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1)——快速读完此书就看这篇 + 一些思考

第一次在csdn写乱七八糟书的读后感, 还是有点小激动呢~

花了一晚上读了《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整理了一份读书笔记,其中包括了作者在文中讲述的故事(论据),以及所提到的各种观点(论点)。作者整本书所提到的成功背后的 factors,也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思考价值的。有想快速读完这本书的小伙伴们可以看这系列文章哦~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提出两个大的subject:机遇+传承

首先介绍第一个subject,机遇 及其背后的东西与成功的逻辑,该部分预计用两篇博文进行介绍。

1 机遇

1.1 体育明星为什么冬天出生得多

“不,不,”保拉继续问,“他们是什么月份出生的?”

“我起初认为她疯了,”巴恩斯利回忆说,“但我还是再仔细看了一遍,她的发现令我大吃一惊。大部分球员都出生在1月、2月和3月,无论出自哪种原因,这都令人难以置信。”

回家之后的那个晚上,巴恩斯利尽可能地收集了许多职业曲棍球运动员的出生日期,结果他发现了同样的规律。于是,巴恩斯利、他的妻子和他的一-位同事对安大略青少年曲棍球联赛的所有球员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还是如此: 1月份出生的球员在人数上占有压倒性优势,远远超过其他月份出生的球员。排在第二位的呢? 2月份。第三位的呢? 3月份。巴恩斯利发现,在安大略曲棍球联赛中,1月份出生的球员人数几乎是年末12月份出生球员人数的5.5倍。巴恩斯利又调查了著名球队中所有11岁和13岁的球员-一这些球 员将来是巡回赛的中坚力量,结果依旧如此。他又调查了曲棍球国家队,结果仍旧毫不例外。越是调查,巴恩斯利越是相信,他发现的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加拿大曲棍球运动- -项铁的规律:如果你观察曲棍球运动的那些佼佼者一那些 卓越者中的卓越者一无论何时, 你都能够发现,1 月至3月出生的球员比例为40%,4月至6月出生的球员比例为30%,7月至9月出生的球员

比例为20%,10月侄12月出生的球员比例为10%。

“我从事心理学研究许多年,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明显的例子,”巴恩斯利说,“你用不着去作统计分析,瞧- -下就知道。

回顾梅迪辛哈特猛虎队的例子,你是否发现,25名球员中,有17名球员出生在1月份、2月份、3月份或者是4月份。

为什么会存在这一现象. 原来:

在加拿大,曲棍球联赛法定的注册时间是1月1日,这意味着,-一个9岁的男孩必须是在1月1日之前满了9岁,才可以进入9岁以上曲棍球联赛。也就是说,一个在1月2日就已经10岁的男孩,他可以参加联赛,而在同一年的12月份之前还没有满10岁的男孩,却只能被暂时晾在球场一边一这个年龄正是发育的青春期,12个月的差距会给他们成长中的体质造成不同的影响。这就是加拿大,这个地球上曲棍球运动最为狂热的国度一教练从那些小有名气的球队为曲棍球巡回赛挑选球员一队 员年龄都在9岁至10岁之间挑选,当然,他们最希望从那些具备年龄优势的球员当中发现天才球员.

简而言之,就是说在1,2月份满10岁的男孩,就身体素质而言,大概率是优于11、12月份出身的,那么更容易被星探发现。在这里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初中同学,12月出身,篮球打得贼棒,当时被选入区队,不过并未获得更多的出场时机,当时他也提到,他比球队里面的大哥们,将近小了一岁。这里的选材也是类似的,如果你是1997年1月出身,那么你可以加入97-98组,而96年12月就只能是96-97组了,显然,同学也吃了年龄的小亏。

“毕竟多吃一年长饭。”

那么,被星探发现,或者说1、2月加入球队的同学,然后呢?就把11,12月的同学甩在后面了吗?

