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关于产品经理的12点思考

  1. 过去我非常认同产品经理的职责是“持续做正确的事情”,现在反思应该改成“持续做最正确的事情”。在许多时候找出正确的事情并不难,做好也不难,难的是这件事究竟是不是最正确的?是当前最需要的吗?有没有其它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排优先级需要耗费的能量,比做方案本身要高得多。

  2. 产品经理要常问“为什么”,找到所谓的根因。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不太好操作。例如在做一个项目,是优化某个漏斗转化,看似背后的原因是做增长,但是增长背后可能是部门基于市场的一种判断,这个判断背后又是公司的战略期望。一个产品经理应该能够把自己连按钮放在哪这样的需求都可以跟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在逻辑上串联,这样会减少自己自嗨的可能性。

  3. 有的产品经理发掘的是用户价值(活跃),有的产品经理寻找的是平台价值(赚钱),但归根结底都是用户价值。不要以为薅羊毛、做商业产品经理就可以不顾及用户价值,只要钱是从用户口袋里出的,那就得让他们认。

  4. 在大公司,产品经理常常代表不同的角色和立场。有的会代表某个业务线,有的会代表平台,有的会代表用户体验...... 一种糟糕的协作形式是,各自代表用户的某种诉求,大家通过不断的argue和debate去平衡结果,最终做出来的产品会是一个中庸的四不像。好的协作形式是,所有人都能有同理心立场,做业务的懂体验,做体验的懂平台,每个人能够深度理解用户,体会到他的一堆诉求的先后关系,协同做出认知一致的一款产品。

  5. 产品经理比较危险的不是行为上懈怠,而是思考上懈怠。像《思考,快与慢》所述,我们都有两种思维系统,系统1比较快速、不耗费能量、是简单思考,系统2比较复杂、讲求逻辑、是深度思考,许多产品经理如果总是从”直觉上“判断事物,就会陷入想当然的系统1中,是种偷懒的做法。但任何决策都经由系统2,实则是反人性的,这也是产品经理成长中最难的一步。

  6. 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和产品经理贡献的价值,不是完全对等的(在其它职业上也一样)。有的产品经理具备极强的逻辑能力,但对业务不够熟悉;有的产品经理会做出靠谱的功能,但无法推动项目上线。而最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专家级的产品经理会更容易自嗨,认为产品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在分析人性、探讨细节上过于执念,却看不清产品定位和目标,只保证产品产出的专业性(功能逻辑一致、用户体验极佳、有充足的创新、可行性强),但不保证产品对公司和用户带来的真正价值。

  7. 产品经理可以分为“守业协作型”和“开拓创新型”,这样可以解答一个长久的困惑:为什么很多人感觉真正的产品经理和过去书里讲的产品经理差别那么大。过去“开拓创新型”产品经理比较多,大家相当于在淘金,到处都是机会,只要够聪明够拼再加上运气好,有许多产品的机会;现在大公司的产品经理做增长、做商业、做支撑、做后台,其实并非在围绕着点子做事情了,更多是在“不犯错误”、“降低成本”和“掌握通用的手段(如增长黑客、各种数据模型和方法论)”,规则是最重要的。原因就不再多说了,要提醒的是,目前太多小公司的产品经理也称不上是“开创型”的,他们更多的是在打杂,为智能硬件或者某个极重运营的产品做支持,保证不犯错,并没有创造太多价值。所以反思下自己,平时是在“做风险很大但大家都愿意试一试的需求”还是“尽量不要犯错只做稳当的正向收益的需求”。

  8. 对于“守业协作型”的产品经理,信息输入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盯紧公司战略、理解老板、观察团队、梳理业务,另一个是专业性的技能学习,比如数据分析、用户体验、流程管理等等。对于“开拓创新型”的产品经理,没模仿对象,也没有行事标准,因此好奇心是必要条件,信息输入往往要来自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还有大量阅读、大量生活阅历基础上对人的理解、对事情的理解。想想这两种还是挺截然不同的。

  9. 都说产品是产品经理的孩子,要悉心呵护。只是有的产品经理会过于溺爱,不愿否定自己过去的需求,在别人质疑时也常常是保护的姿态。如前面所说,要证明一个需求“有用”实在太简单了,提高10个pp有用,提高0.1个pp也是有用,但要证明是不是要一直把这个需求养大、是不是有更重要的需求值得尝试,这其实是难题,也是考验产品经理对真正用户价值的理解。产品不需要产品经理呵护关心,用户才需要。

  10. 好的产品经理能够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小到怎么摆放功能,大到怎么跟美团开战,都需要有思考和行动。解决问题的层次越高,意味着需要整合的资源越复杂,试想你要是负责滴滴与美团的竞争态产品,你需要与多少人做对接、需要做多少判断、需要管理多少团队。解决问题的层次就代表着产品经理的水准,问题越复杂、思考维度越高、行动难度越大,就意味着你越重要,也就越有竞争力。相对的,想出一个两个点子,对解决问题往往是杯水车薪。

  11. 关于招聘有许多思考,有两点最重要。第一,只招用户思维而非平台思维的人。我聊过的BAT某司的年轻产品经理,除了做外卖的全部都是平台思维,都是思考怎么傍大腿、怎么蹭流量、怎么做转化,数据结果非常清晰可观,若要问他在其中起到的价值,大多其实是做引流和寻求资源位。第二,不招没意思的人,没有任何兴趣爱好、对他人的生活毫无兴趣、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理解用户会极其困难。

  12. 芒格对年轻人择业有三个建议:别兜售你不相信的东西,别为你不敬佩的人工作,别和你不喜欢的人共事。我对产品经理也有三个建议:别给用户你自己不用的产品,别为你觉得价值观有问题的公司卖命,别和无趣的守旧的人共事。

发布了44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21 · 访问量 53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A_BlackMoon/article/details/10462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