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印度人肤色差异为何那么大?

虽然古印度河文明被发现了,但20世纪初的印度人并不一定喜欢这个发现。
实际上,这个文明的出现让他们的身世更加复杂了。在发现印度河文明前的100年,印度人一直以为自己是雅利安人的一部分。
雅利安,这个光荣的名字把他们和欧洲高贵的血统联系在了一起,而不是和亚洲“低贱”的血统相配。
他们相信,几千年前在北欧生活着一群高贵的人种,叫雅利安人,在几千年前,其中的一支从北欧迁往了俄罗斯境内,再顺着欧亚草原到达了中亚,最后进入了印度,占领了这片没有人居住的荒芜之地。所以,印度人和欧洲人一样,都是雅利安人的后代。

19世纪,正好是人种学研究的高峰时期,大部分的人们相信人种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人种更聪明,有的则比较笨拙。

而欧洲人普遍相信,雅利安人是最高贵的,犹太人是最低等的,这和我们现在的认知恰好相反,现在我们认为犹太人是最聪明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理论后来被希特勒所利用。希特勒认为,高贵的雅利安血统在欧洲只存在于德国,而在亚洲只存在于西藏。有一部分雅利安人曾经顺着欧亚草原到达了西藏,他甚至派人去西藏寻找这些高贵的人,但无功而返。
在这样一个对西方崇拜、渴望脱离亚洲的氛围里,印度人却突然被告知,印度有一个土生土长的文明,和欧洲毫无关系,的确不容易让印度的精英阶层所接受。

但这些精英阶层很少意识到,雅利安人,这个被他们视为光荣的名字,也是一位英国人“赠与”印度人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8世纪时,印度的雅利安血统还没有被认定时,人们普遍认为印度人的血统单独成为一体,既不同于欧洲人,也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亚洲人,有可能来自非洲的黑人,而黑人被认为是最低等的。

统治印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把印度人视为低贱的人种,不配享有与英国人同等的地位。

但是,在这时,一位叫做威廉·琼斯的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英国人吃惊不已的研究,他宣称印度人和英国人是同种的。
1786年的加尔各答,琼斯爵士宣布了他的发现,不过,这个发现并不来自于任何实体的文物,而是出自一种语言的奥妙。

琼斯是加尔各答的法官,也是位著名的语言学家。

在他的时代,印度的一部分英国人正逐渐本地化,他们乐于承认自己是印度的一部分,也愿意和印度人接触。

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东印度公司的军队还在利用野蛮的武力摧毁印度的当地政权,将印度变成殖民地,另一方面,又有众多的英国精英开始学会尊重印度文化。

琼斯爵士是一位语言天才,他精通13种语言,旁通另外28种语言。

在他的倡议下,英国人组成了一个研究机构,叫亚细亚学社,这个学社后来成为了英国人研究东方文明的一个中心,并逐渐对印度人也开放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亚细亚学社至今仍然存在,在加尔各答,学社与现在的加尔各答博物馆比邻而居,甚至博物馆原来就是学社的一部分,用来存放会员们发现和捐赠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9957886 查看本文章

直到后来,他们意识到这些古怪东西也是公众财富的一部分,应当对公众开放,于是,加尔各答博物馆成为了印度最早的博物馆。

在孟买,距离著名的孟买门不远,有着亚细亚学社的一个分部,形成了一个公众性的图书馆。

也就是在成立亚细亚学社后,琼斯突然写文章论述了一个堪称伟大的发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他学习了印度人使用的古老梵语之后,宣称梵语和欧洲人使用的语言是同一来源的。从语言学角度旁证了印度人和欧洲人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

琼斯写道:

梵语虽然古老,却构建得那么美妙,它比希腊语更完美,比语拉丁更丰富,并且比两者都要精致。但不论是在动词的词根上,还是在语法结构上,它们又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共性,这些共性绝不是偶然可以解释的。

这些共性如此强烈,没有一个语言学家在检验过三种语言后,会不相信它们是从一个共同的来源演化来的(即便这个来源现在也许不存在了)。

同样的原因(虽然不是这么明显),凯尔特语和哥特语虽然有了不同的混合,可也和梵语有着共同的来源,古波斯语也可以加入到这个名单之中。

这样,原本为欧洲人看不起的印度人、中亚(伊朗、阿富汗)人,都获得了身份的正统性。

琼斯爵士的研究掀起了轩然大波,欧洲人对于他的研究成果充满了敌视,认为他不应该凭借对语言的一知半解就胡乱下结论。
与此同时,印度精英阶层却乐于接受这样的理论,他们的民族情绪正在逐渐积累,琼斯的研究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信心,英国人再也不能以血统低下为借口拒绝授予印度人统治权。

这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进入了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领域。不管是以后的政治学术团体梵社,还是纯粹政治团体国大党,都以作为雅利安而骄傲。