-一个球员如果能有幸进入曲棍球巡回赛,他将获得什么?他会拥有优秀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一个赛季50到75次的出场机会,而不是像“社区联赛”-样, - -个赛季只有20次的出场机会,他的比赛时间增加了两到三倍。起初,他的优势或许并不明显,但只要他是-块好料子,通过良好的培训和有针对性的练习,他就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优秀者。当他13岁或者14岁的时候,他就很可能被选进加拿大曲棍球联赛,从这里,他将走进更为顶尖的联赛。

巴恩斯利认为,在球员筛选、人才分类和区别培训三个环节,无–例外地存在马太效应。假如你从球员年龄很小的时候便确定谁优秀谁较差,假如你要从“平庸者”当中挑选出“佼佼者”,假如你要为“佼佼者”的训练开小灶,那么,你最终会把机会留给一小部分球员,这些球员的出生日期最为接近法定注册时间。

之后,作者提到了其他地区的其他运动的选材时机。比如美国非学校棒球联赛的法定注册日是7月31日,结果8月出身的球员远远多于其他月份的球员;欧洲足球也是如此。

进一步,作者讨论了在同一四年级的成绩与月份的分布。发现也有类似规律

最后,提到了对大学生进行统计分析,这一规律被消除了不少,但最初的年龄差异并没有完全消除,还在继续发挥作用。

套用社会学家的理论进行解释,就是马太效应

“凡是有的, 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 ——罗伯特默顿《新约马太福音》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我们列举了这么多关于成功的事例,你从中看出一-一些门道了吗?由于我们过于把成功放在个人身上,使得其他人丧失了出人头地的机遇。我们制定的很多规则阻碍了一些人可能获得的成就,我们早早就断定某些人难成大器。我们对那些成功者心存敬畏;对那些失败者却不屑一顾:我们大部分人因此变得逆来顺受。我们在判断谁能成大事谁不行的时候,常常忽略了我们能扮演的角色到底有多重要我在这里所说的“ 我们”,指的是社会。

我们总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仅仅与其个人的禀赋、后天的努力有关,而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周围世界以及我们所谓的社会订立的规则,则与成功毫不相干。

激情、天分、勤奋,所有这些都是获得最大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还有另外 - 一个因素没有说及,那就是温斯登什么时候开始
觉得他的儿子在这方面的能力超过同龄人的?“ 你不知道,在同龄人当中,他处于老大的位置,他身体特别棒,在很小的时候,他便掌握了得分的诀窍。他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球队的队长…”

1.2 10000小时的标准?

我们知道,不是所有在1月份出身的人,都能在职业联赛打球。只有一些人能够走到这一步——他们拥有这方面的天赋。成就是天赋与后天储备结合的产物。心理学家越是深入考察天才们的人生经历,越是发现天赋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储备作用越来越明显。

作者举出了了各行各业诸如小提琴、钢琴演奏家、作家、运动员的调查例子后发现,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如果和其他人一样练习很少的时间,任何一位音乐工作者或运动员都不可能成为佼佼者。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 000个小时——任何行 业都不例外,”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写道,“ 无论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演奏家、棋手,还是作案屡屡得手的惯犯,对他们的练习时间进行统计的结果,-.次次毫不例外地都得到10000这同-一个数字。1000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一周练习20个小时,总共10年的练习时间。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的练习时间远远超过其他人。然而,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练习,一个人的技能就达到世界水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案例。可以看出,长时间的练习能让人脑吸取各种技能信息,保证一个人成为专家。

”即使我们眼中的天才,他们的成功也是如此。例如,莫扎特,这位著名的音乐家6岁就开始作曲。但是,心理学家迈克尔●豪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里面却说道:

在成长为作曲家之前,早期莫扎特并不让人觉得超凡脱俗。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在父亲的指导下取得进步。沃尔夫冈四小时候的许多作品,例如钢琴和管弦第七协奏曲,几乎都是在其他作曲家帮助下完成的。当然这些协奏曲只是莫扎特音乐生涯的起点,直到21岁之前,莫扎特才创作了被世人公认为杰作的作品(N0.9, K271):从这时开始,莫扎特开始了十来年的协奏曲作曲家生涯。

这怕不是几年前广为流传的“10000”小时定律的发源地哦。。

然而作者在这里并未收笔,举出了三个案例:Java创始人(不是java之父哈哈哈)——比尔乔伊,世界上最有名的摇滚乐队——甲壳虫乐队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

让我们看看机遇是怎样眷顾比尔乔伊的。

正是因为他刚好进了密歇根大学这样–所颇有远见的高校,他才可以分享到分时系统的好处,而不是用打孔的卡片进行编程,正是因为MTS (密歇根分时系统)存在-一个 bug,他才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电脑编程;正是因为密歇根大学规定只要购买的上机时间足够,任何人都可以24小时待在计算机中心使用电脑,他才可以整夜泡在那里;正是因为他能够花很多时间在电脑上,他才拥有顺利地重新编写UNIX系统的机会。比尔.乔伊是聪明的,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他成为专家之前,必须有人能够提供给他机会,让他知道怎样去成为一名专家。

