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bbon和OpenFeign

     Ribbon和OpenFeign我个人为其实算是两个东西,Ribbon侧重于做服务调用时的负载均衡,而OpenFeign侧重于面向接口进行服务调用
     在只引入Ribbon依赖的时候,可以使用restTemplate来进行服务调用,大概流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没有OpenFeign的情况下的一个执行流程。引入openFeign情况下的执行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penFeign相比Ribbon在代码实现上是在客户端多了一层接口,之前用ribbon的时候客户端只有controller层,通过restTemplate请求服务端的controller层。Openfeign需要在客户端创建一个service层,并创建一个service接口(要用到@FeignClient注解),其方法和服务端的controller里的方法相对应,之后客户端的controller调这个接口就行了。
     OpenFeign的引入直接砍掉了restTemplate,客户端controller在调用服务端时不需要再关注请求的方式、地址以及是forObject还是forEntity,完全面向接口调用,层次结构更加明了,而且OpenFeign自身集成Ribbon,所以默认开启轮询的负载均衡。(虽然Eureka也集成了ribbon,但大概是eureka已经停更了,所以openFeign集成了ribbon)。而且还可以和hystrix相结合,写一个类实现service接口,其中实现的方法的方法体便是降级或熔断的fallback方法(需要在接口中指定该实现类)。这样结构更清晰,耦合也更低。

     我们不用过多去研究ribbon,它只是一个提供负载均衡的,大多时候只是更改负载均衡的算法。我们只需要编写好feign的接口以及其降级实现类, 所以引入依赖时,只用引入OpenFeign即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2822484/article/details/10502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