后来的研究证明了琼斯爵士是正确的。

现在,人们已经相信,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茫茫中亚草原上、里海的附近,是雅利安人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的雅利安人或由于气候的变化,或其他原因,分裂成为了两支,一支前往欧洲进化成了现代的欧洲人,另一支进入了伊朗、阿富汗,再越过了兴都库什山脉,顺着开伯尔山口进入了印度河谷地,最终扩散到整个印度。
印度人的自豪感持续了一百年,却又被另一场事件——印度河文明的发现——而击碎了。
另一个英国人马歇尔告诉他们:印度大地上有一个更古老的文明,这个文明不是由雅利安人创造的,而是由一个皮肤黝黑的民族创造的。这个民族可能真的来自于非洲,雅利安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入侵者。

对于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来说,这样的事实他们能接受吗?
与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一样,他们考虑的不是事实,而是如何将事实变成自己需要的面目。于是,伴随着印度河文明,前前后后兴起了各种修修补补的理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首先出现的,是试图证明马歇尔只对了一部分,印度河文明的确存在,但建设印度河文明的人就是雅利安人。

然而年代学证据却表明,印度河文明始于公元前5000年,雅利安在印度却只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两者之间有着几千年的差距,显然印度河文明更加古老。

当第一条路被堵上的时候,人们开始寻找第二条路:证明雅利安文明与印度河文明的关联性。

他们开始千方百计把印度河文明变成“印度河——雅利安文明”,并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术语“印度河——萨拉斯瓦提文明”。

所谓萨拉斯瓦提,是雅利安人时代的梵语经典《吠陀》中经常提到的一条河流。
每一个文明都会有一批早期的经典留存下来,中国的经典是四书五经,希腊的经典是荷马史诗和柏拉图,犹太人的经典是圣经,对于印度来说,雅利安人到达印度后形成的第一批经典就是《吠陀》,这些亦诗亦文的经典中记载了他们来到印度后征战、生活片段。
在经典,经常提到的是一条叫做萨拉斯瓦提(Saraswati River)的河流,这条河不能和现在的任何一条河流对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印度人相信这条河的确存在,现在的印度教徒往往相信萨拉斯瓦提河存在于人的心中,或者信仰之中。

印度最神圣的两条河是恒河和亚穆纳河,这两条河在阿拉哈巴德汇成一条,继续向西,在加尔各答附近流入大海。

印度教徒们相信,在阿拉哈巴德汇合的不仅仅是两条河,萨拉斯瓦提、这座存在于信仰的河流也在这里与恒河汇合,共同流向大海。

但有的考古学家却相信,萨拉斯瓦提河实际上是一条早已干枯的河流,在古代曾经非常重要,位于印度河以东并与之平行。

这条河流在如今的拉贾斯坦邦城市贾沙梅尔(Jaisalmer)的西北方,如今那儿只是一片沙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考古学家认为,所谓的印度河文明,实际上是印度河与萨拉斯瓦提河共同的文明,那些文明的城市也大都分布在这两条河流域。

直到有一天,萨拉斯瓦提河干涸了,只剩下了印度河还在继续向南流入印度洋。

关于这条河是否存在,是否就在贾沙梅尔的西北,如今仍然没有定论。但考古学家们之所以非要提到萨拉斯瓦提河,除了考古学之外,更是社会学的需要。
因为《吠陀》提到了萨拉斯瓦提河,他们需要找到这样的一条河,把印度河文明纳入到《吠陀》、也就是雅利安的体系之中去,证明印度河与雅利安文化的联系。

经过考古发现,印度河文明的砖结构建筑并不见于雅利安文化之中,印度河的代表文物——各种各样的小印章也是文明独有的。没有太多迹象表明雅利安与印度河的继承关系。
事实仍然是: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印度大地存在一个更早的、独特的印度河文明。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的政权与印度河文明迥然不同,而现代的印度社会,是在雅利安人重新建造的文明上成长起来的。

印度的文字、社会、宗教大都是雅利安化的,而不是印度河化的。

古老文明为何无法抵抗入侵者?

即便再民族主义的人最终也不得不向事实低头。

后来的证据证明,雅利安人到来的时候,更像是哥特人侵入了欧洲,或者蒙古人侵入了中国那样,是一个半游牧民族(信仰中还带着萨满教成分)入侵成熟文明的典型案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雅利安人并没有如同人们想象的高贵品质,反而更像是一群野蛮人,如同潮水般涌入了印度。

在古文明时期,印度就已经高度社会化,但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时,印度社会反而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出现了组织和文化倒退,直到几百年后才又恢复了繁荣。

历史本无对错可言,只是事实的陈列,把雅利安人入侵神圣化或者妖魔化都没有必要。

令印度人感到意外的是,承认印度河文明的事实也并没有降低他们的身份,反而让印度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更高了。