“在密歇根,我一天常有8到10个小时都在编程,”他接着谈到,“到伯克利之后,我更是没日没夜地编程。我的宿舍有-一个计算机终端,我可以编写程序,或者看看老电影,- -般要待到凌晨2点或者3点。有时候,我就伏在键盘上睡了过去。”

比起10000个小时的编程,,看来首先得有那个机会

甲壳虫的故事略过。

接下来是比尔盖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他从哈佛辍学、车库创业,那么之前呢,中学怎么过来的?故事在此就省略了,不过可以看看作者对其经历的小结:

  • 首先值得庆幸的是,盖茨被送到了湖边学校。在1968年,世界_上能有多少中学拥有分时系统的计算机终端?
  • 第二件幸事,便是湖边中学的母亲们能够为学校计算机的运作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 第三件幸事,便是资金快耗尽的时候,刚好有位父母在电脑中心公司工作,而公司刚好需要找人在周末测试他们的程序,并且从周末做到周日晚上都行;
  • 第四件幸事,便是盖茨遇上了ISI,而ISI刚好需要人手帮他们开发工资单程序,第五件幸事,便是盖茨住的地方离华盛顿大学很近,从家里到华盛顿大学只需要步行就行;
  • 第六件幸事,就是刚好在凌晨3点到6点之间,可以免费上机;
  • 第七件幸事,便是TRW-家跨国公司一刚好雇用了巴德 ●彭布罗克;
    第八件幸事,便是彭布罗克知道,能够解决特殊问题的最好的程序员,是中学里的两个孩子;
    第九件幸事,便是湖边学校允许它的学生在春季就读时间内,到离学校数里之外去编程。

那么,所有的幸运儿都有什么共同点?这些机遇给了盖茨充分的训练时间。当读大学二年级的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决定腾出手来创办自己的软件公司的时候,此前他已经无间断地编写了七年的程序。这个时间远远超过10 000个小时。世界上有多少年轻人拥有和盖茨相类似的经历?“假如在世界上能找出50个,都会把我惊倒,”他说,“我先后做过电脑中心公司和员工工资单,接着是TRW-所有的事情遇到了一 块。我很小就进入了软件开发领域,我想那时候没多少人在做这行,所有这一切都非常幸运,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紧接着,作者提到了当年(2007)的《福布斯》杂志排行,详细列出人类历史上最富有的75个人。

你知道表格里面有趣的地方在哪儿吗?在75个人中,有14个美国人,他们都出生在19世纪中期的9个年头之中,这真是让人惊讶!我们只要再仔细推敲,从克利奥帕特拉和法老的年代开始,梳理人类历史上的每个年份,找遍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便能知道,在同-一个国家,上面20%的名字最终都来自于同一个年代。

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你仔细想想,答案就-一目了然了。19 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正是美国历史上经济发生最大变革的时代。铁路正在兴建,华尔街开始繁荣,制造业正蓬勃发展,传统的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经济体制开始重建:这些因素对他们的成功来说至关重要。当经济正发生变革的时候,如果你刚好20来岁,而你又能紧紧把握机遇,那么成功就近在眼前了。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40年代之后,那你就错过了机会,因为你的年龄太小,无法掌握稍纵即逝的机遇;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20年代,你的年龄又太大了:你的思维已经老化,观念还停留在南北战争之前;只有在30年代的9个年头,才是一个奇特的黄金年代。上边列出的 14个人都拥有过人的才华和超群的远见,但他们也和那些出生在1月份、2月份、3月份的曲棍球运动员、足球运动员一样,都离不开机遇的眷顾。

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对比尔乔伊和比尔盖茨这样的软件商业大亨进行分析:

如果1975年1月是个人计算机时代的黎明,那么,谁又能占据最佳位置,去享受这个黎明的第一线线曙光? 约翰●洛克菲勒和安德鲁,卡内基时代曾适用的法则现在又开始发挥作用。

