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挫折”这件事

  最近脑海中总是浮现这样一个词:挫折,经过一番思考,忽然发现,从小到大,我似乎没有经历过较大的挫折。曾听说,经历过大的磨难和挫折,会让人迅速地长大与成熟。可能正是没有经历过较大挫折的原因,自我感觉成长的速度很慢,直到如今,大学毕业之际,仍然有些许不成熟,或者说,很不成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趁着最近毕设答辩完成,闲下来写一篇文章(记一篇流水账),来回忆一下我从小到大遇到过的那些“挫折”。

  小学时期,还不懂事,也不知道什么叫做“挫折”。只记得小时候,刚从乡下来到城市,由于基础太差,连一所并不算好的小学都不想接收,后来还是爷爷找了点关系,勉强能够进入学习。小学时由于调皮捣蛋,班主任很不喜欢我,但是我跟同学们关系很好,老师的不喜欢似乎也没有太影响到我的成长。在六年级时换了一个班级,最终小升初考了全校第二名进入了区里最好的初中,小学时过的无忧无虑,似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

  进入初中,第一次考试考了全校100多名,从那个很一般的小学出来后,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我的基础这么差,尤其是英语。父母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尽力就好,而期中考试时像开挂一样考到年级二十几名,第三次月考考到年级前二十,到后来年级前十甚至前五是很常见的成绩。在初中阶段,英语突飞猛进,恰好遇到的两个班主任都是英语老师(当然,英语的进步也离不开她们的培养),因此她们都十分喜欢我,虽然我还是很调皮。当时,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玩耍,比起那些每天作业做到晚上12点的同学来看,我的作业几乎从不带回家,放学之后打篮球(或者三国杀)到天黑,回家之后吃宵夜看电视(当然,可能是因为我很少做语文作业的原因,我基本在学校就能将作业全部完成)。初中阶段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不过初二时与班上一位要好的朋友关于高中的“设想”现在看来似乎有点好笑,当时我们都觉得要去市内最好的高中,最后却都留在了区一中,不过中考后我们似乎不那么失落,甚至连一点不高兴也没有,可能是因为经历了初三,曾经的想法已经变了吧。

  高中时期,也是在玩玩打打中过去,高一时落下的课程最终还是在高考中体现,高一时玩的太嗨,理综三门课都没有认真听过课,凭借着三基的高分仍然留在了火箭班。尽管高三几轮复习时,理综都能考到260甚至270+,但在高考时,理综发挥失误考了241,高考总分631,在湖北省排名5000左右。带过我的两个班主任分别对我说,我至少应该考650/640以上,也许她们对我的期望值很高,让她们失望了。而就我自己而言,看到成绩的瞬间并没有太过失落,尽管有一些失误,但到时看到的一句话“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错阳差”,似乎也说服了自己,因此并没有过多地纠结分数问题;并且因为一些原因,也没有过于在意985、211的学校头衔,最终报考了西电,成为了当年西电在湖北招生的最高分。

  进入大学,仍然是之前的状态,大部分时间在玩,但是学习也不会落下太多,可能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在大学中,利用往年期末试题,总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不错的分数。大一结束,均分排名班级第3,由于一个竞赛偶然的加分,意外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当时觉得十分的幸运与惊喜;说实话,在大学学习中,我并没有很用功,但最后仍然获得了保研资格,似乎我总是这么的“幸运”。大学过程中,遇到过一些小挫折,大多是一些课程成绩。大二时的模电,半小时写完试卷,检查3遍后交卷,原以为95+,结果成绩出来只有80,知道成绩时觉得很受打击;大三时的DSP,由于前面考的几门成绩都不错,因此复习DSP时很放松,不认真,又恰恰碰到题目改革,因此最后只考了85,将大三时的平均分拉下一大截……

  仍记得在上海交通大学直博面试时,老师问我在大学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我思考了一会,发现好像没遇到过较大的挫折,于是我说了大三时参加英语竞赛的事,我准备了大概3个月,为的是进入决赛拿到国家一等或特等奖,可是得知只获得了二等奖时,我确实很失落,跑去老师办公室看成绩,发现与进入决赛的最后一名选手只相差了一分,而我在考试过程中,因为不确定而没有写上的正确答案至少有1-2分,当时我突然觉得是不是老天爷在跟我开玩笑,为什么考试的时候不把想到的可能答案写上去。(这么简单的考试技巧,宁可错写也不空着,为什么我当时就会选择把试卷空着?)

  突然发现,也许因为我很少(或从未)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不管是学业还是其他,因此对各种可能的结果都可以接受,从来不会很失望,导致我至今没有感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我经历过失败,有过难过和失望,但我觉得还不足以用挫折来形容它们,因为我很快就能从中恢复。最后,虽然不知道经历挫折是好是坏,但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被挫折打败,不被困难吓倒,而是学会利用它们快速地成长!


  博主不定期发布『保研/推免、C/C++、5G移动通信、Linux、生活随笔』系列文章,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哦!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3871127/article/details/10654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