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比特币与区块链

被称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还没有这么普及的2007年,人们习惯于使用现金和刷卡支付,那时候的Q币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虚拟货币之一。一年后,也就是2008年,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整个资本市场一片低迷。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叫做中本聪的人在网上发表了《比特币:P2P电子货币系统》的论文,描述了比特币的模式,搭建起了比特币系统。2009年,一个去中心化的P2P数字货币——比特币诞生了。

随后中本聪在搭建完比特币体系后便彻底消失,由两个前谷歌工程师维护,之后比特币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2010年,一位工程师用10000个比特币购买了一个披萨饼(2018年这些比特币一共价值近6亿人民币),随后一些机构或组织开始接受比特币交易。在2012年到2016年间,比特币价格一直在不断的波动,从开始的几美元到几千美元,直到2017年,比特币突破一万美元,这时候区块链技术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很多人其实对各种虚拟货币的了解多于区块链,因为炒币可以更加直接的获得不可思议的收益(也可能被跑路),而区块链只是一种看起来高深的技术和概念。现在最为主流的比特币(BTC)、以太坊(ETH)以及莱特币(LTC)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所以要识别哪些虚拟货币有真正的应用场景与价值,而哪些只是包装后的庞氏骗局,还需要自我的判断能力以及掌握必要的知识。

我们知道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的主要特点,这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的来讲,比如在金融活动中,就意味着没有第三方的监管,交易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这时候你也许就要问了,如果没有第三方的监管,如何保证交易的公平与否?因为在交易过程中,会产生一条唯一数据,记录着交易的信息,然后这条数据会更新到每个拥有分布式账本的用户中,这样相当于每个人都承认了这条交易的合法性,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去修改它。这样就保证了交易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

平常无论是在交易网站还是钱包中,都会有一串长长的代码,很多人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却知道如果忘记或者弄丢了它的话,麻烦就大了。这串代码就是哈希值,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之一,由于一段数据只有一个哈希值,所以哈希算法可以用来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在每次交易中,都会产生相关的数据块,用来存储网络交易的信息,这种技术叫做非对称加密技术。区别于对称加密技术加密和解密的密钥都是同一个,非对称加密技术存在两个密钥,分别是公开密钥和私有秘钥,只有公开密钥是无法破解传输数据的,需要私有秘钥才能够解密数据,这样就保证了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保密性。由于整个过程不需要验证用户身份,所以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匿名,这也是很多国家大力打击比特币与虚拟货币的原因之一。想象一下,如果事先A与B约定线下交易,通过比特币不记名转账,那么就完全查不到任何的交易记录,这样很多非法的活动便可以做到不被发现。

区块链除了上面所说的分布式与非对称加密技术外,还有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就是用于验证每次记录的有效性,防止任意节点中的数据被篡改。智能合约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基于以太坊的虚拟币中看到,一般会写在白皮书里,大概会说“本币拥有前景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使用很牛逼的智能合约,大家都来买,首发只有100000000枚,永不增发。”其实智能合约是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承诺,只不过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由于智能合约的诞生,区块链的应用范围大大的增加了。

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几年前不去购买比特币,放个一年半载,到现在怎么也事先财务自由了。其实在早十年前购买腾讯的股票,放到现在也可以财务自由了,而且风险相对小得多。如果你在2014年购买了足够多的比特币,那么你要经历N多次的涨跌,在高位能够忍住不卖,在低位能够耐住压力,忍受住无数个失眠的夜,最后迎接曙光…小心翼翼的打开保存已久的硬盘,神圣的时刻…结果你发现硬盘早就被你格式化了…

区块链技术是好的,但是很多人却用它来做一些非法的事情,引用最近网上面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 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 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从最近各大公司都成立了和区块链相关的部门来看,可以预见的是区块链是下一个技术的突破口,在很多领域,包括金融、教育、物联网等都有应用场景。单纯从各大公司招聘区块链相关人才来说,开的薪水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说除了物联网、大数据、VR、人工智能之外,又有了一门技术可以学习和深造。路漫漫其修远兮。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jlinme/article/details/80345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