“如果1975年的时候,你的岁数比较大,那么,当你-一从大学毕业,就可能开始在IBM.上班了,”曾长期在微软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内森.梅尔沃德说道,“你在这家数十亿美元的公司生产主机,你只是整个工作的一部分,你头脑里想的是一我为什么每天都要可怜地围着这样-一台机器转来转去?那个时代从事计算机工业的人们,脑子里常常是这个想法,他们丝毫不了解正在进行的变革,他们都被计算机-一个方面的假象所蒙蔽,他们过着舒适的生活。这自然不可能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也不可能影响整个世界。”

假如在1975年的时候,你已经从大学毕业多年,那么,你最终属于那个陈旧的年代。你也许会买-栋房子,会结婚,然后为人父或者为人母。你不可能放弃手中收入丰厚的工作,不可能用自己的退休金购买397美元一台的微机,对你来说,微机是遥不可及的东西。所以,那些在1952年之前出生的人,都可以排除在新时代之外。但同样的,你也不会希望自己年龄太小。你希望自己能够及时赶上1975年的发展潮流,如果那时候你依旧只是-一个中学生,那你将无所适从。所以,那些在1958年之后出生的人,同样可以排除在新时代之外。也就是说,到1975年时,你最好处于这样的年纪:不是太年轻,从而能够赶上这次革命,但又不能太老,不能错过了这次革命。在1975年,你最好是20岁或者21岁,也就是说你最好出生在1954年或者是1955年。

接下来就有意思多了:

比尔●盖茨:1995年10月28日

保罗●艾伦:1953年1月21日 (与比尔一起创办了微软)

史蒂夫●鲍尔默: 1956年3月24日 (微软第三有钱人,主要管理经营公司)

史蒂夫●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

埃里克●施密特:1955年4月27日 (2001年成为Google首席执行官)

比尔●乔伊:1954年11月8日

斯科特●麦克尼利 1954年11月13日 (SUN公司创始人之一)

维诺德●克什拉:1955年1月28日(SUN公司创始人之一)

安迪●贝托尔斯梅姆:1955 年9月30日(SUN公司创始人之一)

本章到这里也快结束了,这一篇读书笔记同样如此。目前来看,是不是和之前我们所了解到的,从学校里、家里、以及社会上所被教育或是宣扬的成功方法论有些不同甚至格格不入呢?尤其是那个10000小时定律的问题,和说好的不一样啊!!根本就没提后面的故事啊!!就如同那句“天才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就的”一样。。

接下来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也是我想起了突然要写这篇读书笔记的原因。

但是反过来想,在了解了这些后,我不禁思考。且至今日,所广泛教育和大肆宣扬的“成功的秘诀”在于勤劳的汗水,“君王将相宁有种乎”,“干就是了” 等背后逻辑进行阐释,再一个对我们当前青年们有什么思考价值。

显然,我们多年来所宣扬的,所着重的观点恰恰是具备其核心价值和时代意义的。想想看,我们经历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经济、科学技术飞速腾飞,首先不正是因为拥有这样一群勤劳努力的人民吗?大国的崛起,也定是满足10000小时定律的。其次,翻看我国的进四五十年的周边地缘政治,以及世界格局来看,我们也是能够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如比尔盖茨般的机遇的:

无论是印巴冲突带来的巴铁、对越反击带来的中米蜜月、还是01年的911转移米国注意,甚至是当前的毛衣占如火如荼半路杀出来的新馆疫情;各种机遇,各种黑天鹅。当然,我们从来不会宣扬的,毕竟是要闷声发大财的。

谈完了郭嘉,再来看看个人,我们所过分强调的个人努力也是具有类似的时代背景的,甚至就如同书中所提到的那样,不过得改成中国版的。在那样一个年代,勤劳确实是致富的不二法门(当然出身我是不会说的,因为无法改变),在那样一个年代,需要的闯劲,需要的拼搏,需要的是执着。

白手起家到地方企业家的大舅告诉你:“我的秘诀在于努力拼搏,不怕吃苦,认真工作,等待成功的那天!”

家徒四壁到某大学教授兼学院书记的大伯告诉你:我的秘诀在于刻苦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对待每一个课题都坚持不懈!

普通小镇青年出身的某局局长二姨父告诉你:“领导安排的事情一定要干好,要多汇报,最好得有眼力见!”

