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IT小小鸟

引言

几个月前在刘未鹏的博客上看到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 这篇文章,出于好奇,后来买了这本书,每天挤出一点时间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本想借着这本书连同把这篇文章一起简单地总结一下,发到我的微博上,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越写越多,后来我就想把它变成文章吧,就别发微博上了,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进度条的作用

想像这样一个场景:假设你去一个非常火的饭店去吃饭,你看到在你前面有很多人在等着吃饭。现在有2种情况:1、热心的老板告诉你只要等15分钟之后就有位置了。2、没人告诉你会等多长时间。如果在第2种情况下,由于没有时间的“进度条”给你希望,估计你在等待的过程中一定会很着急,甚至你有可能在等到14分钟的时候,然后就不再等待下去,去别人家吃了。

其实上面例子中反映出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当我们信心满满的为自己设定一个宏伟的目标时,我们没有给这个目标设定一个进度条,即在你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只会知道你完成还是没完成目标,而完全不知道我们离目标还有多远时,试问你能坚持多久? 比如,你定一个减肥目标,假设按照你每天的锻炼时间,达到你设定的目标需要2年的时间(当然了,你自己并不知道这个时间),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让你称自己的体重,当达到目标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告诉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成效,你更加不知道我还需要坚持多久才能完成我的目标,试问你能坚持多久? 而且这仅仅是一个需要2年时间的小目标,试想,如果你设定的1个目标需要10年才能达到,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只有无尽的迷茫,完全看不到目标的尽头,你能坚持多久?因此当设定一个大的目标时,一定要把它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如果这其中的小目标,你都能大概计算出完成它需要的时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完成当初设定的目标。

Getting Things Done 这本书更加详细地介绍了上面的方法,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建议大家读一读。GTD 心法是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写的很好,尤其是这个人给链接的那篇文章用任务表取代时间表,我感觉写的非常不错。

通过进度条的这件事,我想到下面的这张图片。

进度条的作用

想像一下,如果这个人在挖钻石的时候,有一个进度条指示他离钻石还有多远,那么结果将注定不同。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人不够坚持,因此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不要过早地放弃。

不要过早地放弃

当我们已经设定好自己要实现的目标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很可能就会有人过早地放弃它。放弃的原因通常有以下4种:

  1. 自己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去
  2. 看不到目标的终点,导致坚持不下去
  3. 担心自己付出了时间,最终不能完成目标。尤其对于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的目标来说,我们不断担心付出的时间最后会收获不到成果,导致提前放弃目标
  4.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可能遇到自己先前没有想到的困难,导致放弃目标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应该去培养自己的毅力,学会坚持,如果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毅力,谈什么方法论都是瞎扯。对于第二种情况,上面我介绍的进度条方法可以很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是最危险地一种,如果我们设定了1个目标,而方向反了,这会白白浪费掉大量地时间,相信谁都会担心这种情况。因此,当设定目标的时候,我们应该非常慎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会设定这样地目标?完成这个目标最多需要花费我多长时间?我完成这个目标的概率有多大?如果完成不了这个目标,对我有什么损失?我能接受这样地损失吗?记住:在设定一个可以影响自己命运的目标时,一定要谨慎,要尽自己最大地努力去调研这个目标是否靠谱,一旦做了足够多地调查,也能回答了我上面提出地几个why,你依然认定这个目标是对的,那就放手地去做吧。最后,你有可能发现这个目标是错的,So TMD what? 你已经做了一个当时的自己认为最好地决定。一件事情可以因为没有做成而留有遗憾,但是千万不要让自己后悔没有去做这件事情。

对于第四种情况,我引用刘未鹏博客上的一句话: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048522 查看本文章

如果你遇到困难,不妨用一用互联网,用一用群体的智慧,看看别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办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面尽是前人的脚印,不要仅仅因为一时摸不着头绪,找不着出路就退出,这不是informed decision,问一问自己作出退出的决策是否基于足够的信息,我是否进行了足够的调查,至少,是否去简单用了用搜索引擎。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会终将变老。当有一天自己坐在一颗大树下回想自己的人生时,不希望自己会后悔有些事情我还没有去做。

不希望自己会后悔有些事情我还没有去做

对书中人物地思考

看到书中这么多的主人公,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徐宥,当然了,这很有可能他是书中的最后一个主人公的原因,哈哈。我觉得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辛勤的汗水、对书籍的兴趣和其过人的天赋。当我看到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我在想兴趣真TMD的是个重要的东西,它可以让你对一件事充满好奇,并且不知疲倦地想做这件事情。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兴趣?

