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直被马老师成功学 洗脑(996ICU)

摘自: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732119850752458681%22%7D&n_type=0&p_from=1

经济学家林采宜:996是一种洗脑文化

针对外界热议的“996”话题,经济学家林采宜通过其公众号发表了观点,她认为马云对996工作制的解释存在三大谬论。

第一个谬论:“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

希望美好生活,希望被尊重,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的权力。但是马云所说的“成功”是少数人的事情,毕竟,这个世界是由他眼里“不成功”的芸芸众生构成的,有钱、有名或者名利双收的是极少数。把“成功”定义成人生的目标,会误导你无止境地付出,最后,大部分人没有得到期待的回报。

第二个谬论:“只有你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有回报,你不付代价,你是不可能有回报的。”

生活中大概率的情况是:你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并不是所有的耕耘都有收获。大多数人对小概率的“成功”抱着过于美好的期待,而对这种大概率的风险没有充分的预期。当然,鼓励员工愿意冒巨大的风险去获取小概率的成功比较符合老板的利益。

第三个谬论:“在阿里呆十年,接受996,就是成长。”

阿里的成功学只能代表某一种价值观,接受这种价值观不代表成长,不接受这种价值观也不代表堕落。社会的开放和文明在于接纳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你可以选择搏命奋斗,为了成功,为了出人头地;我也可以选择随遇而安,过平淡的生活,做普通人,只要我的生活方式不伤害其他人,我的选择就应该得到尊重。

很多人说,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可我认为,比没有信仰更可怕的,是没有理性。一些企业借助于所谓的企业文化去统一员工的思想,以“使命感”、“成功”“团队精神”等各种名义来剥夺个人的合法权力,本质上是违背现代商业的契约精神的。

一般而言,员工和企业的雇佣合同里承诺付出的是自己的劳动,而不是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企业对员工的约束权力仅在于劳动纪律和业绩考核,没有权力去给员工洗脑,要求员工接受老板的价值观。

每一个员工都有资格对老板说:“我在劳动合同里许诺出卖的只是我的劳动,不是思想的自由和选择价值观的自由。”

站在财富高地上,或者权力的高地上,并不意味着你就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有资格教化他人。

律师:这是一场公然的压榨

律师@法山叔在微博评论:

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如果你要加班,除了需要给到加班费以外,每月加班总时长不得超过36小时。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照此标准,996让劳动者每周工作72小时的规定,就是一场绝对的违法,一场公然的压榨,一次对劳动者生命进行的赤裸裸的打劫。

而这种打劫居然还被披上了“拼搏”、“奋斗”、“福分”、“梦想”的外衣,对此我只能说,老板就是老板,一个个都是辩论鬼才。

最后分享一段基金君在微博看到对“996”一段经典评论。(图片格式,不好复制,请点击以下连接看原文)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732119850752458681%22%7D&n_type=0&p_from=1

 

 

 

发布了7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84 · 访问量 39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ackerie/article/details/8931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