首先,他们拥有了一个比欧洲人更古老的文明。其次,他们还分享着雅利安人的血统。

于是,在半推半就之间,他们终于从心理上接受了印度河文明。
当人们承认了雅利安人入侵之后,下一个问题也随之诞生:那个古老文明为什么会无法抵抗雅利安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答案是:入侵者来到的时候,原来主人的社会恰逢衰败。

仿佛是一个果实会成熟,也会熟透、腐烂一样,从公元前2000年,印度河文明没有继续扩大影响,而是开始收缩,科技上也没有大的创新,最终变得碎片化、无足轻重了。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是一个不解之谜,雅利安人只是利用了这样的空档期,趁古文明衰落的空档,恰好来到了印度。
幸运的是,从现有的证据看,雅利安人到来并不是以屠杀开篇。证明印度河文明被屠杀的例子并不多,除了莫亨朱达罗出土了不少意外死亡的骸骨之外,其余地区看不到屠杀的痕迹。

而莫亨朱达罗的骸骨也不一定是雅利安人干的,很可能来自于印度河文明内部的冲突。

雅利安人是幸运的,他们来到印度时,发现这片广袤的次大陆上虽然已经有人居住,这些人却缺乏抵抗他们的手段,比起他们在草原上的拼杀,印度人是温和的。

雅利安人展开了游牧者的天性,尽情驰骋着,赶着马儿开拓着新的领地,凡是马所到的地方,就宣布为自己所占有。
开始,他们只在印度的西北部活动,后来渡过了一条条从喜马拉雅山留下的河流,占领了整个印度的北方地区,最后渡过了恒河,向南方的高原和海滨挺进。

几百年后,整个印度次大陆都已经被纳入了雅利安人的控制之中。
他们建立了无数的国家,到后来,已经没有新的领土可控占领,于是雅利安人之间开始了南征北伐,互相争斗,这时候,印度历史进入了它的下一个篇章:十六国时代。
这是一个神奇:血缘,几千年难以融合!

在雅利安人征战并接管印度的控制权时,原始的印度河文明的人种又去了哪儿?难道他们也像欧洲的尼安德特人一样,被后来的人种灭绝了?

没有灭绝,他们至今仍然与雅利安人一起生活在印度广袤的大陆上。
在人类历史上,文明和人种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任何一个古老文明灭绝后,它的人民并不会完全消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比如,古埃及文明因为亚历山大的入侵而衰落,并在罗马帝国时代彻底消亡,但古埃及的人种却保留了下来,即便现在到尼罗河边,看到那些矮小皮肤黝黑的农民,立即会想到古埃及神庙和陵墓里那壁画上的人们,几千年来基本上没有变化。

巴比伦、波斯的文明也几经替代,但他们的后裔却还在那儿。
印度河文明的人种也并没有消失。
在南印度的广大地区,还是有当地人把自己称为达罗毗荼人的后裔,所谓达罗毗荼人,是与北部的雅利安人相对的概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他们声称自己存在于雅利安入侵之前的印度,是更加土著的印度人,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并为自己的种族而感到骄傲。根据研究,这些人的人种可能与印度河文明的人种是一致的。

在从海德拉巴通往果阿的火车上,一位印度人热情地向我解释着印度语言的分类,他告诉我,印度的语言分成了两类,这两类语言的出处是不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印度河文明遗留下来的达罗毗荼人大多数居住于南方,于是,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并从中诞生了现代的泰米尔语、泰卢固语等。
这些语言至今仍然是南方各个邦的官方语言,比如,泰米尔纳杜邦使用泰米尔语,安德拉邦的语言是泰卢固语。
而北方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逐渐使用了梵语,又从梵语派生出了印地语、乌尔都语等现代语言。

实际上,到达印度后,我很快发现,印度人的面相可以很容易地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带着白人特征,高鼻梁、深眼窝、额头饱满,另一种更像是澳大利亚土著人,鼻翼肥厚、嘴唇偏厚、额头短小。
这两种人分享的特点是黑色的皮肤,由于印度阳光强烈,经过几千年,即便白人也变成了黑人。

不过,第二种人,也就是所谓的达罗毗荼人,比起第一种更显得黝黑一些。
印度历史的一个神奇之处是,虽然雅利安入侵已经发生了几千年,但是,直到现在,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血缘融合还是没有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达罗毗荼人还是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还是雅利安人。

这一点与中国多么不同,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次的蛮族入侵,但很快入侵者都与被入侵者合为一体,成为了汉族的一部分。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分不清哪些人是犬戎、匈奴、鲜卑、乌丸、羯、羝、羌、契丹、女真的后代,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这些民族的血统,可我们已经属于一个共同的民族。
中国的这些少数民族入侵的时代都晚于印度的雅利安人,那么,为什么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并没有完成最后的融合,而是保持了几千年的隔绝呢?

因为强大的种姓制度。

发布了82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4 · 访问量 1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olivialu2398/article/details/103157320