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课程笔记

计科170304第五次~第九次课(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重点 

第五次课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1)

主要内容:

一、主要功能:在相邻结点间传输数据帧。

发送端: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

接收端:把物理层交上来的比特流识别出每一个数据帧。

二、信道类型:

1. 点对点:一对一,寻址简单(甚至不需要寻址),控制协议也简单,没有冲突,一般全双工。

典型协议:PPP

2. 广播:多点共享信道,准确寻址,可能存在冲突,要有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协议。一般是半双工。

以早期以太网为例。

三、数据链路层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封装成帧:

重要问题:帧定界

四、点对点协议:ppp

1. 三个组成部分:带IP数据报的,LCP帧,NCP帧

2. 封装成帧:帧格式,7E作为帧定届。

3. 透明传输:

(1)异步链路模式:以字符为单位,字符填充法

(2)同步链路:以比特为单位,比特填充法。

4. 差错检测:CRC校验

5. 特点: 简单,灵活,不保证可靠性,开销小,全双工

(早期,HDLC复杂,保证可靠性)

6. 用于: (1)拨号连网;(2)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主干线路的链路层协议,如  PPP+SONET/SDH 模式

五、广播信道的应用-早期以太网(传统以太网)

多点共享信道,需要有解决冲突的协议

1. 媒体共享技术

(1)复用技术:物理层,静态划分信道,适用于骨干线路。

从一点到零一点的主干信道的大量(多路)数据传输。

(2)多点接入(access)技术 :计算机接入网络中需要用到  

多个站共享信道通信。

  a 受控接入:有控制站,起到通信控制作用。所以不会发生冲突;

 b随机接入:各站平等,公平竞争信道。(早期以太网采用)

需要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协议:采用CSMA/CD协议

2.  CSMA/CD协议要点

规则1:发送数据前要监听信道,忙则等待,继续监听,空闲则发送;

规则2:发送数据时,要继续监听信道,如果冲突,进入一个避退算法,等待随机一段时间,然后进入规则1;如果没有冲突,完整发送完数据帧。

完整工作过程:。。。。

-----------------------------------------------------------------------------------------------------------------------------------

第六次课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2)

回顾CSMA/Cd :要求掌握工作过程。规则。解决的问题;

一、争用期

1. 由来、意义,

2. 大小: 10Mb/s  以太网 为51.2 微秒,

3.  所以最短帧长为:64字节。

(保证争用期内,数据帧不能发送完;

如果和其他站有冲突,一定是在前64字节发送期间;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帧发送的前64字节,没有冲突,就不会有冲突了,可以顺利发完)

二、集线器(星型结构)组网特点:

逻辑上仍然是总线结构:广播;半双工;共享带宽;物理层设备;CSMA/cd;

碰撞域和广播域是整个网络。

----------------------------------------------------------------------------------------------------------------------

第七次课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3)

一、以太网标准:

1. DIX v2 :是实际标准,相当于MAC子层要求的功能。

2. IEEE802.3 官方标准- 分为LLC 子层、    MAC子层

所以,数据链路层 简称为MAC层,MAC帧,MAC地址。

二、.以太网地址格式和数据帧格式。

1、地址:48位:24+24;特殊位:i/g;G/L

2. 数据帧格式: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字段、FCS
3. 两个基本概念:

(1)广播域

(2)碰撞域(冲突域)

三、网桥的作用

早期,扩展局域网的设备,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采用接收、存储、查表转发的工作方式;

四.交换机的工作过程(重点中的重点)

收到每一个帧,有两步处理:

(1)是自学习自学习算法建立和维护站表;

(2)是处理帧:查表,或从特定接口转发,或广播转发,或丢弃帧

(其实在自学习之后,查表之前,先要检查一下帧的有效性,有效帧才去查表,无效帧直接被丢弃)

详细见ppt P141 页步骤归纳  和p142页例子。

----------------------------------------------------------------------------------------------------------------------

第八次课  数据链路层(4)

五. 根据四,对照集线器组网方式的特点,逐条总结交换机组网的特点。

集线器组网:广播;半双工共享带宽物理层设备;使用CSMA/cd;

