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Web的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管理系统(源码+数据库+论文)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码头的物流和客运增多,码头业务迎来新的高峰。然而码头业务的增加,导致了人员成本和工作量的增多。为了解决这一基本问题,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此次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将使用当前主流的编程语言Java来开发,采用流行的Java三大框架(Spring + Struts +Hibernate)实现出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界面简洁、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度相对较高的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
该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在系统中可以管理用户、管理船只、管理货柜等等,另外设置了两种权限(管理员和员工),不同权限的用户登录后操作不一样,让用户体会到一个真实的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
本设计遵循码头业务流程,从实际出发,多方调研,反复测试,实现一个功能稳定、性能极佳的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

关键词:系统,Java,管理,web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世纪,全世界的码头都将面对全新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全球化大潮的涌动,催促着一种新的国际体制的加速形成。国际贸易港口码头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频繁和激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高集成度、智能化、光纤化、数字化、综合化、网络化,为船运和码头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必将促进港口间国际贸易的发展与运量的增长[1]。
随着计算机管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应用计算机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本系统是一个复杂而且涉及内容众多的系统,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是码头管理系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为了码头管理工作节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源,迫切需要较好的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软件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率,以降低经济成本。利用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等现代科技和手段,加强和改进码头管理工作,可以降低管理工作的成本,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科技的发展就是要为生产服务,有了码头船只出行及配套货柜码放管理系统一定会为码头工作带来便捷。
1.2 国内外现状
1.2.1 国外主要现状
(1)世界港口码头发展的重心正在加快向中国转移,二战过后,世界港口码头发展日新月异。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更迭,传统的大港地位发生变动,新的优势港口码头不断涌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港口码头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其发展重心已经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而且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全世界有许多著名的海港码头。据有资料记载,目前全世界有亿吨港20个;最大的是新加坡港,2000年货物吞吐量达3.3亿吨;货物吞吐量居前20位的港口中,中国占9个(上海、宁波、广州、天津、青岛、秦皇岛、大连和香港、高雄),美国占4个,日本占3个,欧洲占2个,韩国占2个。按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是香港,2002年吞吐量达1900万标准箱;排名居前10位的港口中,中国占4个(香港、上海、高雄、深圳),欧洲占3个,新加坡、韩国、美国各占1个。按照最新统计,2003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吐量将达到1120万TEU左右,超过韩国釜山港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三位。深圳港将跨人亿吨大港行列,集装箱吞吐量也可突破1000万TEU达1050万TEU,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由此,世界排名居前4位的港口中,中国就占3个,优势已经十分明显。我国已是世界名副其实的港口大国。目前,中国大陆已拥有1467个港口,其中沿海港口165个;对外开放口岸134个[2]。
(2)港口码头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为码头大型化、装卸作业高速化创造了条件,码头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码头作业全过程由电子设备、计算机系统指挥和监控。特别是集装箱装卸设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岸桥、场桥的起重量,起升高度,外伸距,速度参数等均日益增大,向大型高速高效方向发展。由于竞争异常激烈,注入新的高科技内容以提高港口码头作业率是各港口经营者和港机供货商采取的措施和不断追求的目标[2]。
自20世纪70年代初新加坡港修建了该地区第1个集装箱码头以来,PSA(新加坡港务局)就不断引进新的程序系统提高码头操作效率,完善服务标准,一步到位满足客户的需求。过去的几年中,PSA在其技术上的投资已经产生出新的产品与服务,使客户拥有更大的灵活性,节省了时间与成本。这些创新包括无人驾驶吊车、自动门卫申报系统以及无纸化装卸单证系统[3] ,高效方便的管理码头的系统也势在必行。
1.2.2 国内主要现状
我国港口经过60年的发展,码头成绩显著,基础设施规模扩大,生产能力增强,港口码头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发展速度和建设脚步加快,港口密度骤然增大。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发展对运输的需求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中国港口码头建设投资的增长,为港口码头扩张提供动力[4]。
中国传统的港口,大都是综合性的接卸码头,没有具体的码头装卸分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传统港口格局随着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的双向选择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逐渐由港口的综合运用而出现明确的分工[5]。
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是计算机、通讯、网络现代高科技产业,其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它要求运输体系适应运程的需要,主要货物表现在集装箱运输量增长,散货、液体货物呈负增长。码头的功能战略为运输方式的交换点、散货、杂货的集散中心,运输、金融、信息、工业与商业中心、现代物流的集散中心、全程运输中心的贸易后勤基地。组织特点为港口与用户关系密切,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发展。随着国际市场更加开放,海洋运输体系将提高到更加重要的位置[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3708988/article/details/10743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