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第一课笔记(上)

HCIA第一课



一. OSI 七层参考模型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从上到下):

// 口 诀:物 数 网 传 会 表 应
第七层:应用层:应用程序 APP----通过人机交互提供(实现)各种各样的服务

第六层:表示层:编码 解码 加密 解密

第五层:会话层:发现 建立 维持 终止会话

//上 三 层 ----产 生 数 据 的 地 方
//下 四 层 ---- 搬 运 数 据 ---- 运 输 ---- 传 递 数 据

第四层:传输层

  1. 根据端口号来区分不同的服务
    服务器有端口号0-65535 其中:
    静态端口号(著名端口号):1-1023
    动态端口号:1024-65535
  2. 提供可靠的传输
    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3. 数据分段
    MSS 最大段长度 1480B
    MTU 最大传输单元 1500B

第三层:网络层:通过IP地址来进行寻址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1. MAC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通过物理地址(MAC地址)来进行物理寻址

  2. LLC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为上层服务提供FCS校验

第一层:物理层:定义电气电压 光学特性 接口规范


二. OSI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当我们在七层协议最上层,主机A想和其它主机通信, 比如telnet到主机B,各层都为数据打包后再封装上自己能识别的数据标签,现在我们只说四层以下的通信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数据报文

// 报文就是个数据块,包括要传送的数据,也包括必要的附加信息(包括目的IP,目的端口,源地址,源端口,数据长度,所用协议,加密等等)

PDU 协议数据单元

//会话层是PDU数据单元,传输层封装的是数据段,网络层封装的是数据包,数据链路层封装的是数据帧,最后是通过物理层转化为比特流进行传输(二进制传输)。

// 数据报文(四层包装)

四层:数据段
三层:数据包
二层:数据帧
一层:比特流


四. 三次握手 四次断开

TCP 传输控制协议
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

面向连接:三次握手 四次断开
1. 三次握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YN 同步序列号请求
序列号—记录发送的次数—不同的厂商序列号不一样
Ack 确认
Ack=seq+1

2. 四次断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靠: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tcp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TP:
数据端口(数据传送端口)TCP 20
控制端口(传送控制信号)一般为TCP 21
telnet TCP 23 明文
SSH(安全外壳) TCP 22 密文
http TCP 80 8080
https TCP 443
SMTP(发邮件) TCP 25
POP3(收邮件) TCP 110

tftp UDP 69
DNS TCP/UDP 53
VNC TCP 5900

114.114.114.114
8.8.8.8
Ping 测试连通性指令
14.215.177.39
www.baidu.com–便于记忆

UDP的报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的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5756724/article/details/103127745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