说到这里,想到几年前我看鸿观时,宋鸿兵老师曾说的一件事:一个大学物理教授正在家中看关于天体方面的视频,而他的小孩也非常入迷地看着,后来这个教授又给了这个小孩买了很多关于物理方面的视频,而且这个小孩在看的时候不断地问他父亲问题,慢慢地,这个小孩提出的问题连他的父亲也回答的很吃力,最后这个小孩被很多美国名校争抢着要。

从上面的事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的兴趣就是物理。那么回到我上面的问题中来,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兴趣呢?我觉得这是培养不出来的。就算让我天天和自己心中的女神papapa,时间长了也会腻了吧,哈哈。大家不妨想一想,抛开任何其它的束缚,你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让你在剩下的人生中,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你会对它失去兴趣吗?如果不会的话,那么祝贺你找到了兴趣。

这个世界上天才很少,大多人都是智商与天赋平平的普通人。回看书中的人物来说,他们取得的小成就是因为兴趣吗?我觉得不是,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小成就是因为他们对待计算机这个东西的勤奋与坚持,而不是他们对计算机有多么的感兴趣。除非你对待一件事情可以做到上面那个小孩对待物理一样,否则如果你想在某一方面成为专家,你就必须不断地去引导自己,让自己坚持地去做这件事情。而对于那些拥有兴趣的人是不是就不用坚持了?答案肯定是用。只不过这样的人要比我们普通人舒服多了。假设你想在数学领域成为一个专家,那么你需要不断地坚持,克服自己的惰性,不爱学的时候要给自己放松一下,然后再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学下去。而对于一个生来就对数学有极大兴趣的人来说,你不让他学习数学他都会自己去主动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使他充实与快乐,你说这样的人能不成为专家吗?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还是好好地去践行10000小时理论吧。大家可能觉得10000小时也不算很多,大约5年就可以成为技术专家了,其实大家不妨可以看看技术大牛养成指南,一篇不鸡汤的成功学实践,就知道10000小时到底长不长了。

其实书中的这些人物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懂得去反思自己。书中的这些人物其实都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有各种各样地迷茫,但是人家都会去反思自己的处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目前自身缺什么,我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实现我想要的目标。这就是他们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普通人遇到困难都会去选择逃避,用一些其它的手段(比如:游戏)去麻痹自己,从而忘记自己目前的处境以及会很糟糕的未来。或者有些人会有严重的拖延心理,其实他心理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这样下去,自己的未来将会很糟糕,但是,他们会不断地对自己说:时间还来得及,等这个月过后我再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对于这种情况的人来说,还是引用刘未鹏的话:

有人会因为无法作出决定就推迟决定,然而实际上推迟决定是最差的决定,在推迟决定期间,时间悄悄流逝,你却没有任何一条路上的积累,白白浪费了时间。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所以,不管有多纠结,也不要从纠结中逃离,试图推延决定,既然终究是个痛苦的决定,就痛一回,好好思考和调查之后作出一个决定并坚持下去,只要不是太不靠谱的行业(相信也没谁会在纠结了之后却选了一个不靠谱的行业的),经过你的积累总会成为高手。

总结

其实整篇文章只说了3点:

  1. 学会坚持。人其实也是一种动物,在坚持做事的时候也要不断地引导自己,比如当自己完成某个小阶段的目标时,给自己一些适当的放松手段
  2. 认真规划目标本身。比如把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设置相应地进度条
  3. 不断地反思自己。每个人的眼界都有限,做出的决定可能不那么完美,因此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校正方向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linsist/article/details/6205468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