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STEM课堂的3个入口

在STEM活动开始前,教师要以观察性问题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进而促使幼儿与教师开始对话和一起探索。格物斯坦小坦克带大家一起看看学前stem课堂的3个入口。

“是什么”的问题关注的是正发生于幼儿眼前的事情,即幼儿所注意到的事物,或者幼儿正在做的事情,这些问题对于幼儿而言是具体的、形象的,是可直接体验和可操作的。 教师通过将问题集中在幼儿所观察和注意到的事物上,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技能和沟通技巧,还能通过给予幼儿作为“专家”回答问题的机会来帮助其建立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能支持和鼓励那些正在努力探索和行动中的幼儿,引导他们专注于发现问题的切入口,帮助幼儿学会如何关注细节。 由于观察对象可能在许多方面有所不同,如形状、颜色、大小、纹理、结构等,比较性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共性与差异,还能使幼儿基于观察对象的共性和差异学会分类。

五种感官多维体验,探究调查科学系统。 五种感官是儿童探索、处理和理解新信息的最基本方式。有研究表明,当幼儿动用所有的感官学习时,他们的大脑所建立的连接会更加牢固,记忆也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基于五种感官体验的探究调查,一方面意味着幼儿要动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多方面来探索各种各样的具体对象及其属性,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如大小、质地、颜色、图案、重量等,对它们进行分类和比较;另一方面意味着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科学而系统的探究调查,而非幼儿随意地、盲目地感知摸索。这样才能适切而有效地在幼儿园STEM教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多方面的STEM素养。 五种感官多维体验有助于幼儿从多方面探究和认识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激发幼儿用语言来描述他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建立基本的科学技能。幼儿可通过视觉注意探究对象的颜色、形状和运动状态;可通过听觉了解探究对象的音色,了解周围的环境,促进幼儿彼此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可通过触觉感知探究对象的质地,直接操纵工具,帮助幼儿深化理解、进行创造;可通过味觉和嗅觉进一步体验和感受其他感官所忽略的细节。

搭建支架持续支持幼儿,表达交流延伸拓展 。虽然幼儿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非凡的学习能力,但他们仍需要成人的帮助来发展和坚持自己的兴趣,进而获得高质量的STEM学习体验。教师作为幼儿园里与幼儿接触最为密切的成人,要为幼儿在园的STEM学习活动搭建支架,既要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给予幼儿持续的引导和支持,也要将幼儿的表达和交流作为STEM活动的核心。具体而言,教师给予幼儿的引导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师是引导性的参与者,能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和能力,不断调整其介入的程度,和幼儿一起共同解决探索STEM活动所面临的问题。第二,教师是积极的回应者,能为幼儿营造一个快乐温暖、回应迅速的合作氛围,且给予幼儿口头赞美,以此来激发幼儿像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一样思考、计算、创造、不断挑战自我。第三,教师是支持性的促进者,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内为其设置连续性的挑战,如增加一个幼儿不知道的新事实,或为幼儿提供反例,延伸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思考,从而使幼儿获得难忘、持久和相关的经验。 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方式直接决定了其STEM学习必须以表达和交流为核心,以讨论、可视化的形式来引领。一方面,幼儿应该有机会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不同的表现方式所呈现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以涂鸦、绘画、制图等艺术形式表征他们的想法,记录他们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幼儿应该有机会以各种形式进行交流,如与同伴一起提出和解释问题,将同伴的表现与自己的表现进行比较,交流既可以进一步呈现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加深幼儿的STEM学习体验,又可以使幼儿学会归纳并产生在新情境下运用他们所理解的想法。

表达和交流的经验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表现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幼儿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学前阶段的STEM教育对幼儿而言,更多的是一种科学启蒙、兴趣培养、思维发展的教育。 在学前STEM课程建设过程中,就课程目标而言,我们可以考虑以学科领域的划分为依托,将学科领域的要求进行儿童化、活动化、经验化的处理,即类似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学前STEM课程那样,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结合学前阶段各学科领域的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具化为幼儿可以开展的活动和生成的经验。

只要成人为儿童提供适当的“脚手架”,学龄前儿童不仅自然倾向于探索嵌入日常生活中的STEM概念,而且还具有将这些现实世界的经验与潜在的科学概念联系起来的认知能力;当成人有意识地培育幼儿的好奇心并支持他们学习时,幼儿可以有意义地参与涉及探究和设计的活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gstemG_maker/article/details/10857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