5、  资源利用率

      与性能计数器相关的一个概念, 指系统各种资源的使用状况。 一般用“资源的实际使用/总的资源可用量”形成资源利用率的数据, 用以进行各种资源使用的比较。

     在性能测试中常用 资源利用率 进行横向对比

6、 思考时间

      也被称为“休眠时间”, 从业务的角度来说, 这个时间指的是用户在进行操作时, 每个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间。

      在实际的测试中, 设置多长的思考时间最为合理是许多性能测试工程师关心的问题。 其实, 思考时间与迭代次数、并发用户数和吞吐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计算思考时间的一般步骤——————————————————————



1、 首先计算出系统的并发用户数;

2、  统计出系统平均的吞吐量

  3、 统计出平均每个用户发出的请求数量

   4、 根据公司计算出思考时间



    “0思考时间”: 对于交互式的应用系统, 很少遇到这样的要求。 因为从业务的角度考虑, 思考时间用于更真实的模拟用户操作, 设置思考时间为0, 基本上不具有实际的业务含义。

      但在非交互式应用的性能测试过程中, 有时候确实会将思考时间设置为0, 这时候是模拟一种尽可能最大的压力, 研究系统在巨大压力下的表现。

猜你喜欢

转载自sunshineyao.iteye.com/blog/72743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