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 常见电磁兼容器件设置

磁珠

磁珠的作用在成品电路板上,我们会看到一些导线或元件的引脚上套有黑色的小磁环,这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磁珠。磁珠的全称为铁氧体磁珠滤波器(另有一种是非晶合金磁性材料制作的磁珠),是一种抗干扰元件,滤除高频噪声效果显著。  
铁氧体材料的特点是高频损耗非常大,具有很高的导磁率,使电感的线圈绕组之间在高频高阻的情况下产生的电容最校当磁珠中有电流穿过时,铁氧体对低频电流几乎没有什么阻抗,而对较高频率的电流会产生较大的衰减。对于抑制电磁干扰用的铁氧体,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为磁导率μ和饱和磁通密度Bs。它的等效电路为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串联,两个元件的值都与磁珠的长度成比例。当导线穿过这种铁氧体磁芯时,所构成的电感阻抗是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加。高频电流在其中以热量形式散发。  
在低频段,阻抗由电感的感抗构成。低频时R很小,磁芯的磁导率较高,因此电感量较大,L起主要作用,电磁干扰被反射而受到抑制,并且这时磁芯的损耗较小.整个器件是一个低损耗,高Q特性的电感。这种电感容易造成谐振.因此在低频段有时可能出现使用铁氧体磁珠后,干扰增强的现象。
在高频段,阻抗由电阻成分构成,随着频率升高,磁芯的磁导率降低,导致电感的电感量减小,感抗成分减校这时磁芯的损耗增加,电阻成分增加,导致总的阻抗增加。当高频信号通过铁氧体时,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换成热能的形式耗散掉。  
铁氧体磁珠广泛应用于印制电路板,如在印制板的电源线入口端套上磁珠(较大的磁环),就可以滤除高频干扰。铁氧体磁环或磁珠专用于抑制信号线、电源线上的高频干扰和尖峰干扰,它也具有吸收静电放电脉冲干扰的能力。  
电感是储能元件,而磁珠是能量转换(消耗)器件。电感多用于电源滤波回路,侧重于抑制传导性干扰;磁珠多用于信号回路,主要用于EMI(电磁兼容)方面。磁珠用来吸收超高频信号,例如在一些RF电路、PLL、振荡电路、含超高频存储器电路等,都需要在电源输入部分加磁珠。  
磁珠的单位是欧姆,是按照它在某一频率下产生的阻抗来标称的。磁珠的数据参数表(DATASHEET)上,一般会提供频率和阻抗的特性曲线图,常以100MHz为标准,比如600R@100MHz,意思就是在100MHz频率时磁珠的阻抗相当于600欧姆。   
例如某磁珠参数为120Ω,25%,3A,1206,是指在频率1OOMHz时,阻抗值为1200,允许误差是:±25%,允许穿过的标称最大电流为3A;1206是外形尺寸,EIAl206(英制:英寸)等同于JIS/IEC3216(国际单位制:毫米),即长3.2mm、宽1.6mm。磁环和磁珠对高频成分起吸收作用,也称为吸收滤波器。  
普通滤波器由无损耗的电抗元件构成,又叫反射滤波器。当反射滤波器与信号源阻抗不匹配时,就会有一部分能量被反射回信号源,造成干扰电平的增强。为解决这一弊端,可在滤波器的进线上使用铁氧体磁环或磁珠,利用它们对高频信号的涡流损耗,把高频威分转化为热损耗。  
磁珠抑制开关噪声属于主动抑制型。通常噪声滤波器只能吸收已发生的噪声,属于被动抑制型。磁珠则能抑制开关噪声的产生,属于主动抑制型。磁珠可广泛用于高频开关电源、录像机、电子测量仪器、以及各种对噪声要求非常严格的电路中。不同的铁氧体抑制元件,有不同的最佳抑制频率范围。通常磁导率越高,抑制频率越低。此外,铁氧体体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在体积一定时,长而细的形状比短而粗的抑制效果好,内径越小抑制效果也越好。但在有直流或交流偏流的情况下,还存在铁氧体饱和的问题,抑制元件横截面越大,越不易饱和,可承受的偏流也越大。

差模电感和共模电感

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差模电感,也叫差模扼流圈。共模扼流圈可以传输差模信号,直流和频率很低的差模信号都可以通过,而对于高频共模噪声则呈现很大的阻抗,发挥了一个阻抗器的作用,所以它可以用来抑制共模电流骚扰。共模扼流圈工作原理及插入损耗特性(或称阻抗特性)
共模电感扼流圈是开关电源、变频器、UPS电源等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工作原理:当工作电流流过两个绕向相反线圈时,产生两个相互抵消的磁场 H1、H2,此时工作电流主要受线圈欧姆电阻以及可忽略不计的工作频率下小漏电感的阻尼。如果有干扰信号流过线圈时,线圈即呈现出高阻抗,产生很强的阻尼效果,达到衰减干扰信号作用。
共模扼流圈插入损耗特性是由其在干扰频谱下的阻抗特性来衡量的。当频率范围为0.01~1MHZ时,阻抗主要取决于线圈电感L。当频率范围为1~10MHZ时,阻抗主要取决于绕组分布电容CK。当频率范围为>10MHZ时,阻抗与绕组电容、主回路电感、漏电感和磁芯铁损与铜损所组成的并联电路有关(ZS为等效阻抗)。  
对理想的电感模型而言,当线圈绕完后,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线圈的中心内。但通常情况下环形线圈不会绕满一周,或绕制不紧密,这样会引起磁通的泄漏。共模电感有两个绕组,其间有相当大的间隙,这样就会产生磁通泄漏,并形成差模电感。因此,共模电感一般也具有一定的差模干扰衰减能力。(所以,设计的时候,只加入了共模电感,而利用共模电感较大的漏感作为差模电感,便没有必要加入额外的器件作为差模电感。)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漏感。如在普通的滤波器中,仅安装一个共模电感,利用共模电感的漏感产生适量的差模电感,起到对差模电流的抑制作用。有时,还要人为增加共模扼流圈的漏电感,提高差模电感量,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  

大电容并联小电容

由介质隔开的两导体即构成电容。作为电路元件的电容器一般只考虑其电容量值(标称值),在理论上也只按电容量来处理(低频时)。但实际上一个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却如下图(a)所示。其中,电阻Rc为极间绝缘电阻,它是由于两导体间的介质的非理想(非完全绝缘)所致; 电感Lc为分布电感,小容量电容器的引线电感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这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jwL)是很大的,因此大电容的高频特性不好;相反,小容量电容(贴片电容)体积做得很小,因此所等效的分布电感很小了,从而可以这么理解,小容值的电容有很好的高频特性,但由于电容容量比较小,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所以,如果我们为了使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可以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常用滤除高频的小电容为0.1uF(104)的瓷片电容,当频率更高时还可以并联更小的电容,例如几pF,几百pF。在数字电路中,一般都要给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并联一个104的电容导地(滤除高频干扰,提高电源稳定性,它越靠近芯片位置越好)  
在实际工程中,元件都不是理想元件,因此电感也不一定是电感,(参考在放置去耦电容的时候,如果放的离开关比较远,那么电容很可能会呈现感性,适得其反),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175762/article/details/106780059
E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