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认识磁盘,了解磁盘,文件系统的建立与自动挂载)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磁盘结构及分区表示

硬盘的结构

mark

1:数据结构:

扇区:磁盘上每个磁盘被划分成若干个弧段

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在磁盘表面划出圆形轨迹

柱面:在多个盘面构造中,由不同盘面,但出于同一个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的圆柱面

2:物理结构

盘面:硬盘有多个盘面,每盘面2面

磁头:每一个磁头

储存容量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 x 磁道(柱面)数 x 每道扇区数 x 每扇区字节数

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确定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

用fdisk -l查看分区信息

[root@localhost ~]# fdisk -l

磁盘 /dev/sda:322.1 GB, 322122547200 字节,62914560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0b9fb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629145599   313523200   8e  Linux LVM

磁盘 /dev/sdb:1073 MB, 1073741824 字节,2097152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 /dev/sdc:1073 MB, 1073741824 字节,2097152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 /dev/sdd:1073 MB, 1073741824 字节,2097152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硬盘的接口

接口不同大致分为

ATA:并口数据链接主板与硬盘,抗干扰性差,占内存大

SATA(串口):全称是Serial ATA,抗干扰性强,支持热插热拔等功能,速度快,纠错能力强。

SCSI:(小型机系统接口),SCSI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的,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转速快,支持热插热拔等

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

磁盘分区表示

MBR介绍

MBR是主导记录,位于硬盘第一个物理扇区处,MBR中包含硬盘主导程序和磁盘分区。分区有4个记录分区,每个分区16个字节

fdisk 命令–查看或管理磁盘分区

fdisk -l [磁盘设备]
或
fdisk [磁盘设备]
查看时,带有“*”标识的是引导分区

fdisk /dev/sdb  进入交互式的分区管理界面
常用指令
p		列出硬盘中的分区情况,信息显示的格式与执行"fdisk -l"命令相同
n		创建新分区
d		删除分区
t		变更分区类型,转换格式
w		保持配置
q		退出
l       查看分区对应的系统ID号

mkswap命令

在Linux系统中,Swap分区的作用类似于Windows系统中的“虚拟内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理内存不足的情况。在当前Linux主机运行的服务较多,需要更多的交换空间支撑应用时,可以为其增加新的交换分区。

命令使用的格式
mkswap 分区设备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 //查看总交换空间大小'
swapon /dev/sdb1						'//开启交换分区/dev/sdb1'
swapoff /dev/sdb1					'	//关闭交换分区/dev/sdb1'

[root@hostname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查看总交换空间的大小'
SwapTotal:       4194300 kB									'//原本是4G多'
[root@hostname ~]# swapon /dev/sdb3							'//开启交换分区/dev/sdb3'
[root@hostname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再次查看总交换空间的大小'
SwapTotal:      28164792 kB									'//现在变成了28G'
[root@hostname ~]# swapoff /dev/sdb3						'//关闭交换分区 /dev/sdb3'
[root@hostname ~]# cat /proc/meminfo | grep "SwapTotal"		'//再次查看总交换空间大小'
SwapTotal:       6194300 kB									'//交换空间变成了原来的6G多'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深海有座未亡的城!」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N_TangZheng/article/details/102866952

磁盘分区的表示

常见的硬盘可以划分为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通常情况下主分区只有四个,而扩展分区可以看成是一个特殊的主分区类型,在扩展分区中可以建立逻辑分区。

Linux中将硬盘,分区等设备均表示不同文件
硬盘:对于IDE接口的硬盘设备,表示为“hdX”形式的文件名。而对于SCSI接口的硬盘设备,则表示为“sdX”形式的文件名。其中"X"可以为a,b,c,d等字母序号。例如:将系统中的第一个IDE设备(硬盘)表示为“hda”,将第二个SCSI设备表示为“sdb”
分区:表示分区时,以硬盘设备的文件名作为基础,然后在后面添加该分区(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对应的数字序号即可。例如:第一个IDE硬盘中的第一个分区表示为"hda1",第二个分区表示为"hda2"。第二个SCSI硬盘中的第三个分区表示为"sdb3",第五个分区表示为"sdb5"

