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中的区块链,倒下的撒币庄家

大家都在聊区块链,区块链的概念这两年也被炒的火热。一个新事物能够火起来的最重要原因,因为它能赚钱。

所以在前两年,全国各地你会发现,大大小小的区块链公司争先恐后冒了出来,发了一堆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在骗人的币。

更魔幻的是,大把韭菜极度配合被割,有些韭菜都被割成了老韭菜还在那坚挺地立着,比发币的公司挺得时间都久。

浪潮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靠发币圈一波钱的公司慢慢淡出了视野,区块链炒起来的泡沫也一点点破裂,法律法规的完善引导着这个行业走向正轨。

那么,什么才是区块链?虽然天天嘴里喊着,但真要你解释,真不一定有多少人能解释出来。

我们可以把区块链想象成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和我们平时所见数据库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个数据库是没办法伪造和篡改的。

如果你想在区块链这个数据库搞些见不得光的小动作,下一秒所有人都会知道。场面刺激程度相当于小偷走进了派出所去偷东西,所有人都在看着你想怎么偷。

除了数据无法伪造不可篡改外,这个数据库也没办法虚构。这可不是你平时泡论坛说一句我有一个朋友,就真的有一个朋友的了。

交易记录会根据以往的历史记录被验证识别,确保没有人能无中生有。

对于一笔交易来说,尤其是网上这种虚拟的交易,信任是双方交易的基础,毕竟没有人真的可以顺着网线找到对方。

防止被骗的有效措施在于预防,而不是被骗后再去报警抓人。因为事后能不能找到骗子,要看你上辈子积攒了多少功德,骗子也不是傻子。

区块链的这一套机制运行下来解决了信任的问题,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真的不要小看了这个信任问题,要知道阿里当年为了解决网购的信任问题,做了十多年的支付宝支付,才一步步建立起了消费者和店家的彼此信任。

区块链只靠这一套制度的设计解决了这个问题,光这一点就可以算是天才的设计了。

说到区块链,就绕不开比特币。真正让区块链概念出圈的,也是比特币。比特币应该算是目前对区块链技术最直接的运用场景,也是在大家认知里最熟悉的。

比特币的价格犹如过山车一般起起落落,韭菜们一批批被收割,然后又换一茬新的韭菜。

聪明的韭菜看到大家对这东西这么狂热,干脆我自己也搞一个吧,然后各种魔幻的币就撒了出来,虽然大家心照不宣没有直说,但是场面直逼当年答题的撒币大会。

其中的翘楚当属远在大洋彼岸的孙老师,花式割韭菜的手段层出不穷,没有了孙老师的微博,再也找不到祖传一百万带来的欢乐了。

虽然炒币套牢了一波波的韭菜,撒币的平台也想着用一个漂亮的故事,来寻找下一个接盘侠。

但这些概念的出名,也让更多人真正关注到了区块链本身的这项技术,也为更多技术的极客大牛们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新技术的出现、发展再到成熟使用,总是伴随着正负两面交织前进。正确看待新技术,辩证区分你接收到的信息,一步步见证它的成长,也许,你就是在见证历史。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l16657259232/article/details/10651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