大舅生于60年代末期,曾是骄傲的工厂工人,从18岁进厂的那一天就是勤劳踏实的好青年,后来下岗潮袭来,找不到工作无奈只得跟随伙伴下海经商。好在大舅并非是那种憨憨,相反既踏实勤劳又能很有头脑,和流利嘴小伙伴分工合作,由于质量佳,价格低廉又赚得了不少好名声,随后越做越大。。

大伯的故事没那么传奇。从记事起,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母亲就很严厉,好在大伯也十分刻苦,终于在乡亲们的资助下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大四那年,大伯想尽快工作,不过分配的单位不够满意,家境好转,母亲也支持他继续读研。而后的故事就很平淡了,一边读研,由于正赶上学院扩招建系,顺便一边教着本科生;不放过任何一个课题,努努力力地将博士读完,赶上公派留学,普普通通地出国访问一年。。

好了。我现编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勇于创业的大学生年年有,成功的越来越少;读研读博的小伙伴们感慨毕业越来越难,教职的坑位更是王小二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某些学科)。。

如果你刚好20来岁,而你又能紧紧把握机遇,那么成功就近在眼前了。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40年代之后,那你就错过了机会,因为你的年龄太小,无法掌握稍纵即逝的机遇;如果你出生在19世纪20年代,你的年龄又太大了:你的思维已经老化,观念还停留在南北战争之前;只有在30年代的9个年头,才是一个奇特的黄金年代。

结合当前那一泼青年才俊企业家,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事例, 再结合当前的一些境地,一些社会现象, 若有所思。。但也就此打住了哈哈。

回到本书的几个故事后,有没有发现作者的洞察力高明之处呢?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了个人努力因素对取得成就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规则、时代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否认,外部因素始终不是占主导的原因,内因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就个人而言,没能达到理想的成就就是失败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是会归结到自身因素上的。比如自认为的考研的失败,工作的失败,中年危机的失败。

又比如,自己混了那么多年工资还是那么低,豁达的人会想:”这是命吧“;自认为看得明白的人又认为:“这是别人的天赋+努力+家庭背景影响的吧,我没那个天赋,又不努力,家里又穷,所以不行了”。但是很多执着于成功的人往往又会想:“这应该是我还不够努力吧!”考研失败归结于自己不努力,工作失败归结于自己不争气,给自己加加油明天开始自律。

为什么多年以来我们视若圭臬的成功准则,就目前而言频繁失效,人们发现努力的成本越来越高,收获却越来越小(寒门难出贵子;高学历送快递;基础岗位要硕博;奋斗多年工资五千;隔壁哪哪不如自己却月薪三万)因为历史并不是那样始终繁荣,始终快速发展的啊。。社会的长期持续增长会造成人们一些错觉的。。

过分地强调外部因素,又会有些宿命论的味道。我并不是宿命论的追随者,但我觉得有着强烈想改变现状或执着于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陷入这样的怪圈:我努力奋斗,才有机会出头;我没有啥成就,那是我一定不够努力(文凭不够高;加班不够晚)。

我也不是想宣扬躺平、三和。当然有那个实力的咱也没哪个资格去讨论。我只是在coding之余恰巧看了一本书,其中的观点和我以前所想的有些重合,借此机会抒发一波……不过,我还是想悄咪咪地宣扬一波我的观点:

我们很有可能无法复制一些前辈取得成就的路径了,至少在某些领域,越来越难。。那些过去看上去容易的路,今后可能会愈发艰难。(相信一些同学深有体会)

各位就当成我在介绍马克思哲学原理里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偶然与必然的关系好了——看来作者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hhh

此处需要必要的正能量:

当然,我并不是说硅谷的每位软件企业大亨都是出生在1955年。有些人不是——正如有些美国的商业巨头并不是出生在19世纪30年代中期一样。但是很多的成功模式都惊讶地表明,这样的人非常少,我们的篇幅几乎不用涉及他们。我们常常言不由衷地认为成功纯粹是这些出类拔萃之人的个人稟赋使然,但是当我们翻开成功者的历史仔细查阅,便会发现事实绝非那么简单。相反,我们知道是成功者常受到特别机遇的眷顾,他们抓住机遇,孜孜不倦地工作:在社会的支持下,他们不懈的奋斗终有一天得到了回报。他们的成功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他们成长的世界惠赠的礼物。换句话说,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诀。成功遵循一定的规律, 假如我们能够理解这种规律,那么,很多我们难以理解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接下来的笔记中,将在机遇部分讨论到其他的因素,是什么呢?智力?家庭背景?那么其究竟是否有影响,又是如何影响的呢?

发布了50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25 · 访问量 9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Lagrantaylor/article/details/10500999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