linux系统文件类型

文件系统(File System)类型决定了向分区中存放,读取文件数据的方式和效率,在对分区进行格式化的时候需要选择所用的文件系统类型

EXT4文件系统

存放文件和目录数据的分区

典型的日志文件

SWAP交换文件系统

Linux系统建立交换分区

交互分区相当于虚拟内存

一般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物理内存的1.5-2倍。

XFS文件系统

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

特别擅长处理大文件,支持上百万T字节

管理磁盘及分区

在Linux服务器中,当现有硬盘的分区规划不能满足要求(例如,根分区的剩余空间过少,无法继续安装新的系统程序)时,就需要对硬盘中的分区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有时候还需要添加新的硬盘设备来扩展存储空间

fdisk命令–检测并确认新磁盘

fdisk -l [磁盘设备]


fdisk /dev/sdb  进入交互式的分区管理界面
  常用指令
p		列出硬盘中的分区情况,信息显示的格式         与执行"fdisk -l"命令相同
n		创建新分区
d		删除分区
t		变更分区类型,转换格式
w		保持配置
q		退出
l       查看分区对应的系统ID号

创建文件系统

创建文件系统的过程也是格式化分区的过程,在Linux系统中使用mkfs(Make Filesystem,创建文件系统)命令格式可以格式化XFS , EXT4 ,FAT等不同类型的分区,而使用mkswap命令可以格式化Swap交换分区。

mkfs命令

实际上 mkfs命令是一个前端工具,可以自动加载不同的程序来创建各种类型的分区,而后端包括有多个与mkfs命令相关的工具程序,这些程序位于/sbin/目录中。

[root@localhost ~]# ls /sbin/mkfs*
/sbin/mkfs  /sbin/mkfs.btrfs  /sbin/mkfs.cramfs  /sbin/mkfs.ext2  /sbin/mkfs.ext3  /sbin/mkfs.ext4  /sbin/mkfs.minix  /sbin/mkfs.xfs

创建EXT4文件系统

创建EXT4文件系统时,结合"-t ext4"选项指定类型,并指定要被格式化的分区设备即可
[root@localhost ~]# mkfs -t ext4 /dev/sdb

创建FAT32文件系统

将分区 /dev/sdb6 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先通过fdisk工具添加/dev/sdb7分区,并且将ID号设为6)
[root@hostname ~]# mkfs -t vfat -F 32 /dev/sdb7
或者
[root@hostname ~]# mkfs.vfat -F 32 /dev/sdb7
两个命令是一个意思	

mount命令–挂载文件系统

mount [ -t文件系统类型] 内存设备挂载点

mount          显示当前系统中已挂载的各个分区(文件系统)的相关信息,最近挂载的文件信息将显示在最后面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存储设备 挂载点目录
mount -o loop ISO镜像文件 挂载点目录
mount -a  将现在所有能挂载的都挂载
将光盘设备挂载到/media/cdrom目录 
[root@hostname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umount命令–卸载文件系统

例如:通过umount命令卸载之前挂载的Linux分区,光盘设备
[root@hostname ~]#umount /ccc				通过挂载点目录卸载对应的分区'
[root@hostname ~]#umount /dev/cdrom			通过设备文件卸载光盘'

设置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

系统中的/etc/fstab文件可以视为mount命令的配置文件,其中存储了文件系统的静态挂载数据,Linux系统在每次开机时,会自动读取这个文件的内容,自动挂载所指定的文件系统。

默认的fstab文件中包括了根分区,/boot分区,交换分区及proc,tmpfs等伪文件系统的挂载配置。

mark

第一字段:设备或设备卷标明
第二字段:文件挂载点
第三字段:文件类型
第四字段:挂载参数defaults
第五字段:是否要dump备份
第六字段:进行磁盘查询顺序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hT

[root@localhost ~]# df -hT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xfs        50G  1.1G   49G    3% /
devtmpfs                devtmpfs  1.9G     0  1.9G    0% /dev
tmpfs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tmpfs                   tmpfs     1.9G   12M  1.9G    1% /run
tmpfs                   tmpfs     1.9G     0  1.9G    0% /sys/fs/cgroup
/dev/sda1               xfs      1014M  146M  869M   15% /boot
/dev/mapper/centos-home xfs       245G   33M  245G    1% /home
tmpfs                   tmpfs     378M     0  378M    0% /run/user/0
tmpfs                   tmpfs     378M     0  378M    0% /run/user/1001

oup
/dev/sda1 xfs 1014M 146M 869M 15% /boot
/dev/mapper/centos-home xfs 245G 33M 245G 1% /home
tmpfs tmpfs 378M 0 378M 0% /run/user/0
tmpfs tmpfs 378M 0 378M 0% /run/user/100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7151717/article/details/10692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