碰撞域和广播域是整个网络。

交换机:

(1)查表转发的交换方式(1.表中能找到目的地址,点到点转发2.找不到目的地址,广播转发);

(2)全双工(两端接口都是才可以, 这时候相当于点到点通信;不需要CSMA/CD)

(s-hub:半双工,S-S,S-主机,S-路由器:全双工)

如果工作在半双工,就用CSMA/CD协议

(3)独占带宽。 假如每个接口是100Mb/s,发送和接收都是100MB/S(全双工时),

每一个接口都可以同时通信,都可以达到此速率。 

总线带宽:16*100Mb/s*2= 3.2G b/s  (16口交换机,全双工)

(4)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两层设备 L2(第二层);两层交换机

见(2)

(5)广播域:整个网络,碰撞域:每个接口是一个独立的碰撞域(可以所有接口同时通信,不会发生碰撞)

 

重点:掌握交换机自学习和处理转发帧的算法(过程),例题和课后3-33

       交换机和集线器组网的特点,比较。

五、早期(传统)以太网(总线和集线器星型时候)的物理层:曼彻斯特编码

六、以太网的发展:

10M/s-100Mb/s-1000MB/s-10gb/s-40Gb/s(100Gb/s)

变和不变。不变:帧格式、最短帧长,数据链路层协议。

变:帧间隔(96比特不变,时间变);物理层规程和编码技术改变。

------------------------------------------------------------------------------------------------------------------------

第九次课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5)

七、虚拟局域网技术(virtual LAN)

在逻辑上,按照某种需求,对网络资源重新划分。

当交换机找不到目的地址,广播,可能造成广播风暴。

解决方法:一个广播域内,计算机数量不能太多。

用技术来隔离广播域---vlan技术可以实现

vlan特点:

1. 每个vlan是一个广播域;

2. 同一vlan内的主机可以通信,不同vlan的主机在数据链路层是隔离的;

计科170304第四章网络层(1)(2)(3)(第十次课-第十二次课 重点

第十次课 -第十二次课 第四章 网络层(1)(2)(3)

回顾数据链路层( 一个网络内部的技术,从体系结构来说:一种局域网还是广域网都只涉及物理层和数据链据层技术,当网络要互相连接的时候,用到网络层):

1. 任务、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2.点对点信道:PPP协议

3.广播信道:早期以太网 (总线型、集线器-星型10base-t)

   CSMA/CD; 争用期-最短帧长;地址格式和帧格式;集线器组网特点

4.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组网特点;交换机自学习和查表转发帧的过程;

虚拟局域网;交换机配置

5.以太网的发展过程:早期以太网-高速(100M/S,1000M/S,10gbs,40gps,100gps)

网络层学习导入:

(广域网:解决远距离点到点传输问题:例:sonet/sdh +PPP; 10G 以上的以太网)

局域网:以太网、WLAN(wifi)-IEEE 802.11.                        WMAN -wimax:802.16

这些网络有互联需求。

TCP/IP协议体系:只要在网络层遵守IP协议,就可以接入。 网络接口层:看你的具体网络

 任务:    分组转发           路由选择

网络层学习重点:IP协议和           路由协议

                携带着数据的IP数据报     路由表

其他协议:ARP。ICMP;IGMP协议。

第四章 网络层(1)

一、IP地址

1. 分类IP:

(1)ABCDE五类,

(2)路由的种类:直连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间接交付的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默认路由

(3)路由器组网实验:单路由器组网;两个路由器组网;

2. 划分子网

(1)三级IP:原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原主机号

网络地址(网络号):原网络号+子网号

(2)子网掩码:32位,连续的1和连续的0的组合。能标识出三级IP地址中网络地址和主机号分别所占的位数。

计算:三级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与 =  该子网的网络地址。

3. 构造超网(后面讲)

二、分组转发过程

1. 分类IP情况下,分组转发算法(了解)

2. 划分子网的情况下,分组转发算法(会计算,课后4-20作业题,要求)

下次课预习:IP地址和硬件地址-ARP协议;IP数据报格式;构造超网。

发布了13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329 · 访问量 24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chen_zan_yu_/article/details/1056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