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FA 算法总结

回顾一下使用邻接表的 SPFA 的算法

 

如上图所示:

假设原点是 1 ,也就是说 1 在队列中

将与 1 节点连接的节点放入队列中

此时更新 d[2]=3 , d[3]=9 , d[4]=7 , d[5]=3

将以上节点放入队列中


此时队列里有 2,3,4,5 节点

然后 2 出队,发现与 2 连接的有 3 号节点,更新 d[3]=5, 但是 3 节点在队列中,所以不再进行操作


 之后 3 号节点出队,与 3 号节点连接的只有 4 号节点,但此时 d[4]=7<9+4,选择不跟新


 4 号节点出队,与谁都不连接,过


最后是 5 号节点,与 4 号节点连接,更新 d[4]=5, 4 号节点再次入队,结束


更具上述过程,我们需要几个数组进行维护:

head[i]:存储前驱节点

cnt[i]:存储 i 节点入队的次数  //上述过程没有提到,判断负环使用

d[i]:原点 s 到 i 点的最短距离

vis[i]:i 是否在队列中

struct edge
{
    int to;      //边的终点
    int next;    //
    int w;       //边权
}E[N];

SPFA 的过程类似于 BFS

主要在于建立邻接表。

int cnt=0;//num_egde
void add(int u,int v,int w)//建立一条边起点为 u ,终点为 v ,边权为 w
{
    E[cnt].to=v;
    E[cnt].w=w;
    E[cnt].next=head[u];
    head[u]=cnt++;
}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_Dreamy/article/details/1078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